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寸土寸金的上海仍有1/3是农业用地?复旦经济学博士这样说

喜马拉雅 2019-07-02 18:40 阅读 8000+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陆铭的精品课《经济学名师陆铭:中国经济72讲》

编辑丨何嫱

上海北京这样的地方,房价都非常贵。现在在上海10万1平米的房子都有很多,哪怕是在郊区,每平方米的价格都要达到4万左右。但是与此同时,在上海仍然有大片的农田。

为何寸土寸金的上海仍有1/3是农业用地?复旦经济学博士这样说

上海现在正在做全球城市的建设,大家能不能比较一下,在世界上其他声称自己是全球城市的地方,不管是纽约、伦敦,还是东京、新加坡,会像上海和北京这样保留那么多的农田?那么中国的问题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首先从我们国家的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的进程开始讲起。

中国的土地制度

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那么如果要把农村的土地用来造房子的话,就要事先经过国家的征用。大家可能会问我,那就征用呗。在住房比较贵的地方,比如说上海这样的地方,城市就把农村的那些土地征用过来造房子不就行了?

为何寸土寸金的上海仍有1/3是农业用地?复旦经济学博士这样说

不行的。在我们国家的土地制度之下,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和别的国家都不太一样,那就是建设用地指标制度。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城市用来搞建设的那些土地的数量,是由国家用一个指标来进行控制的。

在上海就算房子非常贵,如果你要想把农业用地征用过来,来造房子或者造工业园,也不行。它的数量是受制于国家给上海的一个建设用地指标,是不能随便突破的。

为何寸土寸金的上海仍有1/3是农业用地?复旦经济学博士这样说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制度是有历史渊源的,在很多年前中国曾经实施过粮食按照省级单位来进行自给自足的这样一个制度。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条现在已经被突破了。

现在像上海这样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地方,大量的粮食是从别的省份调入,但是与此同时在全国层面,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实施了一个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也就是说国家定下了一个目标,要使得全国的耕地数量不能少于18亿亩。

为何寸土寸金的上海仍有1/3是农业用地?复旦经济学博士这样说

关于18亿亩这个数字其实也缺乏非常严谨的科学依据。这件事情我们暂且不要说,就假设18亿亩耕地是真的为了维持中国的粮食安全所需要的。问题在于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全国的目标,并不一定要在上海保留那么多的耕地,对吧?

城市的土地应该用来干什么?

首先应该用来发挥它的比较优势,把土地用在最大化它的价值的那些用途上。中国的大城市像上海这样的,它的比较优势就是创造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因此上海如果少保留一些农地,更多的通过建设来发展经济,吸纳人口其实既有利于上海,也有利于全国。

为何寸土寸金的上海仍有1/3是农业用地?复旦经济学博士这样说

如果未来上海面向一个都市圈来进行建设的话,我们只要把上海加上苏州的面积,这个管辖范围之内的土地开发强度,从目前的23%提高到东京圈的目前的水平33%,就可以在这块范围之内增加150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这个就可以极大地缓解在这块地区的住房紧张、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

所以,要改变上述的问题,就必须要解放思想,增加土地供应了。

关于主播:

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2001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陆铭教授重视实地调研,足迹遍布全国,掌握了经济运行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他关于城市发展、土地和户籍制度的政策建议对相关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本课程中,陆铭教授将经济学的思维运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境,形成一套掌握宏观经济的方法论,帮助你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把握时代发展的机会,更理性地作出各种决策。

关于喜马拉雅:

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