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取消?!国家正式定调!工资,买房,贷款,全部统一回复……

祥顺财税俱乐部 2020-08-08 09:24 阅读 489

  

  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新政策不知道从哪里学习怎么办?很长时间没有给自己充电害怕被淘汰了怎么办?祥顺财税俱乐部为您推荐:财税问题交流分享群同行业精英交流+定期财税直播课程+每日分享学习干货分享+每周财税新政汇总,只等你来!

  公积金取消?!国家正式定调!我们的工资,买房,贷款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是您在祥顺财税俱乐阅读的第13,606

  从2月到6月,整个2020年上半年,关于公积金取消的话题就持续被热议,到现在的时间再去看,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真正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被讨论出来。

  1

  公积金取消与否之争

  关于“公积金取消”这个问题的提出热议或许还有很多人不清楚,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来龙去脉,开篇先给大家概述的回顾一下相关情况。

  今年2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撰文指出,除税收等政策以外,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可为企业直接降低12%的成本。

  其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已基本完成使命,可组建新的专门住房银行为百姓提供低息贷款支持新增购房,这样就能在不改变百姓福利的情况下可降低企业负担同时又有利于解决养老资金问题。

  黄奇帆还表示,以下三个措施可以确保取消公积金让老百姓完全不会吃亏:

  

第一,公积金变年金,公民已缴存公积金的收益只增不减; 第二,已经发生的公积金贷款可以按照一定利率优惠政策转化为商业贷款; 第三,取消公积金不是意味着职工就得不到企业缴存的6%,而是个人有了更大的资金使用的灵活性。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等部分专家企业家也表示:自己赞同黄奇帆的观点,取消公积金。

  但万物总是辩证相对的,对于“取消公积金”也有不少的专家提出反驳意见:

  北京大学金融学刘俏和张峥两位教授发表署名文章《我们为什么反对“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建议?》予以反驳。

  文章称,“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个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糟糕的政策建议,不仅不能在‘非常时期’真正给企业减负,而且会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和秩序,给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负面冲击。”

  文章认为“公积金是作为住房工资强制发到职工账户里,是免税工资,是职工福利的重要体现形式。无论从企业还是职工的角度,住房公积金都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

  除了专家对此意见迥异之外,广大老百姓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完全两种不同意见,可见确实是有利有弊的。

  就如在文首所言:单纯讨论公积金取消或不取消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在这里对于取消或者不取消本身我们不做太多探讨,我们来看看:公积金要是真的取消了,大概是怎样的情况?

  2

  公积金要是取消了

  我们会怎么办?

  我们先看下,如果按照专家的思路真的取消公积金,那我们或将面临什么情况?

  一、公积金变年金,已缴存公积金收益会增加

  如果公积金政策取消,公民在工作期间已经缴纳的公积金(2018年末的缴存总额为14.6万亿元)全部转入补充养老的年金中。实施中要明确,公民的这笔钱应放入个人账户,而非统筹账户,否则对老百姓不公平。

  现行占工资比28%的养老保险里,8%是个人账户,20%是统筹账户,公民缴纳的养老保险绝大部分归国家统一调配,个人无法自由掌控。如果这笔钱放在年金中,按照年金制度规定,应和公积金账户的钱一样,在退休时会全部划归给个人。

  但不同于公积金的是,年金的运行可以进入资本市场,通过保值增值产生更高的收益。2013年人社部出台的《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中规定,年金可以投资股票、偏股型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最高比例不超过30%,由专业机构运作的企业年金的收益率可以相对比较高。

  目前公积金利率是按照国家一年期存款利率给付的,再扣除各地公积金中心运行管理成本,在1.5%左右,而新加坡公积金要求利率不得低于2.5%。年金利率大体在5%~6%,美国年金利率一般在7%左右(股票投资平均年收益率在10%,债券和货币基金收益率在3%~4%,平均下来7%左右)。所以,居民缴存的公积金变成年金之后,只要投资合理运作,就会给居民带来更大财产增值。

  假如某人有20万公积金且还有10年退休,如果在公积金账户,他最终最多能拿到(1.5%复利)23万元左右,而如果在年金账户,一般而言可以拿到35万元左右。

  二、对已经发生的公积金贷款,按照一定利率优惠政策转化为商业贷款

  公积金贷款买房是不少人的选择之一。

  目前国家的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率差别,公积金贷款利率在3.25%左右,商业贷款利率在5.5%左右,有大概2%的差异。国家可以通过一定的利率优惠政策,来消化这一部分存量贷款。

  比如,某位公民因买房发生100万元按揭贷款,这笔按揭贷款中可能有80万元是银行的商业贷款,有20万元是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贷款利息低,按揭商业贷款利息高,公积金一旦取消以后,欠公积金中心的20万元贷款可以转移到银行的按揭贷款系统,相当于该公民总共欠银行100万元,但执行的利率可以有差别,从而让贷款实现平滑转变。

  即使利率优惠比例有限,转化后的银行贷款利率依然比公积金贷款利率高一个点,居民个人所多花的一点贷款利息(1%),与把置换出来的公积金投入到年金之中的收益相比(5%~6%),依然是很少的部分,对居民来说整体上还是划算的。

  3

  取消公积金

  对企业和员工各有什么影响

  我们再看,如果取消公积金,那么对于企业和员工都各自有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取消公积金不意味着企业缴存的6%不发放给员工,而是在框架内个人有了更大的资金使用的灵活性。

  取消公积金后,企业原本替职工缴纳的6%公积金转变为企业给职工缴纳的6%企业年金,而职工个人的6%年金,不是强制缴纳,职工可以自愿决定是否缴纳。

  如果不缴纳,意味着每个人多了工资额6%的现金进入消费市场,对整体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如果缴纳,职工的年金理财增值收益将比住房公积金收益高得多。

  年金比之于公积金,在于年金政策的灵活性,并能够投资资本市场和货币基金市场,这对于每一个缴存者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取消公积金一定要研究如何配套一个更加完善的年金体系。

  基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取消了公积金政策后,企业是能保证职工权益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加有质量的、公平的社会公共福利。

  那么再说具体一点,对于企业和员工分别有哪些影响。

  取消公积金政策有利于为企业减负,而年金政策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养老能力。

  

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第二十条明确要求“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 第三十八条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这种强制性,实际上给企业带来了不少隐形成本。

  公积金也好,年金也好,都是一种储蓄机制。前者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后者是为了解决养老问题。取消了公积金,为职工提供优惠贷款的职责可以交由商业银行或组建的住房银行来解决。

  但城镇职工的养老问题,却随着老龄化加剧而日益紧张。

  要保证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下降,单靠28%的养老保险所形成的养老金是不现实的;靠自身储蓄的话,如何保证储蓄的购买力保持大致不变也是一个难题,很多人为了养老只好去买房,对房地产形成了“虚火”。

  在这方面,企业年金作为非常重要的补充养老保险,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事实上,年金与公积金的筹资思路是一样的。

  以美国401K年金计划为例,其核心内容是:

  

雇主为雇员建立个人退休账户,雇员根据收入的一定比例(3%~10%)进行缴费,雇主也按一定比例匹配缴费(一般为3%),每年缴费总金额上有封顶(最高4.9万美元)。 账户资金一般情况下要到59.5岁后才能提取。雇主为雇员缴的年金额在雇员工资的6%以内可以进行税前列支;雇员缴费在上限以内的部分可以免个人所得税,待到退休领取时再缴税,即递延纳税,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免利得税。

  如果我们取消公积金的概念,将现行公积金政策与年金政策合并在一起,不仅不会减少职工利益,还会鼓励企业和职工把年金逐步积累起来,就可以有效提升职工应对养老问题的能力。

  那么,公积金最后是否取消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官方就给出了定调的通知答文章!

  4

  中央定调

  不会取消公积金!

  5月18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下称《意见》),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意见》明确提到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据华夏时报报道,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中央明确了改革公积金的提法,首先是对取消公积金的一个否定,同时也明确要对目前公积金存在的制度性问题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改革,这是人们所期待的。

  倪鹏飞认为,公积金制度的确有不少不太合理的地方,但这些都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至少要先有这个东西,再逐渐地完善和发展。

  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目前对于政策性住房,除了公积金以外还没有其他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是,经过多年艰辛的探索后,住房公积金才初步建立了全国的体系框架,如果现在取消这个体系,再建一个新的住房政策金融体系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可想象。因此,公积金制度可以改革,但不能取消。

  5

  公积金改革优化进行中

  多地发布政策新变化

  上面说到,国家的意思是公积金制度目前是可以改革,但不能取消。既然是改革,就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了,为此给大家整理了近期公积金范围的新活动!

  近日各地公积金政策调整,综合来看还有以下几大变化:

  变化一:7城实现互认互贷

  公积金也可以跨区作业啦!根据江苏省徐州市最新规定,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宿州、淮北、商丘、菏泽、枣庄、连云港、宿迁等7个已签约核心城市开办住房公积金贷款互认互贷,即缴存互认、贷款互贷。

  变化二:增设电梯可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用途越来越宽!近日,武汉、宜昌、邢台等地出台规定,住宅区内加装电梯,可以提取缴存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变化三:提取程序越来越简化

  公积金虽然好,提取却有烦恼。现在,这种烦恼正越来越少。日前,北京、深圳、南宁、湖州、济南等多地都出台了新规,简化公积金提取手续。

  比如,济南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户籍在济南市的,不再提供户口簿证明材料;所购房屋在本市的,可不再提供网签备案合同或不动产登记证书;2011年后结婚的,可不再提供结婚证。

  变化四:公积金贷款期限延长

  公积金贷款期限越长,还款压力越小,对购房刚需群体来说,算是好消息。日前,成都提出,申请再交易房贷的,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武汉二手房购买者申请的公积金贷款期限可比细则调整前延长10年。

  变化五:账户连续缴存半年以上方可申请贷款

  贷款申请条件的调整,是新政的第一个变化。

  根据规定,借款申请人申请贷款时应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且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处于正常缴存状态;或经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资金中心)审核同意,处于缓缴、封存或者退休销户状态的缴存职工。

  同时,借款申请人夫妻双方无尚未还清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和政策性贴息贷款。

  变化六:二套房最多贷60万

  新政此次也同时调整了首付款比例。

  近日,不少城市根据本地楼市情况,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但有升有降。其中,扬州要求将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从35万元恢复至50万元;无锡则将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从此前的50万元降至30万元。

  首付款方面,根据规定,借款申请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购房总价的20%;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之外的首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购房总价的30%;

  购买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购房总价的60%。借款申请人购买存量房屋的,购房总价以房屋评估值和购房合同总价两者中较低者为准。

  贷款额度方面,首套住房贷款最高额度为120万元,执行贷款基准利率;二套住房贷款最高额度为60万元,贷款利率为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1.1倍。

  此外,在保证借款申请人基本生活费用的前提下,根据借款申请人所申请贷款金额、期限及适用利率,按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的月均还款额不应超过借款申请人月收入的60%。

  同时,贷款期限不得超过25年,最长可计算到借款申请人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最高不得超过65周岁。

  对于公积金取消,你支持or反对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看法

  文章来源:微博、暴财经、大猫财经、新浪财经专栏等,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