中美战略博弈、“内循环”与打压房价

国英观察 2020-07-28 17:14 阅读 412
作者 | 刘晓博 来源 | 刘晓博说财经(ID:liuxb929)
庚子年,注定是历史的拐点。 昨天一天,我们先后见证了宣布关闭美国成都领事馆、股市大跌,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再次转向。 到了今天凌晨,东莞宣布了比较严厉的楼市新政 。而刚刚,环球时报发布了下面这条新闻:



美国这是再次羞辱中国。至于国家如何回应,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毫无疑问,中美战略博弈在2020年加剧了。这里面有美国大选特朗普团队作秀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 历史转折的因素。 7月23日,美国国务卿选在尼克松故居(下图)前,发布了新冷战宣言。他彻底否定了尼克松开启的“中美接触、合作”的战略,号召盟友们一起对付中国。新冷战已经降临,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或者是否承认。


美国人对休斯顿领事馆的破门而入,就是行动。美国试图传递一个重要信号:我们想怎样干,就可以怎样干。 在这种时候中国再怎样理性、忍让,好像都没有用了。 事实上,中国也在做最坏的打算。比如今年以来,高层多次提出的“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最新的应对之策。 说白了:在全球化上,我们不放弃。中国开放的大门,也不会关闭。但国内市场、内需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国际市场有多大,不是单方面取决于我们。 国务院办公厅在6月下旬印发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解决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障碍,让出口商品可以开拓内需市场。


最近几天,商务部与浙江、重庆、陕西合作,分别在杭州湖滨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共同主办主题为“外贸优品汇扮靓步行街”的出口产品转内销系列活动。 2020年之前的那个世界,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本文想探讨的是两个话题:第一,在中美战略博弈中,美国会怎样看待中国试图启动“印股票的时代”的努力?第二,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时代,国家会不会打压房价,给内需腾出空间? “印钞票的时代”和“印股票的时代”,是我4年前创造的两个词。鉴于有不少新读者,再解释一下。 所谓“印钞票的时代”,是指通过货币超发,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让购房家庭体会到财富增值的快感,让没有买房的赶快买房。其目标,是推动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拉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
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为什么能长期高速发展,这是最根本原因。 “印钞票的时代”,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银行贷款为主)为主,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快速积累财富,迅速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基础设施。其存在的合理前提是:计划经济时代城镇化的欠账多,人口红利存在。 副作用是,让中国企业的杠杆率迅速增加,达到了全球最高的水平(下图红框)。


随着人口红利终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再加上企业杠杆率全球最高,以及贫富差距加大。中国需要改变增长方式,“印钞票的时代”必须终结,替代以“印股票的时代”。 我们看到,最近几年广义货币M2增速回落到了8%到11%左右,跟之前动辄20%以上(比如2009年货币增速达到29%左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家希望通过直接融资(股票和债券)来给经济“加油”,把钱直接给企业,避免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以及全社会杠杆率的失控。 可以这样说:“印钞票的时代”对应的是货币超发、杠杆率上升、土地财政依赖度提高、房价上涨、贫富差距加大。而“印股票的时代”希望对应的是货币增速被控制、房住不炒、土地财政依赖度下降、实体经济复兴。 从2013年以来,中国换了3任证监会主席,先后发动了2015年政策牛市、搞了中概股(CDR)回归和科创板,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试行注册制,都是为了启动股市,向“印股票的时代”迈进。 启动股市背后还有一个重大命题:中国希望增强在全球的金融话语权,这是近年来做大做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基本目标。 另外,通过印股票的时代,还将引导居民资产配置发生历史性的转移——从以房地产为主,转向以大金融产品(基金、信托、银行理财、股票)为主。 美国人不会看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金融来掌控世界。 在博弈中打压中国的金融战略,是必然的。特朗普本人就高度关注股市,而且还一度为中国股市的下跌幸灾乐祸。

上图:2018年8月,特朗普发推特嘲笑贸易战爆发4个月,中国股市下跌了27%。其实他的计算有误。
每到中国股市比较活跃、可能有行情出现的时候,美国一定会有利空宣布。比如之前的贸易战(宣布了多轮关税措施),还有这次的领事馆之争,都让A股、港股出现了剧烈波动,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印股票时代”的到来。 未来,美国一定会继续在金融上打压中国,比如中概股问题,中国使用SWIFT系统的问题,继续找部分中国上市公司和银行的茬等等。 再看第二个问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时代,国家会打压房价吗?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的时代结束了,未来要靠强大国内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那么必须让老百姓有消费能力。而房价太高,让老百姓消费乏力,所以必须打压房价。 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正好在昨天晚上,新华社发布了韩正副总理主持房地产座谈会的通稿。这种座谈会一般一年搞两次,去年分别是3月18日和12月18日举行的。今年因为疫情,推迟到了7月24日。 对比昨天的通稿,跟2019年两次座谈会的通稿,你会发现官方对房地产的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 去年两次座谈会召开的时候,楼市整体平稳,所以通稿如行云流水,比较轻快。而昨天的通稿,谈了很多问题。 比如要求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高度重视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还要求“全面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发现问题要快速反应和处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还明确提出:“要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有效调节住房需求”。 此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10个城市的领导也被叫去开会、并发言。 这意味着,去年下半年以来因为经济下行而对楼市的宽松,再次出现了逆转。 而这轮调控,恰恰出现在美国启动“领事馆之争”、中国股市大跌,而领导开始强调“国内大循环”的时候。 对于“国内大循环”和楼市的关系,我是这样看的:想法和结果,往往是两回事。即便是在想法上,国家也不是想让房价跌。 原因很简单,中国是大一统体制,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维持统一稳定的成本比较高。而中国税收是高度不均衡的,往往是少数地区、少数行业来支撑国家运行成本,而且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就是这样了。 说白了,中国不仅要有一个集中的税源来源地,还要有一个征税神器。 比如明清时代,苏锡常、杭嘉湖是重要的税源地,而盐税是最重要的“征税神器”。盐扮演这个角色,甚至长达2000年。 现在我们知道,盐在地球上是无限量供给的,但这样不值钱的东西,在两千年里常常贵得让不少人吃不起。为什么,因为帝国运行成本偏高。 中美博弈加剧,中国军费开支必然上升。此外,还要给企业减税降费。钱从哪里来?目前很多城市的卖地收入,已经超过了税收。比如杭州对卖地收入的依存度超过了100%。即便是税收里,跟房地产有关的税费占比也非常高。 如果房价下跌,不动产失去投资价值,家家都会只保留一套房子。那么,房地产税将无从开征。 国家运行成本如何维持?仅仅靠企业税收吗?除非企业税收翻倍。而企业税收想翻倍,要么提高税率,要么做大蛋糕。在内循环时代,做大蛋糕将比较困难。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看, “内循环国家”的楼市有两个模式: 第一个模式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房地产彻底不是一个产业,能建房子的只有国企和政府,大家靠单位分房。中国在1950年代中期到1978年,通胀不明显,房价或者房租上涨也不明显,但问题是人均居住面积非常小。
以上海为例,那一代人很多回忆说:计划经济年代,睡觉时腿都很难伸直,因为没有空间。“安徽日报”曾报道说,1978年和1950年相比,中国人均居住面积由4.5平方米下降到3.6平方米,缺房户869万户,占当时城镇总户数的47.5%。 这个模式我们可以概括为:房价超级稳定,但房屋极其稀缺。城市里无法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年轻人被迫上山下乡。也就是说,文革之后中国出现了逆城市化。 还有一个模式是伊朗、俄罗斯。 按照旧币计算,这两个国家首都的房价,现在都是1到2亿元一平米。其中伊朗首都德黑兰,最近几年房价(本币计价)是年年翻倍的(下图),只是按照美元计算涨幅不大。


这个模式可以概括为:房地产仍然是个行业,国家保房价弃汇率,本币计价的房价不断飙升,甚至年年翻倍,但美元计价保持基本稳定(也就是所谓的“美元顶”)。 当然,上述两个模式都比较极端,是基本放弃了外部循环。中国目前不准备放弃外部循环,而是希望在内循环为主的情况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结论是:由于要兼顾经济转型(可能需要20年才能完成)、国家运转、大国博弈需要。房地产未来仍将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对中国很重要。 房价走慢牛是大概率的,经济越差、房价越容易涨的规律不变。 但为了启动内需,的确需要严管楼市。所以大城市楼市的行政管制只会越来越多 ,普通商品房(新房),将越来越多扮演政策性住房的角色。而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鼓励拥有多套房是基本策略,但不会明确表述出来,而是会长期保持不限购、不限贷,随便买的状态。 对于大城市的刚需来说,早买房永远是对的。等着内循环房价下跌,恐怕会失望的。
但我也不主张富裕家庭,在类似北、上、深这样的超级城市里,拥有很多套住宅。在住房矛盾非常尖锐的特大城市里, 未来或许真的会有累进制、惩罚性的房地产税。
因为民粹主义的压力太大,连韩国都出台了这种税制,难保中国不会。你的多套房子,或许需要分布在一线、二线等多个城市里。

上按1.5秒

关注国英观察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阅读后几篇头条

    全国金融之城十强出炉:一线京沪深,二线广杭成
    龙湖“爱的助力” 与小榄共成长
    3月20日,一年一度的中山市小榄镇慈善万人行活动将在小榄盛大举行,届时,各界小榄人将用蓬勃昂扬的朝气展现伟人故里生生不息的博爱文明和一往无前重振虎威的精气神。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本届小榄万人行巡游队伍总人数控制在5000人以内,路线行程约2.6公里。截止今年,小榄慈善万人行活动已经举办了23年,一代
    床头来一串梦幻星星灯 下班后的疲劳全都跑光光
    2021年三季度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 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放缓
    31省份上调养老金额度,苏宁易购将线上开卖茅台酒 | 财经日日评
    荣盛发展10月实现签约金额11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建)11月2日,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荣盛发展”)发布公告称,今年10月份,该公司实现签约金额111.57亿元,同比增长21.87%;签约面积102.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3%。 今年前10个月,荣盛发展累计实现签约金额848.69亿元,同比增长10.24%;
    返回头条列表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