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乐居网南京 2019-07-16 14:20 阅读 704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原标题:首分论市:北上广深 | 楼市夏至未至 土地躁动依旧 政策落权地方 房企仍需谨慎

国内外宏观经济大环境的波诡云谲,叠加调控加码和行业周期的波动调整,让整个上半年的行业走势显得一波三折。

上半年,“房住不炒”依然作为政策主基调贯穿始终。同时,“因城施策”也在全国范围内相继落地,或以放宽落户、 放松信贷、下调利率等刺激市场需求,或以大力支持租赁来引导市场转型,部分城市甚至已细化至更加对症下药的“因 区施策”。

而随着分类调控逐步落权地方,上半年楼市整体销售和成交热情都有所衰退。尽管一季度轻微破冰积累回暖势能,二季度小阳春红五月在多城市如期而至,但后续却难言“入夏”,一首楼市的“锉冰进行曲”始终没有唱到高潮。在此期间 ,城市间分化也愈加显著,一线城市复苏回升,二线整体趋稳,大部分三四线压力较大。

与之相比,地市复苏相对明显,围绕优质地块的抢地大战层出不穷,溢价率一路走高。但政府稳地价压力也因此骤升, 从而又倒逼了政策收紧、为土地市场降温。

可以预见,下半年无论政策还是市场都将继续稳字当头。面对这样的行业格局,考验城市活力与潜力、考验房企实力与耐心的时候到了。

上海

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场逐步回温,住宅供应和成交同比稳步增长;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租赁市场,正向促进市场转型。

2019年的上半年,上海楼市逐步回温,住宅供应同比提升四成,成交量同比稳步增长近两成,在政策控制下,市场稳步良性发展,置业需求逐步转向自住,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当。租赁市场情况良好,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租赁市场,积极引导租赁用地出让,从而正向促进市场转型。

市场较同期缓慢回暖,成交均价相对稳定

虽然相较去年下半年,上半年上海住宅供应量与成交量都有较大程度回落,但从整体趋势来看,2019年上半年市场仍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供应量相较2018年同期增长42%,至333万平方米;成交量相较同期上涨23%,至317万平方米。从成交数据来看,受政策依旧维持收紧状态未放松影响,客户购房心态依旧谨慎,总体供求比较平衡,市场微有上行。受成交结构逐步向市区偏移以及多个中高端项目入市影响,成交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19%,环比略有下滑,整体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2017-2019年上半年上海全市住宅市场供求表现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成交结构移向市区

保值性品质产品广受关注

上半年上海住宅市场整体观望情绪浓重,一方面是由于总价门槛不断提高,刚需型、投资型客户对郊区风险性较高的项目都持谨慎态度,所以众多客户视线重回安全性及抗风险性较高的市区;另一方面,上海限价政策持续推行,一些中高端项目价格远没有达到预期,卖着“改善价格”的高品质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受限购限贷影响,部分客户选择置业一步到位,改善的需求逐年递增,且增幅将愈发明显。因此从2018年开始,虽然中环以内的供应货量占比不大,内环内供应仅占整体的4%,但成交量占比始终不低于10%。

2018-2019年上半年上海各环线住宅供应量占比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注:同一色系表示同一环线。

来源:CRIC

2018-2019年上半年上海各环线住宅供应量占比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注:同一色系表示同一环线。

来源:CRIC

从成交面积段来看,小面积产品成交占比降低,改善型产品成为主流。2018年开始,90平方米以下的刚需产品成交占比明显回落,2019年上半年成交占比较去年同期下跌8%至24%。同时,刚改、改善产品成交占比缓步提升,其中110-130平方米上半年成交占比达20%;130-170平方米改善产品成交占比也有显著提升,其中130-150平方米产品占比提高至11%。

2017-2019年上半年上海全市住宅各面积段成交占比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从总价段来看,全市总价500万元以下刚需项目成交套数占比下滑明显,由2018年上半年的68%降至53%,而500万元以上项目套数占比上涨明显,其中500-750万元项目成交占比由2018年上半年的16%上升至24%。市场对于中高端和改善型产品的接受度提高,市场需求趋于优质。

2017-2019年上半年上海全市住宅成交各总价段占比(元)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所以总体上而言,上半年住宅市场表现稳中有升,价格相对稳定。市场总体需求略有增加,尤其对刚改及改善产品的需求量增多,市场趋向品质化。预计下半年房企会增加放量,试水市场,但购房者心态或将维持相对理性状态,置业倾向高品质产品,价格方面则将与上半年基本持平。

供地节奏较同期缓步回升

租赁供地货量增加

相较同期,2019年上半年上海含宅土地成交量增加,一共出让49块,同比增长75%,出让土地主要分布在郊区,浦东占比近2成,市区仅成交6幅。受市区静安、普陀、杨浦三块高价地块影响,上半年上海含宅土地均价同比上涨69%,至11,415元/平方米,但存在溢价地块仅9幅,平均溢价率0.5%,房企在拿地过程中依旧相对理性。

此外,上半年上海租赁用地成交13块,同比2018年上半年多了两幅。从租赁用地持续推出,可以看出政府对发展租赁市场的坚定态度。经历了2017年的萌芽发展和2018年的快速成长,参与到租赁市场中的房企和运营商越来越多,门店数量明显增多,各自规模也在增大。而2019年,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促进下,租赁市场的主体将会持续增加优化,后期会有更多房企、运营商参与进来,同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竞争梯队将逐渐清晰。

2019年下半年,政府对租赁市场的扶持力度或将继续加大,“买卖市场”都将趋向高品质。住宅市场方面,客户置业态度将更加谨慎,眼光重回市区,而房企为吸引客户,产品将趋于品质化。总体而言,上海楼市预计将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状态。

北京

2019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量增价稳。共有产权房、限竞房和纯商品房三足鼎立,形成了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撑、低端有保证的楼市格局。

2019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量增价稳。共有产权房、限竞房供应猛增,不仅拉升了供应量和成交量,更稳定了房价,与纯商品房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形成了北京楼市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撑、低端有保证的楼市格局。

新房市场量增价稳,共有产权房表现抢眼

据克而瑞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截至6月16日,北京供应商品住宅21004套,同比上涨49%;成交27640套,同比上涨190%;成交均价为44939元/平方米,同比微涨4%。

上半年北京楼市的表现,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2019年一季度信贷条件宽松,受全国多个城市楼市放开限购消息影响,北京楼市预期高涨,加之部分房企大幅降价促销,使得2018年积压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造成楼市小阳春现象。其次,共有产权房项目批量入市,大幅拉高市场总体供应和成交。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16日,北京共有产权房成交项目18个,供应房源近5240套,成交房源更是高达13505套。此外,限竞房项目也开始批量入市,引发市场抢购热潮,从而增加了市场的供应和成交。今年以来,北京实现成交的限竞房项目为39个,供应房源6233套,成交房源7313套。最后,高端项目网签逐步放开,也使得上半年北京住宅市场成交均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据统计,今年以来北京成交均价8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共有73个,实现成交820套。

新房市场方面,共有产权房和限竞房占据北京楼市主导地位,新增供应占比分别达到了25%和30%,成交占比则分别为49%和26%。

二手市场成交呈抛物线,小阳春后持续走低

据克而瑞数据统计,2019年1-5月北京二手房成交60141套,同比微跌1.4%。从月度成交看,上半年二手房市场经历了由低走高、再走低的过程。受去年调控及春节的影响,今年的1、2月期间,正常的需求开始放量,但没有明显的上涨动力。春节结束后的3月,资金和预期被大量释放,二手房市场迎来了一波小阳春行情,网签量达到16051套。接下来的4、5月北京二手房市场持续走低,网签量下降,分别为14438套和13764套。

土地市场供应加大,不限价地块增加

2019年开年至今,北京供应经营性用地16宗,同比增长12%;其中涉住宅用地10宗,纯住宅用地1宗,商办和商住地块5宗。

成交方面,今年上半年北京共成交土地27宗,其中涉住宅经营性用地成交25宗,同比增长19%;建筑面积321.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4%;成交楼板价2143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6.9%;平均溢价率34%,同比上涨63%;成交总金额690.93亿元,同比减少7.8%。而接下来北京还将继续加大土地供应量,5月9日北京规划委专门举办了土地推介会,并集中推介了57宗经营性用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北京开始增加不限价地块供应。截至6月中旬,北京已经供应包括丰台花乡造甲村、平谷金海湖镇2地块、朝阳孙河、怀柔新城、门头沟永定镇、石景山古城南街东侧等在内的7宗不限价地块。

调控未见松动,保障政策性住房

2019年上半年,北京楼市依然以“房住不炒”为政策基调,调控仍然未见松动,限购、限贷等都没有发生改变。与此同时,北京还在继续出台各项政策以支持政策性住房。

今年初,北京发布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调控不变,保持商品住房价格稳定;同时提出2019年将继续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建设筹集5万套(间)租赁住房、6万套政策性产权住房,完成棚户区改造1.15万户。此外,5月份北京市住建委还表示,将在坚持基本申购条件的基础上,指导相关区域调整项目配售人群范围,调整取消不合理的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共有产权房申购门槛。

2019年下半年保持量增价稳

下半年北京楼市还将保持量增价稳的趋势,一方面,北京作为全国楼市调控标杆,“房住不炒”仍将是政策基调,这就意味着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市场政策环境将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下半年北京不仅将继续加大土地供应量,限竞房、共有产权房也将保持批量入市的节奏,这不仅将保证住房供应量和成交量,还可以保证价格稳定。

广州

上半年广州土地和住宅市双双呈现出忽冷忽热、冷热不均的局面。市场似乎“夏至”却又难言高温,是否真正回暖,还需理性看待。

六月天,娃娃脸。最近的广州市场,也像极了天气,阴晴不定。6月5日和6月14日,广州进行了两轮土拍,多宗地块经过多轮厮杀,纷纷以突破最高限价、自持5%-25%的比例成交。事实上,在沉寂了一年半的时间之后,2019年开年之后广州土拍市场已经多次进入自持环节。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广州地市即将“入夏”的时候,6月20日和6月21日,广州番禺和从化的两宗宅地,却又连续因无人问津而终止出让。

忽热忽冷的还有广州的商品住宅市场。春节之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广州一手住宅成交回暖,2月、3月、4月连续3个月成交量同比转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到了5月和6月上半月,正值开发商冲刺的营销旺季,成交量又开始同比转负,令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土地市场:昙花一现or越战越强?

上半年,广州住宅用地供应527.94万平方米,成交437.0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加250万平方米和135.18万平方米,相较2018年同期市场供求活跃度明显上升。从时间节点来看,上半年广州的土地成交基本集中在2月18日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布之后。在该规划利好的刺激下,再加上今年房企拿地重心回归一二线城市,融资环境改善的房企纷纷摩拳擦掌,推动广州土地市场翻起热浪。从2月底金融城商住地的出让开始,一直到6月中旬,广州的宅地就进入了逢地必抢的状态,几乎每宗地都有十几、二十家房企报名,溢价率也是水涨船高,多次突破最高限价进入竞自持环节。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上半年土地市场的高温,恰好与去年下半年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去年下半年,由于房企销售不力以及融资渠道收窄,曾经是房企香饽饽的广州宅地也一度遇冷,底价成交、低价成交甚至流拍均频频出现。客观来讲,去年下半年土拍市场遇冷,亦并非由于房企不看好,而是因为在资金链的“年关”面前,大多数房企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也给了部分房企逆周期拿地的机会。

2018年至今广州宅地供求情况及溢价率变化趋势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统计口径:纯住宅用地+商住用地+综合用地,数据截至6月20日。

来源:CRIC

展望下半年,到底广州的土地市场会越战越强,亦或只是昙花一现?克而瑞认为,最近两宗土地的中止出让正好给跃跃欲试的房企们提了一个醒。实质上,从上半年苏州因为“地王事件”加码调控,以及多个拿地激进的房企被暂停公开发债的新闻中就可以看出,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9个字的调控方针当中,针对土地市场的调控首当其冲,有关部门一定不会放任土地市场的高热不理。再以6月20日番禺地块的流拍为例,该事件一个不能忽视的背景是该地块的起拍楼面地价为广州史上最高,“准地王”的身份无形中给了有关部门和想要出手的房企很大压力。两盆冷水连续浇下,下半年广州土地市场能否维持高光表现,尚且存疑。从2019年的土地供应计划来看,下半年广州推出的宅地不会比上半年少,这或将给一些机会型的房企提供拿地的机会。

住宅市场:乍暖还寒or逐步升温?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不仅推动了广州土地市场的升温,还推动了商品住宅市场在3月份迎来了“小阳春”,当月成交面积达到了101.06万平方米之巨。受此拉动,上半年(截至6月15日,下同)广州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录得391.09万平方米,同比实现了12.4%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受供货节奏的影响,上半年广州商品住宅的供应面积只有333.31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减少了5.9%。一增一减之下,上半年商品住宅的供求比也回落至0.85,结束了2018年供大于求(供求比1.14)的状态。

2019年上半年广州商品住宅成交量价走势 (万㎡,元/㎡)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统计口径:商品住宅

来源:CRIC

供求关系的变化还体现在去化周期上。截至5月末,广州全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积为953.80万平方米,较去年年底减少了62万平方米,按照过去6个月的销售速度,去化周期为11.5个月,低于12个月的供求平衡线。不过,从区域来看,全市商品住宅市场分化明显:中心五区之中,库存压力最大的是荔湾区,库存达127.62万平方米,主要来自广钢新城所在的老芳村,去化周期达到19.9个月;压力最小的是海珠区,去化周期仅8.2个月。外围区域之中,去化压力最大的是花都区,可售货量高达173.25万平方米,去化周期高达28.5个月,两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压力较小的则有黄埔区和增城区,去化周期分别只有7.1个月和8个月。

2019年1-5月广州各区商品住宅去化情况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商品住宅市场的冷热不均,还体现在个盘的开盘表现上。以5月份为例,全市楼盘共有38次开盘或加推,其中有22次去化率不足40%。总体来看,虽然在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之后,广州楼市温度有所上升,但是随着利好消息被逐渐消化,以及年前累积的购房需求在3、4月份释放完毕,市场在近两个月又开始放缓脚步。形势变化之后,3、4月份的楼盘涨价潮也在5月份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特价房”重出江湖。由此可见,随着去年四季度出让的大批土地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入市,预计广州市场的竞争度将进一步提升,并在四季度达到高峰。在“房住不炒”的政策红线下,走量依然是今年下半年广州商品住宅市场的主旋律。

深圳

2019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大部分城市商品房市场回暖,尤其是深圳,出现了“小阳春”和“红五月”。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及房贷利率下调等政策叠加利好下,2019年上半年大湾区大部分城市商品房市场回暖迹象明显。尤其是深圳,得益于刚需改善需求的释放,楼市出现了“小阳春”和“红五月”的局面。但与此同时,也有东莞、惠州等城市供需同比双降、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出现。整体而言,一方面,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背景下,平稳是政府调控主基调,楼市难以出现大起大落式的波动;另一方面,当前环境下购房者更加理性和谨慎,房价稳定无疑有利于刚需改善群体满足置业需求。

深圳房价稳定,刚改需求释放

今年上半年,严格限价之下,深圳房价继续保持高位平稳。经历过1、2月份的成交量常规回落之后,受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和房贷利率下调等利好影响,深圳商品房市场逐渐升温,部分持观望态度的刚改群体开始进入市场,刚改需求得到一波释放,促使住宅供求量同比都有大幅度上涨。

供应方面,1-5月份深圳市场供应量接近2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其中1月份供应达到36万平方米,为近三年同期最高峰;2月份受春节影响,仅供应5万平方米;之后开发企业入市节奏加快,市场供应量迅速上升,3、4、5月份供应量分别达到52万平方米、44万平方米、6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49%、13%、5%。

成交方面,1-5月份深圳市场成交量达到2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其中1月份成交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2月份成交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随着2月春节后房贷利率下调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等利好互相叠加,深圳楼市迎来“小阳春”,3、4月份成交均达到4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2%、58%;5月份成交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

2018年5月-2019年5月深圳商品房供求走势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新房价格方面,由于一手房限价严格,深圳新房价格保持在56000元/平方米左右横盘。与此同时,深圳首套住房主流贷款利率,从2018年“731新政”出台前的基准利率上浮15%,到2018年底的基准利率上浮10%,再到2019年5月份的基准利率上浮5%,其变化时刻牵动着刚需一族的神经。对于深圳刚需改善群体而言,今年第二季度无疑是购房置业的好时机。加之年中开发企业纷纷冲击业绩,深圳楼市出现“红五月”盛况,5月新房成交6314套,为2016年10月份以来成交套数最高的月份。其中,定价合理、区位配套完善的楼盘对刚改群体具有较强吸引力。5月31日,华强城三期推出464套住宅,均价约46300元/平方米,总价区间在374万-628万元/套,4个小时销售一空,可见刚改群体的购买力依然旺盛。但仍然需要认识到,作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深圳会一如既往贯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和“房住不炒”政策,楼市终将逐渐回归理性,过热情况难以再现。

土地供求同比双降,5宗宅地集中入市

土地供应方面,2019年1-5月深圳供应土地245.32万平方米,为2016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为获得储备用地,各大房企纷纷涉足城市更新领域。成交方面,1-5月深圳土地成交92.85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下降。

2018年6月-2019年5月深圳土地市场供求走势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成交结构方面,随着可供开发土地资源逐渐枯竭,加上政府严守工业用地“红线”,近年土地出让以工业用地与商办用地为市场主流,纯住宅用地出让较少。2019年1-5月,深圳市场工业用地占总成交量的79%,成交楼板价仅2300元/平方米,表明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深圳集中供应土地121万平方米,其中5宗是纯住宅用地,体量达到68.97万平方米,这也是自2018年12月份出让尖岗山地块以来深圳首次出让宅地。

预计下半年住宅价格平稳

土地供需延缓回暖

上半年,随着市场逐渐回暖,购房者信心有所增强,开发企业也加快了入市节奏。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目前深圳楼市利好刚改群体,预期下半年住房价格仍将保持平稳,刚改群体的置业需求将在“金九银十”中再次得到一波释放。土地方面,由于5月份已集中出让5宗纯住宅用地,预计下半年不会再有住宅用地供应。

规划、金融政策利好,大湾区楼市回暖

广佛肇政策利好,成交上升明显。2019年上半年,广州新房市场“蒸蒸日上”。政策方面,随着限价放开、双合同取消,首付款门槛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新一轮人才引进政策出台叠加房贷利率下调,刺激了部分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购房者蜂拥至新房市场。成交量方面,1-5月广州新房成交4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成交均价25000元/平方米左右,之后不少楼盘上调了报价。

受益于“广佛同城”和“粤港澳大湾区”等概念,佛山楼市较为火热。限购政策将外来投资客的购房需求向公寓转移的同时,也带动佛山较偏远但不限购区域的楼市火了一把。1-5月佛山楼市成交6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

2018年,肇庆市场供求比达到2.1,供应远大于需求,导致成交均价连续下滑。受大湾区规划落地影响,今年1-5月,肇庆住宅成交190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2倍;受库存压力影响,成交价格保持在8000元/平方米。

2018年5月-2019年5月广佛肇商品房供求走势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莞惠供求双降,价格坚挺。东莞政府对楼市政策干预较少,2019年上半年市场较为平稳,1-5月住宅供应1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成交2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均价保持在21000元/平方米左右。

惠州楼市体量巨大,2019年1-5月住宅供应5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成交4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成交价格坚挺,保持在12000元/平方米左右。

2018年5月-2019年5月莞惠商品房供求走势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珠海、中山楼市回暖,江门下行压力较大。进入2019年以来,珠海楼市政策局部放松,大专以上学历可落户、非户籍家庭只需开无房证明即可购房等政策,促使市场快速转暖,供求同比都有增长。1-5月,珠海楼市供应2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成交1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价格保持在21000元/平方米左右,同比下降10%。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式落地,中山房地产市场有所转暖,省外购房客户量明显增加,而本地客户以及广深外溢投资客则较为理性。1-5月,中山住宅供应2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成交2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价格则连续增长,均价在13500元/平方米左右。

总体来看,2019年江门楼市(只包含江海区和蓬江区数据)逐步走上由热到平稳的理性回归路线,供求同比都出现大幅度回落。1-5月,江门住宅供应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成交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价格则保持在13000元/平方米左右,同比增长8%。

大湾区土地供求基本平衡,房企多元化投资布局成主流。土地供应方面,大湾区9市2019年1-5月供应合计5587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广佛莞为供应主力,占9市总供应量的近6成。具体而言,各个城市差异分化明显,其中广州供应同比增长60%,突破1500万平方米;东莞、江门供应同比增长分别达114%、74%,分别为900万平方米和650万平方米;佛山供应同比减少28%,为875万平方米;中山、肇庆供应节奏放缓明显;其它城市则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

土地成交方面,大湾区9市2019年1-5月成交合计54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其中,广佛莞三城占9市成交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深圳、中山、肇庆相比去年下降明显,同比分别下降74%、78%、50%。价格方面,房企拿地更加谨慎,市场较为温和,各城地价保持稳定。

2019年1-5月大湾区9城土地供求走势

“稳”字当头,北上广深楼市入夏难

来源:CRIC

从拿地类型来看,开发企业的眼光不再局限在住宅用地上。例如首创置业自2017年6月重金拿下深圳龙华商业地块,首次落子大湾区,两年来已经拓展了位于广州、佛山、东莞三个城市的5个项目,且一直在多元业务领域持续深耕,探索住宅以外的商办、文创、产业地产甚至长租公寓项目。再如保利,2019年4月10日以4.23亿元拿下东莞商务金融地块后,又在今年5月7日以30亿元+自持100%商业竞得东莞万江商住地块。可以看出,各大房企积极布局大湾区的途径,都是多元化发展,而这也将成为房企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大湾区下半年市场展望

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大背景下,大湾区商品房市场逐渐回归理性,预计下半年也仍将以“稳”为主要基调,过冷过热情况难以出现。土地市场方面,鉴于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基本持平,预计下半年市场也将延续去年同期水平。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出台,将有望减弱城市间的行政区划限制,改变城市间土地供给结构,加快大湾区城市间融合,虽然计划从出台到落地,尚需时日。

选自 《CRIC地产观察》50期·首分论市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克尔瑞地产观察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