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7平方公里,定位西部城市中心极核

南方都市报 2019-10-29 11:10 阅读 4000+

于10月中旬在深圳闭幕的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规划面积7.44平方公里的海洋新城刚刚揭开了最新规划的面纱。近日,《深圳国际会展城的综合规划》(草案)(下简称《草案》)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人们首次展示了这7.44平方公里身后,规划范围达22.57平方公里的深圳市国际会展城的规划草案。

《草案》显示,深圳市国际会展城规划定位为:开放引领的国际会展门户区、创新共享的湾区技新引擎、高效复合的西部城市中心极核、产城融合的绿色生态城区,共分为国际会展中心片区、海上田园片区和宝安综合港区三个片区,共同构建“双岛三区多廊”的会展新城总体结构,规划就业人口约36.8万人,居住人口规模约28.3万人。

“双岛三区多廊”的总体结构

深圳发展,一路向西。9月28日,全球最大会展中心启幕,深圳城市中心再一次宣告西移;10月,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开幕,海洋新城最新规划曝光,北部居住混合片区+南部产业混合片区规划方案首度披露;同月,《深圳国际会展城的综合规划》(草案)揭晓,又一湾区腾飞深圳西部城市中心极核——深圳国际会展城正式“发动”。

“粤港澳大湾区湾顶、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草案》中,对深圳市国际会展城所处的位置有着如上定位。在这片北抵茅洲河、东至松福大道、南临福永河、西侧主要以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为界,并包括规划宝安综合港区,规划范围共计22.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圳市国际会展城将构成“双岛三区多廊”的总体结构。

双岛,即“国际会展岛”与“海洋新城岛”。《草案》显示,双岛是应对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战略,弹性规划滨海岸线资源,利用岛式围填海工程形成建设陆域,通过珠江口、茅洲河、凤凰河、红树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围合而成,构建了“海洋向东,城市向西”的海陆统筹生态格局。

三区,即深圳市国际会展城内的三大区——核心功能区、生活服务区、产业发展区。其中,核心功能区是以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培育“现代会展+”生态圈,布局总部商贸办公、酒店商业配套与城市综合服务核心职能,形成西部城市中心极核;生活服务区为以海上田园为核心,通过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在会展新城北部形成生活配套的集中空间;产业发展区所指的是,布局会展“强关联”驱动产业,包括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航空、海洋等相关产业,并通过港口功能优化和城市更新实现产业升级。

多廊,则意指结合现状河涌系统,沿主要城市道路形成多条集生态、景观、文化与生活配套、生产性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走廊,实现新城市中心功能向老城市腹地的辐射延伸,以此带动宝安北部城市、产业双升级。主要包括新沙路生活服务走廊、南环-沙福路综合服务走廊、凤塘大道创新服务走廊、福州大道交通服务走廊等。

依据《草案》规划的发展目标,深圳市国际会展城将发展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宜居宜游宜业的国际化绿色生态新城。

“1+2+3”的产业体系

在深圳市国际会展城22.57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中,除占建设用地26.84%的城市道路用地以外,占比达19.98%的普通工业用地为建设用地中占比最大的用地类别,包括新兴产业用地与普通工业用地在内,占比达到了31.11%,分别是商业服务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3.7倍有余。工业用地占比如此重分量,跟深圳市国际会展城“1+2+3”的产业体系密不可分。

“1+2+3”,即一个核心主导产业、两大技术升级产业、三大重点培育产业。《草案》显示,深圳市国际会展城将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建设成为世界级会展经济中心。利用会展驱动优势加速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升级,重点培育海洋装备及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装备及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针对性发展其中研发、中试、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

《草案》显示,“现代会展+”产业将成为深圳市国际会展城的核心主导产业,依托国际会展中心集聚会展上下游产业,构建完善的会展产业链;吸引一批国际化会展主办组织企业、国际化场馆运营公司入驻以提高会展服务水平,吸引一流设计公司和专业会展物流公司入驻以完善会展服务,通过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会展质量和运作效率。

同时,海上田园等沿海景区升级改造也将在深圳市国际会展城建设中获得巨大支持,这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合作,联手推广湾区旅游线路。餐饮、住宿、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和文化娱乐、运动休闲、健康养生、主题乐园等体验经济将获重点发展。

此外,《草案》还公布了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这两大深圳市国际会展城的技术升级产业规划。智能制造产业主要聚焦智能物流设备领域和工业机器人领域。其中重点智能物流设备领域关注零部件和硬件设备制造环节,促进物联网在先进制造、现代物流、食品安全、环保监测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工业机器人领域加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终端应用等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中短期着力于推动研发及技术转化和生产配套环节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主要聚焦新型显示器领域和集成电路领域。其中新型显示器领域中短期应重点依托本地较强的FPC等产业基础,探索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集成电路领域,应关注产业配套的打造和完善,主动探寻发展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的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装备及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装备及电子信息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也在《草案》中被列为深圳市国际会展城未来重点培育的产业方向。

采写:南都记者 孙雅茜

焦点

近期重点推进会展岛 及凤凰河“一河两岸”

按照《草案》规划,近期将重点推进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并实现开展运营,会展岛及凤凰河一河两岸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中期将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会展生态体系,基本完善城市公共配套,初步形成产城融合、区域联动的发展局面;远期全面完成规划目标,实现产业和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建成为面向世界、引领湾区、示范深圳的国际会展新城。

近期重点项目

1.道路交通改善优化

近期积极推动轨道交通12号线、20号线的建设以便为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开展提供有效的公共交通支撑。优化调整轨道交通18号线的局部现站位,并局部增加中小运量交通系统,提升规划区公共交通的服务效率。

近期重点强化国际会展中心对外交通联络通道的建设,增设沙海路、福洲大道等向东贯通连接广深高速的互通立交出入口。

2.会展配套设施提升

近期适度补充酒店商业等服务设施,强化对业态的引导,满足多元化人群的需求。同时引导会展中心东部的产业片区根据规划有序地开展城市更新、综合整治等工作,优先落实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会展中心和西部城市中心提供必要的配套需求。

3.市级文化设施选址与西部中心极核片区建设

落实综合体育场馆用地,创新国际会展中心二期融入城市,展城一体的建设模式,结合轨道站点,引导会展北侧会展总部商务区的集中建设。

4.海上田园升级改造

推动海上田园的升级改造,进行市政化改造,在业态上与国际会展中心共同推动会展生态圈的建设,在功能上突破传统景区,逐步实现对公众开放。

5.滨水空间建设

协调海洋新城岛与宝安综合港区,优化凤凰河出海口线型,优化凤凰河景观设计,实现高品质的城市中心滨水活力空间营造。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