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新形势下住房租赁的十个趋势

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 2020-12-24 16:51 阅读 1000+

简单回顾一下住房租赁行业这几年的历程:

2017年,中央号召房住不炒,政府提倡租购并举、租售同权,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大批房企及社会资本涌入,市场热度陡增;
2018年,爆发哄抬租金、甲醛超标、租金贷引发暴雷等事件,快速发展后的问题不断涌现,拐点凸现;
2019年,房企的公寓业务整体收缩;市场运营商持续不盈利,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2020年,疫情肆虐,高收低出,暴雷现象愈演愈烈,蛋壳破碎,行业进入冰点;
那么,什么是新形势
一句话,住房租赁是国家战略,是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必由之路。
到了年终,以下十个行业趋势,不是预测,而是正在亲历的未来——

一、双轨制。

政策性住房+市场化租赁并存,同步发展的双轨制,将涉及到产业结构、社会治理、群体认知和商业模式的解构和重构。
最高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了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能作用,行业正在进入新阶段;

二、增量定义行业。
任何一个行业,产品迭代都是主旋律,一线城市的新房交易额已经远低于二手房,但新房仍然定义着新的产品标准,品质,交易规则和名义定价(限价城市体现为新房转化为二手房时的真实价格)。

今天的汽车行业,因为新能源车的崛起,正在不可逆转地颠覆着整个行业,而在两百年前,汽车行业,首先依靠工业化产品的创新,推动了高效生产方式的促进、度假生活方式的引领,再形成了新的交通规则和驾考保险制度等等。而租赁产品的创新,将伴随着政府补贴政策、社交及社群模式、租房和购房的关系、租赁信用等的体系化创新,实质性地推动行业的发展。


三、人才公寓将成为住房租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有293个地级以上城市,每年都会有近900万学子走出校门,涌入能够给他们带来梦想和发展的城市,这是每个城市人口净流入指标的一次大考,如何吸引人才?安居才能乐业,以各地政府主导的人才公寓,将会成为住房租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公寓和市场化的青年公寓相比,其实是政府同时作为市场监督人和操盘手,与资产端、运营端和租客的一次关系重构。

四、租赁住宅必然成为租购并举、租售同权下的核心产品。

中国人第一次购房平均年龄是26岁,目前租赁群体的主力人群,集中在1996-1998年出生者,3到5年后,他们中的相当部分都会咬牙去买房,逐渐开启家庭生活之旅。
北上深的上车盘总价都在300万以上,我们是否可以让这些刚需客户有一次主动选择的机会——是挣扎着寻觅一个买得起的房子,还是可以相对长久安稳,妥妥地租一个品质不错的住宅?哪一个是真正的刚需?
所以,租赁住宅将逐渐成为住房租赁的主旋律,也必然成为租购并举、租售同权下的核心产品。

五、贯穿租赁全生命周期的完整产品链即将形成。


人有两重属性,社会属性和家庭属性,前者的社会角色,是自身的修炼;后者的家庭伦理,通常和年龄相关。
租赁伴随着人的一生,我们在人生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时间段,都会有租房的经历,或长或短,从人口经济学的视角,各类细分的租赁产品,都将有巨量的市场需求。


六、合租房将逐渐沦为过渡产品。


2020年,各类分散式公寓大面积沦陷,模式备受质疑,而从产品端来看,居住品质的差异,就在于各个功能空间是独享还是共享,住宿的刚需法则是——“唯床和洗手间不可共享”。
合租房的核心劣势在于陌生人共享私密空间,这对于公共人身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尤其在抗疫将成为常态的今天。


七、新技术和产业互联网将重新塑造行业的未来。



上图为智慧社区和智慧化场景体验的示意,新技术的应用,大大升级了居住服务的场景体验。

当然,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世界的变化比想象中更快,过去二十年中国发展了全球最为先进的消费互联网,而在居住领域,面向未来的智能化产业范式,正在积极地实践和探索。

八、二房东模式不再成为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


住房租赁领域迈向新的阶段,市场参与人体现为两个变化,一是供应主体的多样性,政府、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私人业主,会更加踊跃地投身行业;二是中间商的快速迭代,从中介模式到二房东模式,再到行业赋能模式。

二房东包租以赚取租金差为盈利模式,是中国在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本质上和机构化、规模化相冲突,这注定了经营者最终把它理解为一门生意,而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九、金融属性的资管模式和平台属性的第三方代管模式,将孕育超级公司。

如今,行业对于资管模式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各路品牌运营商,正在从包租模式中“集体”转型,部分有资产获取能力的,会往重资产倾斜,绝大部分的集团军,都聚焦在增量市场,走在轻资产运营服务商的道路上,再一次万马奔腾。
存量市场则呈现出另一番光景,高度碎片化,小而美,高效率,能力链条很不完整——在项目融资、产品设计、供应链、租赁系统、运营管理、出租、增值服务、项目退出等各个方面,总会有很多能力的短板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具备平台整合能力的机构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资管模式和代管模式的逻辑不一样,能力也不一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赛道,近几年不少轻资产运营公司在两个赛道中不断切换和试错,相信很快,大家都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十、未来10年内,中国住房租赁B2C的占比有望达到35-40%



中国的品牌公寓运营商的市场份额为5%,保障房等政策类租赁用房为10%,二者加起来,目前的机构化率仅仅为15%。

综上所述——1、政策性住房+市场化租赁的双轨制发展,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2、人才公寓和租赁住宅(租赁社区)将成为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资管模式和代管模式,服务增量和现有碎片化存量市场,建立行业规范和专业价值;
如此,未来10年内,中国住房租赁B2C的占比有望达到35-40%,逐步向国际主流市场接轨,也只有当机构化率显著提升之时,住房租赁,才真正成为了一个行业,一个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行业。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