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在东莞买房成趋势,返乡置业是“利”还是“弊”

东莞万科 2019-06-21 12:40 阅读 6000+
<a href=深圳人在东莞买房成趋势,返乡置业是“利”还是“弊”" inline="0">

近日,安居客发布的《2017-2018返乡置业报告》显示,59%的受访人群有返乡置业的意愿。这一结果随即引发热议。在北上广拿高工资,然后回家乡买房子,这条路行得通吗?

很多人认为,在一线城市赚钱,回到自己的老家买房,可行性高,有种“套利”的快感。买了房子,即使自己身在大城市没法住,也可以放租或父母养老居住,甚至是空置坐等升值。

最近,28家房企公布了2018年1月份的销售业绩,合计为4131亿元,同比涨幅65%。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额刷新了同期历史记录。其中,一二线城市销量相对平稳,三四线城市的房屋交易量则颇高。有房产分析师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春节期间,人们回到家乡,返乡置业的需求在积极释放。现在,这种推测也有了数据的支持。根据安居客《2017-2018返乡置业报告》,“近六成人有回家乡买房的意愿”。一线城市的房价动辄数万元一平,很多“漂一族”在大城市买不起房,返乡置业也在意料之中。

由图可见,回乡置业的目的包括改善家人的居住条件,以后回乡发展,或者投资等。对于 “漂一族”来说,在家买房,让家人住的好一点,自己会心安;大城市生活压力大,未来回老家工作,过体面而轻松的生活,也是不少人的想法。

在老家买的房子也有可能升值

据报道,有位“北漂”,2016年在老家的省会西安买了套房。当时,西安楼市还处于去库存的泥泞中,每平方米5000元-6000元。而现在,西安的房价快速上涨,均价已高于10000元/平方米。

因此,有人觉得回乡置业,以一线城市的收入水平在家乡买房,不仅满足了自己“安居”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套利”。

买好了是置业,买不好就是给自己挖坑

很多时候,不是买到就赚到,回乡置业也有不少的风险

首先,小城市的开发商不如大城市的开发商规范,出现纠纷的可能性更大。而年轻人在大城市工作,如果自己买的楼盘出了问题,可能不知道,也很难及时处理,处理问题往来奔波,会付出高昂的维权成本(比如交通费用)和无止境的精力耗费。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家买房,改善家人居住条件,回乡发展的愿望背后,也对房子保值增值有期待。虽然回老家买房坐等升值的案例确实存在,但可能性有多大,是有疑问的。

三四线城市,供大于求是必然趋势

深圳人在东莞买房成趋势,返乡置业是“利”还是“弊”

另知名经济研究员任泽平曾对房地产走势做出总结: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房价终归是与人口密切相关的。尽管很多人正是因为在大城市买不起房才考虑回老家置业,但这改变不了大城市的 “虹吸效应”依然发挥作用的事实。数据显示,三四五线城市的年轻人口平均净增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年轻人正是购房主力军。在年轻人都往外走的地方,房子的升值前景并不乐观。

在大城市的 “虹吸效应”下,中小城市很可能被继续掏空(包括紧邻中心城市的二线城市)。也许有人会说,短期不能升值,我可以先出租啊。但小地方租房市场不发达,就算租出去了,回报率也有限。

不少人返乡置业时,想的是以后会回乡发展,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离开大城市,意味着离开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大城市不是说离开就能离开,离开了还可能要回来。而回想买房虽可改善居和老人和孩子的居住条件,但想照料好他们,显然不是买一套房子就能解决的。

对于普通的“漂一族”们来说,坚守大城市仍是更好的选择

有人会说,大城市房子太贵,回乡置业虽有风险,但也值得尝试,总比看着纸面财富缩水强。确实,在大城市控制人口的背景下,在大城市买房很难;租售同权,建设都市圈等措施,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但年轻人也该明白,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定居,都是件难事。古有居长安大不易的说法,而在发达国家,年轻人在大城市很早“安家”,也是少数。在全球各地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的调查中,中国北京的青年以27岁的年龄排名第一,英国、美国人首次购房的年龄在35岁,德国和日本则在41岁左右。中国的年轻人不用那么着急。

如果是投资房产,开发商相对专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大城市依然是首选。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的观点,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曾表示:无论从购买力还是房地产的基本面而言,三四线城市都没有有力支撑。房子过多,很难去消化。就风险而言,三四线城市的地产风险比一二线城市更大一些。

深圳人在东莞买房成趋势,返乡置业是“利”还是“弊”

改善老人与孩子的生活是返乡置业的重要因素

深圳人在东莞买房成趋势,返乡置业是“利”还是“弊”

大城市的医疗、教育等优势条件是小城市无法比拟的

虽然返不返乡置业,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与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工作环境相对公平,资源更为丰富,住房和子女入学等公共福利又是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对于普通的“漂一族”们来说,坚守大城市可能还是更好的选择。

人口流入城市,带动更多置业需求

国内最发达的城市北上广深,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奋斗,被称为是完全梦想的地方。特别是深圳,一直被认为是一座移民城市,所以这个城市本地人是比较少的。但其实国内有一座城市外来人口比例碾压深圳。那就是东莞。2016年,东莞市常住人口达到826万,在珠三角9市中仅次于广州、深圳,外来人口占比75.7%,在珠三角9市中占比最高。而根据《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20年,东莞市常住人口将达到850万人左右,户籍人口230万人左右。十三五期间,东莞市每年将净增常住人口6万人。未来人口高流量的进入,将为东莞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今年5月“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东莞荣登“准一线城市”,东莞的崛起已被 所关注和认可,华为总部从深圳搬到东莞,更有OPPO、vivo这样的手机行业佼佼者,喜茶等许多网红店也诞生在这座城市,而粤港澳大湾区开始后,深圳已多达150个重大 项目入驻东莞。

“得益于过去30年人口红利的加速释放,推动了城市群发展及房地产的需求释放。”中信建投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苏雪晶说,人口迁徙是主导房地产市场的核心要素,人口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的住房需求,追求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是寻求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 路径,而东莞全国领先的城市包容性,为这座城市不断带来源源不断外来人口。

深圳人在东莞买房成趋势,返乡置业是“利”还是“弊”

图:2016年珠三角9市常住人口及外来人口占比

原住建部 陈淮曾表示:只要人口快速增长,就一定需要盖更多更好的房子。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东莞或成楼市黑马

随着过去几年的房价上行,房子已经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经常讨论的话题。经历过数次踏空之后,不少人现在都持有一个观点,房子不管怎么样都能买,买了就是赚钱。可如今一二线城市的额房价已经回归理性,不少重点城市更是出现了长达8、9个月的增速放缓。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湾区城市群步入历史舞台。2017年和2018年,东莞连续两年晋级为中国新一线城市,主要体现在东莞市中国唯一一个被三个世界级都市(香港、深圳、广州)包围的城市,而东莞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出台获益最大的城市。

深圳人在东莞买房成趋势,返乡置业是“利”还是“弊”

从战略位置来看东莞,如果把珠三角看成一个“A”字型,那么经济重心就在A的右边,而东莞,正好处于右边的黄金位置,这也就是说,东莞距离广州、深圳、香港的轨道交通时间都可以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这个优势,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未来将有200万人工作在深圳,住在东莞。深圳在2016年底,曾出台了“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这份文件值得细读。在这份文件里,深圳住房供应量只有65万套!而住房需求有180万套,换句话说,有将近500万的深圳人将住到环深地区,而东莞,从经济半径来看,里深圳最近,也就是说,将有超过200万人将来工作在深圳,居住在东莞。

目前,东莞正处在深圳差不多2010年的时期。深圳购买力外溢,造成了凤岗、塘厦、黄江、清溪等临深片区房价的暴涨。这些片区的房价紧跟深圳。同时,东莞的产业也在承接深圳的转移。等过5-10年,深圳的制造业基本上转移完成,东莞这一波产业转型也基本完成时,东莞的房价将更多地和它本身的产业相关,而不仅仅依赖深圳

现在东莞的房价是依靠深圳客过去扫楼而涨上去的,但是等东莞的产业转型成功之后,东莞的经济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内动力,东莞的房价就会自己造血,而不再指望深圳的输血了。

另,居住环境良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出行便利等,也是东莞楼市一大筹码。根据《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期末,东莞力争实现轨道交通1、2、3号线与广州深圳的对接,穗莞深城际连通广州、东莞、深圳,多层级轨道复合走廊将东莞市融入到国家铁路网和“珠三角”一小时交通圈。

深圳人在东莞买房成趋势,返乡置业是“利”还是“弊”

表:“十三五”期间东莞市交通建设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