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来了,房价怎么走?

血拼上海楼市 2021-09-02 04:43 阅读 48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哈喽大家好!我是血拼哥,今天说个元气满满的话题。上周二晚上七点档的新闻联播,官方丢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的工作问题。看得哥们是热血沸腾。共同富裕真的要来了吗!?!工资到手六七千的我等普通打工仔终于可以支棱起来了!?!别急,先来看看会议说了啥。1.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2. 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3. 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不过,和咱们刚需有啥关系呢?难不成房价真的会大跌?话不多说,哥们这就带大家一起看看。No.1 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换句话说,就是保障性租赁住房比重将大幅度增加。这并非空穴来风。早在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从土地支持、优化行政审批、资金支持、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五个方面入手,继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力度,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基础制度和支持政策。之后副总理在7月22日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中再次重申: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在“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应力争达到30%以上,且供应计划将在今年10月向公众公布。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城市整体土地供应就这么多,如果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比提升,其他商品住宅的占比必然会有所下降。而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的就是大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基本住房问题,相当于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剩下的事情可不就是埋头苦干赚大钱了!狠狠地朝着共同富裕迈了一大步。No.2 房地产税虽迟但一定会到房地产税的出台,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只是认为房价会大降的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房地产税是直接税,是再分配的重要一环。它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为了抑制房价,而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差距。原因不难理解。在我国,土地出让金100%归地方所有,因而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的卖地收入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但是房地产市场的急速扩张,使得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存量房市场。土地卖不动了,房地产税就该登场了。政策早有预兆,今年6月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土地出让金划归国家税务机关统一征收的通知,有不少专家认为其目的就是收紧地方财权,为房地产税铺路。中国有句老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个月薪不到1万的工薪阶层,和别人合租在一套老破小中,每个月工资都要纳个税;而坐拥十几套房子的炒房客或者拆迁户,躺平收租月入甚至十万+,却几乎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费。贫富差距的雪球越滚越大,共同富裕永远实现不了。如此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正之风,当然要打压。可能有朋友会担心,房地产税出台后,房东会把持有成本转嫁到租房者身上。这点大可放心,租房市场和买卖市场逻辑完全不同,供需关系表现非常明显,房租太贵,肯定没人会租。咱们也可以期待一下《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的出台,想要随心所欲涨价,先问问法律答不答应。短期内房地产税的出台,会给多套房的拥有者带来“阵痛”,一心炒房的人也会重新掂量成本。可长期来看,购房成本的增加,反而会让某些财大气粗的购房者更为谨慎,未来的楼市大概率会进一步分化。北上广深和其他热门二线城市的核心房产仍然是稀缺资源,三四五线小城的房子投资属性被严重削弱,但大幅降价也将不被允许。8月以来岳阳、沈阳昆明等多个城市政策出现的“限跌令”,背后的意图就很明显:ZF要得是楼市稳,而不是死。还是那句老话,共同富裕的“共”并不是要劫富济贫,有钱就要打击,而是要每一笔财富的流动都合法合规合理,每一块“蛋糕”的分配都公平公正透明。至于房价的未来走向,哥们不好妄自猜测。或许官方的发声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来源:血拼北京楼市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