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厦的落成,往往标志着景气周期的终结,那深圳呢?

二号团长 2019-06-01 01:10 阅读 3000+

从1931年帝国大厦到1997年马来西亚双子塔,从2007年浦东环球金融中心到2018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劳伦斯魔咒无不诡秘地一再显现——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往往都是发生在新的摩天大厦落成的前后。《经济学人》杂志则指出摩天大楼的兴起,实际是资本高度垄断的表现,而资本高度垄断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深圳写字楼租金大幅回落

2018年6月平安金融中心一次性退租10层楼,退租面积高达3万平米,成为深圳写字楼市场掉头向下的标志。

不仅写字楼市场惨淡不已,股市、债市、汇率、楼市乃至P2P、比特币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或大幅回落、收缩,在去杠杆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各地上市公司的高管去职和股票质押暴雷都达到新高,以致相关部门都火速出台政策给与资金的大力支持。

按任正非所说:我们国家经济上发展过快,也有很多泡沫机会,大家都忙着在泡沫里多赚一点钱。

07、08年福田中心区的甲级写字楼租金也才刚刚100元出头,深圳写字楼的租金从100元左右飚升至400元以上,也就10多年的功夫。按张五常教授的解读,深圳房价包括租金的猛涨,得益于“科技知识的回报减除研发者的收入,是跑到地价那边去”,但如果以华为为首的高科技企业都无力承受高房价、高租金,则市场出清会以剧烈的方式呈现,当然深圳写字楼以大规模退租的方式对市场做一次清算,也就是毫不出奇的事情。


摩天大厦的落成,往往标志着景气周期的终结,那深圳呢?

当然一个经济体强大与否在于新陈代谢能力是否强大,2019开春以来,整个市场短暂出现了“小阳春”,股市、楼市都有所活跃,市场有了一定程度的回暖,深圳写字楼市场也在震荡回升之中。

深圳接连出招,强力支持实体经济

近两年深圳写字楼尤以南山、后海、前海以及深圳湾超级总部的供应量为主,按第一戴维斯的数据,预测未来五年的甲级写字楼吸纳量分别为55.2万,61.3万,68.1万,75.6万和83.9万平米,短期内供过于求会进一步推高空置率。

当然这一供求关系的最终走向还要看眼下的政策,在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之后,深圳接连出招:

其一、印发下达“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规定的通知”,此举是通过增加容积率的方式,深圳将增加至少1.6亿平方米的产业空间,缓解产业对用地的渴求。不仅华为任正非反复诟病: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此举释放的产业空间会缓解建设用地的强烈需求,也有助于众多企业进一步扎根深圳。

其二、限制城中村的旧改速度。即在2025年前,原特区内75%的城中村和原特区外54%的城中村,不能拆除重建,此举在于稳定深圳住宅租金水平,维持多元化居住需求。此前白石洲、清湖新村的旧改就为人诟病,急速拉升的租金已经影响企业的生存,员工的工资跟不上房租的上涨,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其三、给“短缺的高端人才”大幅降低个税,“在境外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来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将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毫无疑问深圳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冲在毛衣战的最前线,以华为、大疆、中兴为首的企业需要世界级专家的支持。如果此举能促进世界范围内大批人才流向深圳,不啻是一大利好。


摩天大厦的落成,往往标志着景气周期的终结,那深圳呢?

回望过往,产业和人才的流动决定城市价值,也直接影响包括写字楼在内的价值空间。

试想100年前世界的中心是底特律,而今天硅谷已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甚至如张五常教授所言:深圳前海将会成为超越硅谷的新中心,因此城市的命运跟世界产业的迁移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圳电子通讯业、金融业、商业、物流等产业的繁荣才是稳定写字楼租金的关键,也只有振兴产业、给产业以发展空间、给不同的人才以栖身之地和更好的待遇,才能真正支撑一座城市的长久发展,

深圳写字楼市场加速分化,局部或有亮点

从去年到今年,不断传来外资大财团或本地保险金融机构一次性拿下整栋物业。如港交所上市的REITS领展房产基金以66亿元收购深圳福田区怡景中心城,也是怡景中心城15年坚守的一种回报。还有中国人寿与华侨城达成协议,华侨城大厦整栋交易金额达120亿,整租交易金额近60亿。不排除长线资金追求长远稳定收益,从而在市道低迷的时候大举入市,干净利落地完成抄底动作。类似一些商办公寓整栋被吃下的案例,如红山6879、宝能城等等都是如此。

同时联合办公也成为市场上的黑马,以鲜明的内饰空间、开放灵活的工作氛围,成为中小企业创业的首选。优客工场在深圳扩展有深圳阿里中心等10多个项目,Wework有TCL大厦、深业上城等四个项目约2.25万平米租赁面积,其他如funwork、嘉图等机构也有不错的战绩。

目前深圳还有为数甚多的创意园、工业园,如天安数码城、东久创新科技园则偏重于产城合一的模式,侧重于产业集约化,做定向产业的深度融合,至于深圳产业园的动态,请关注后续报道。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