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压舱石,还要为3亿90后提供财产

楼讯深圳 2019-07-05 10:17 阅读 1000+

7月3日至4日,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庆暨第九届深圳房地产盛典将在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举办。7月4日下午,盛典举办了《房地产新逻辑:从增量到存量》专题论坛。

中国深圳世联行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董事长、世联行创始人陈劲松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指出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也回击了目前网络盛行的“房地产抑制消费、创新”等负面言论,认为中国下半场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必须找到还为3亿中产能创造货币和信用的路。


陈劲松谈到几个核心观点:

1、中国房地产改革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它是改革开放重要的原因或者组成部分。

所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城市工业化,完全是跟房地产搅在一块儿,甚至是房地产走在它们前面。房地产是城市改革最成功的典范,也是工业化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工业化的结果。

2、房地产不是吸收超发货币,而是创造货币

很多人说都被房地产吸收了,否则这个通货膨胀还得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流通中的货币是信用来的,信用怎么来的?中国房地产创造的。这是一个中国房地产的奇迹,中国资本凭什么现在这么好,这么有钱,怎么一夜之间中国人成了大佬。

3、中国房地产不是工业化的结果,它是工业化的基础。

千万别说房地产阻碍了工业化。最重的活房地产给干了之后,房地产又成为拉动60个产业的火车头,包括所有的建材、家居。这个影响太深远了。

对于目前比较盛行的一些观点,陈劲松也表示了否定的看法:

否定观点一:房地产抑制消费

所有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哪里房价高,哪里消费就高,房地产一定是大大促进了消费。

凡是能提升未来的信用提前消费的,都叫促进消费。比如一个白领买一套房子时,住进去要装修。装修本来没钱,可以兑现自己未来的信用,用于装修消费。

否定观点二:房地产抑制创新

创新的评价标准是天使投资、PE投资的标的物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大,有多少量,有多少创业者在创业有人支持。凡是房价高的地方都是天使投资、PE投资云集的地方。比如说深圳。

所有的创新,为什么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杭州这一带。这完全是跟房子、信用相关。创新没有信用当然骗子多。

绝非中国房地产抑制了创新,而是中国房地产大大的促进了创新的信用,使得整个创新的产业链开始形成。

否定观点三:房价下降就能改善生活

原因是日本和香港都经历过房价大幅度下跌,生活改善没有?并没有。

香港房价下跌到70%时,我记得香港的普通白领负资产的情况比比皆是。我在香港的师傅都到深圳来找我,说你那儿能不能我来打个工算了。我说怎么回事。他说负资产的情况太严重了,大家受不了,大家对未来没信心,哪还有什么生活改善。

对于在风浪之中的房地产市场,陈劲松给出了这样的呼吁,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这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忽略了房地产的作用,中国经济很可能真的很糟糕。需要做的是:

1、回归到中国房地产的本质

房地产的本质是产权。下半场就是收益的多样性。收益的多样性带来信用等级的多样性,带来市场定价的多样性。这是我们所有讨论房地产的基础。

2、中国房地产下半场还要为中国6亿中产提供财产

什么叫中产阶级?就是能够兑现未来这个人的收入的人就叫中产阶级。

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3亿多。中国3亿是指哪些人?就是买房子的人。因为你买房能兑现未来收入现在化,产生未来收益,银行还给你信用。这是中国城市发展最大的动力。

新的中产阶级怎么办?买不起了。比如租赁,只能租得起买不起,兑现不了未来的信用,银行不愿意给他贷款。中国下半场创造货币的核心动力就没有了。

我觉得中国下半场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必须找到还有3亿中产能创造货币和信用的路。现在我就怕年轻人,城市逐渐把他们变成真正的无产,那就麻烦了。

中国房地产下半场还要为中国6亿中产(包括中国3亿90后)提供财产,提供不同于上半场的财产,我们就是完全正确的。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