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上海老城厢区域激活与复兴实践

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 2019-08-27 05:13 阅读 2000+

作者系上海市黄浦区副区长洪继梁

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城市的发源地,有700多年历史,位于黄浦区,由人民路、中华路围成,占地约200公顷,从元朝起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视界|上海老城厢区域激活与复兴实践

一、老城厢基本情况

1291年,上海县设立,此为上海独立行政建制的开始。1553年,为抵御倭患,上海县城建环城墙,周长9里,墙内称“城”,墙外热闹处称“厢”。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相对于县城北郊租界的“北市”,老城厢所在地被称为“南市”。由于城墙逐渐成为上海县城步入近代化的障碍,1912年后,城墙开始被拆除,2年后基本拆除完毕,仅在老北门的大境阁一处保留有一段旧城墙的遗迹。自此,县城与租界及城外华界连成了一片,原护城河处以方浜中路为界筑起了现在的人民路和中华路,形成了现在的老城厢地区格局。

房屋特点方面,受租界内里弄住宅的影响,上海老城厢内外也开始大量建造里弄住宅。逐步形成了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其整体性较好、规模也比较大,且有着上海700多年城市发展各阶段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遗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

文物古迹方面,老城厢范围内名园、名人住宅、会馆、公所等建筑相对集中,共有保护建筑25处,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物保护点共48处,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豫园、老城隍庙、老城墙大境阁、慈修庵、书隐楼、徐光启故居“九间楼”等一批古迹遗址。

历史街巷方面,老城厢主要街巷在清代建成,现存156条街巷道路,人民路-中华路环内(原城内)80条,环外(原厢内)76条。

老城厢是上海本地文化的“摇篮”,保留了小街、小巷以及小尺度建筑等上海最传统的居住生活形态,但也呈现出老旧住房密布、空间狭窄、商居混杂的空间特征,是黄浦区内居住密度最高、居住条件较差、各类隐患相对突出的区域。同时,老城厢建筑因长期超负荷使用,加之公共配套设施缺乏,已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也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需求,因此导致城区活力日益衰退。

近年来,老城厢区域始终是黄浦区旧区改造、城市更新的重点推进地区。通过成片征收、旧住房综合修缮、拆落地重建等措施,黄浦区先后实施了露香园旧改地块、福佑旧改地块、亚龙旧改地块、聚奎新村拆落地重建等一批民生工程,超过1.6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从现状情况看,截至2018年年底,老城厢环内仍有各类旧住房居民2.4万余户,其中无卫生设施家庭1.7万余户,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二、老城厢城市设计情况

针对上述老城厢面临的问题,2015年,黄浦区政府和原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共同开展了老城厢北部地区城市设计研究工作。2016年12月,经过国际方案征集和方案优化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北部片区方案。2017年,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里弄建筑成片保留保护要求,黄浦区启动了老城厢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将研究范围扩大:北至延安东路、南至陆家浜路、东至黄浦江、西至西藏南路,用地面积约为466公顷。研究不仅以更严格的风貌保护和管控要求对区域内的保留保护要素进行了再次排摸,还对老城厢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统筹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城厢地区风貌和格局保护的总体方向和形态方案,以期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规划建议。

本轮方案按照“传承风貌特色、协调保护与开发、注重发展品质、激发地区活力”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以下几方面规划设想:

1.保持内低外高的空间格局

风貌区内保持低层高密度的传统建筑群意向,环外布局新建高层建筑,强化边界意向;环内低层建筑区连片、呈口字形布局,形成连续成片的历史肌理;高层建筑则集中布局在蓬莱路南侧。466公顷的研究范围内可开发地块总量与原控规基本持平,建设容量由环内转移至环外。

2.保护和传承老城厢风貌特色

历史风貌保护研究对象由历史建筑、空间界面和地块肌理三部分组成。通过分析整个街坊所处区域的历史地位、现状历史要素的保存状况、未来发展的相关要求,提出三类保护措施:一是将法定保护建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列入保护建筑范围,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执行;二是将除保护建筑以外风貌有明显特色的历史建筑,列入保留历史建筑范围,并结合建筑本身特色,明确具体保护方案;三是将具有某一方面风貌特色的老旧建筑列入一般建筑范围,可以采用肌理保护、拆除新建等多种方式予以保护。

3.形成“一轴两心多组团”的功能结构

“一轴”是指方浜路-昼锦路公共活动带;“两心”是指依托豫园和文庙形成特色商业、文化、旅游、办公核心;“多组团”是指形成多个居住、商办功能组团。通过历史街巷串联,结合正在编制的黄浦区单元规划,以构建“步行可达、混合集约、活力便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原则,合理布局基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提出以综合设置与混合使用为原则,提升设施配置集约度,优化设施使用效率。

4.建立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

北部由方浜路-昼锦路作为公共空间主轴(被称为“蓝绿丝带”),西接太平桥地区,东望外滩。南部沿蓬莱路设置绿化空间,并通过南北向街巷空间汇集至小南门(警钟楼),衔接董家渡与黄浦滨江。“蓝绿丝带”公共空间由方浜路-昼锦路共同构成,西接太平桥地区,东联外滩滨江地区,将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央活力区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其中方浜路强调富有活力的步行体验,以商业空间界面为主导意向;康家弄-花草弄恢复水系意向,打造舒适宜人的滨水空间;昼锦路开辟机动车通道,创造开放适宜的绿色生态空间。目前,黄浦区已经启动方浜路-昼锦路公共空间实施方案研究,拟通过公共空间的先行实施,带动周边节点的开发。同时,本次方案进一步强化了环路意向,希望通过原环城公交来实现复兴历史城门、恢复城市记忆。

5.完善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

本次规划对机动车交通组织、机非交通组织等提出建议,遵循保护优先、步行优先、公交优先的规划原则。在综合考虑周边路网通行能力的基础上,规划建议有限供给停车,对开发地块设置停车位配建上限。针对可开发地块,通过地下空间相互连通、统筹设置出入口等策略提高空间利用率。对供水、排水、供电、燃气、通信、邮政、环卫、综合防灾等市政系统专项开展研究,形成市政系统“拆、改、留、增”的系统初步方案,提出市政站点设施用地调整建议。

下一步,黄浦区将根据土地供应及项目建设进度,推进老城厢主要节点的建筑验证方案研究,形成与区域整体空间、肌理、环境、风貌相匹配的建筑形态,并适时启动控规调整。后续建设过程中,黄浦区将积极运用装配式建筑、BIM技术、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等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

未来,老城厢地区的发展将以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和传承历史文脉为核心,以地区复兴为目标,探索新的方法来激活历史空间,连接外滩金融集聚带和新天地功能区,传承上海本土传统特征,营造更富活力、更具魅力、更加宜居的历史人文活力街区和绿色生态城区。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