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省份经济年报出炉,区域格局正在洗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3-20 08:43 阅读 427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黄名扬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刘艳美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被视为决定未来中国区域发展命运的重要定调。

  不可否认,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已是大势所趋。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核心城市群,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心和动力源(600405,股吧)。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过去一年的经济成绩单。截至3月17日,已有19个省份公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其中,三大经济引擎所涉8个省份已悉数“交卷”。

2019年各省份GDP和人口数据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2019年各省份GDP和人口数据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作为全国经济“领头羊”,2019年,三大区域地位仍然稳固:8个省份以占全国不到8%的国土面积,承载32.5%的人口,实现45.2%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过,三大区域的具体表现,开始走向分化。

  长三角增速抢眼

  2019年,8个省份创造的GDP已接近全国“半壁江山”。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占到全国1/4以上;京津冀三地之和占比8.5%,甚至不及广东以一省之力所占比例10.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实际上,近10年来,京津冀与广东占全国经济比重一直不相伯仲。两个区域均稳定在10%上下,2012年,两者还一度追平,占到当年全国GDP的10.6%。

  不过,此后京津冀占全国GDP比重一路下行。到2019年,两个区域占比差距已拉大至2.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从2019年GDP增速来看,长三角表现最为突出。

  三省一市中,仅上海比全国6.1%的平均增速低0.1%,江苏与全国持平,浙江比全国高出0.7%,安徽追赶势头则格外强劲,以7.5%的亮眼成绩跑赢全国1.4个百分点,在19个省份中位居前列。

  GDP刚刚跨过“10万亿”门槛的广东,GDP增速跑赢全国0.1个百分点,居19个省份中游。

  相比之下,京津冀表现较为逊色。表现最好的河北超出全国0.7个百分点,北京增速与全国持平,天津则以4.8%的增速在19个省份中垫底。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除经济体量外,人口也是区域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增长178.04万人,与广东一省增量(175万人)大致相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从增速来看,作为“抢人”大户,广东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人口第一大省,2019年常住人口增速达到1.5%。苏浙沪皖常住人口增速也逐步走高,2019年达到0.8%。

  对比之下,京津冀常住人口增速近年一路下行。

  自2014年起,北京开启 “疏散非首都功能”行动。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0.6万人。与此同时,天津和河北人口吸引力明显不足。整体来看,2019年京津冀常住人口增长37.4万人,这一数字仅为长三角、广东增量约2成。

  按照2019年北京2.63‰、天津1.43‰、河北4.71‰的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京津冀2019年自然增长人口约为43.5万人,超过常住人口增量6.1万人。也就是说,不仅是北京,京津冀人口整体都在流出。

  津冀遭遇“挤水”

  不难看出,无论经济发展还是人口增长,京津冀较长三角、珠三角都差了一截。将时间线拉长,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2011年,苏浙沪皖经济容量突破10万亿元。以GDP绝对值计算,当年三省一市GDP名义增速超30%。次年,长三角整体增长势头虽降温明显,但此后其增速基本保持在一个区间范围内波动。广东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而从2011年开始,京津冀GDP增长曲线一路向下,2019年甚至已突破零点。最近7年,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该区域GDP名义增速一直垫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从京津冀内部来看,北京近年经济增速基本稳定,GDP逐年攀升,最新数据已突破3.5万亿元。但天津和河北经济增速下降势头则日渐明显。

  2011年,两地GDP名义增速均在20%以上;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当年天津和河北GDP增速分别为16.4%和11.3%,均“在全国保持前列”。2019年,两地GDP绝对值甚至低于2018年。

  此前,天津已连续两年在全国31个省份中GDP增速垫底。而河北GDP曾一直高于北京,2011年至2014年两地GDP差距一度达到8000亿元左右。不过, 2019年,北京GDP已反超河北266.8亿元。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天津和河北GDP大幅“跳水”,与经济“挤水”不无关系。

  第四次经济普查后,全国在2019年底开始实行GDP统一核算,并对各地2018年数据进行修订。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均被大幅上调,安徽更以4004亿元修订增量排名全国第一;广东则被上调2667亿元,排在第6位。

  但在京津冀,除北京GDP上调2786.02亿元外,河北和天津均遭“挤水”重创。其中,河北下调3516亿元,天津下调5447亿元。在全国31个省份中,天津下调额度仅次于山东,下调幅度高达约30%。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这已不是天津第一次遭遇“挤水”。

  2016年,天津滨海新区GDP一度大幅领先上海浦东新区,成为“全国首个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国家级新区”。2018年,天津为滨海新区“挤水”3348亿元,将2016年GDP调整为6654亿,缩水幅度达三分之一。

  追求经济密度

  某种程度上, 京津冀的发展也是整个北方的缩影。

  在2018年GDP修订中,全国共有14个省份经济总量缩水,除广西和湖南微调外,其他被“挤水”的基本都是北方省份。

  整个北方经济占全国比重,也从2012年最高点(45.8%),回落到2018年38.5%。对此,去年底的《求是》文章指出:

  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数字的增长让人痴迷。“过去大家对于GDP的增速、总量极为看重,甚至是唯一指标,因此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真正含义。”

  国家发改委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何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愈发受到重视,“在比较大的基数之上,通过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给当地带来更大的收益,实实在在地提高生活水平。”

  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落于人后,这也是北方近年表现黯淡的直接原因。而位于南方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则成为发力科技创新、经济密度不断提升的典型。

  所谓“经济密度”,大致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经济产出”,近年已成为各地关注重点。

  此前,上海提出,提高“经济密度”,意味着“以更低的能源、土地等资源消耗,支撑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经济发展”,最终的结果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同样是一线城市,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一直是深圳发展掣肘。2017年,时任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也曾谈到,尊重创新和市场让深圳种上了“高产田”,用更少的资源实现了更大的经济增长。

  以此衡量,2019年,长三角每平方公里产出7126.69万元GDP,遥遥领先;广东以近6000万元紧随其后;京津冀经济密度则仅为3894.11万元/平方公里,约为长三角一半左右。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未来的经济版图上,如何提升“经济密度”,或将成为各区域能否争得“立足之地”的关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责任编辑:徐帅 )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阅读后几篇头条

    中山路小公馆恒大中央广场 购房享5重钜惠
    信达香港向中昌国际提强制全面要约 每股0.5425港元
    于要约公布日期,中国信达(香港)、其最终实益拥有人及各自之一致行动人士拥有8.44亿股股份,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4.98%及可换股票据。
    富力签约南沙东涌小乌村前期服务商 将打造大湾区智慧乡村项目
    富力将通过产业规划与引进将小乌村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乡村示范项目。
    礼敬“平凡英雄”, 富力联合广州交通电台暖心关怀一线抗疫人员
    央行发布一季度房贷数据
    来源:央广网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记者门庭婷)5月6日,央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4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末低2.3个百分点。易居研究院智库…
    苏宁易购上半年净利亏损1.6亿 同比下降107.5%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亿元,较上年同期盈利21.39亿元下降107.51%。
    返回头条列表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