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的深圳来信

种呗问房 2019-05-29 21:00 阅读 984

亲爱的朋友,

过去的16年,

你们或许已经在深圳1次或2次乃至多次置业了,恭喜你们,你们是聪明的、能干的、同时还是幸运的,留在了宇宙中心;

你们也许已经在深圳的周边东莞惠州珠海、中山等城市置下了1套或多套房产,享受过了这16年间的房地产资产增值红利,也恭喜你们,你们买在大湾区,离宇宙中心已经很近了;

也许你们在父辈生活的老家建好了乡村别墅、购置了市县的商品房,还是恭喜你们,毕竟你们搭上了资产增值的快车,适度的抵御了货币的通胀。

“故乡”是一个温暖的词,在深圳的90%以上的人口都有一个心中的故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想见、怀念、遥望、探视,情感无法割舍、现实难以亲近,但我们的今生乃至子孙后代可能我们都不愿、也没法回去了。

你们应该大多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上面有4老,膝下有子女,职业或者创业还在湾区(继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三大湾区之后有可能成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2035年的远期规划,计划到2035年新增170万套住房供应,其中商品房新增70万套,人才房,安居房,公共租房新增100万套,深圳商品房目前存量大概在170万套左右,也就是到2035年,商品房存量是240万套,平均每年新增仅4万套!

深圳2017年末的常住人口是1252万人,当年人口净流入61万,实际管理人口2200万左右,人员结构平均年龄32岁,小学生数量97万左右,超越北京和上海,与广州持平,与北上广比,无论是人口净流入和小学生增量都是最高。

如果将深圳2025年前GDP增速调低在8.5%,2025-2030调低到8%,2030-2035调低到7%。上海2025年前GDP增速维持6.5%,2025-2035维持在6%。那么,在2034-2035年前后,深圳和上海将会展开GDP“8万亿”决战,以决定谁最终将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许这样的增速设计都太高了,但未来20年内,中国出现GDP过1万亿美元的高收入城市(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纽约),是比较确定的事情。(中国第一经济大区——深圳南山区的规划:到2020年,南山区人均GDP计划超过33万亿,即是超过5万美金,达到高收入经济体的水平。)

未来的16年,

如何保卫你赚取的财富?

如何在主动的劳动收入累积之下,强化你的资产被动性收入?

如何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三大湾区预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普涨的年代已过,分化的时代来临,如何选择,如何胜出?

买在老家、买在湾区、但没买在核心,如何把房产配置优化?

如何置业在深圳、创业在深圳、子女教育在深圳、安居在深圳?

......

这是一封2035年的深圳来信,知见、行动者,前方等你!

来自一个2003年的房产投资实践者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