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东高铁枢纽获批建设,石岩或有新规划…宝安5年发展目标来了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1-05-15 08:16 阅读 2000+

1月25日上午,宝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宝安区委区政府会堂开幕,区长王立德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工作报告。

根据《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锋样板城区,打造一个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创新力、高质量发展、欣欣向荣的美丽宝安。

湾区核心地位更加凸显,主要体现在:

●宝安中心区、空铁门户区、海洋会展片区、燕罗片区、石岩片区等门户能级提升、引擎功能强劲。

●湾区“1小时城际交通圈”和“六位一体”交通枢纽全面建成、联通世界。

●滨海廊桥、深坑酒店、湾区国际音乐戏剧中心、湾区书城、中国足协足球训练中心、融创冰雪文旅城等一大批城市新地标串珠成链、熠熠生辉。与珠江口东西岸城市联动融合、交相辉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来看下相关建设的重点成就:

“十三五”和2020年 工作回顾

1

工业层级从中低端加工制造向中高端智能制造转变

●2020年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1.2%。

●获评全国首个区县级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产业业态从传统电子信息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转变

●涌现出创维、欣旺达、大族激光、立讯精密、鹏鼎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形成了以5G、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激光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产业结构从工业一枝独秀向工业做优做强、服务业蓄势迸发转变

●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64.3%。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建设,会展经济、临空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2

国高企业、头部企业爆发式增长

●2020年新增上市企业9家,总数达到52家。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7家,总量5842家,是“十二五”末的4倍,占全市比重31.2%,稳居全国区县第二。

●诞生了98家具有国家一流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

新型研发平台高速聚集

●2020年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孵化器2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29个。院士工作站9个,引进高端创新人才1145人,人数是“十二五”末的2.7倍。

●中科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和工业技术研究院相继落户,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零突破。

创新成果加速竞相涌现

●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55%,较2015年提高1.76个百分点。

●2020年全区专利授权数总量达53167件,占全市26.3%,连续两年全市排名第一。

3

经济供给侧改革纵深推进

●2020年,区委区政府出台“1号文件”,深入实施“5+3”工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全市首个区级国企物业招租招商管理办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5+7+N”政策体系。

●创新集体股权分置、流转和退出机制,全市率先全面铺开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

营商环境改革精准落细

●落实区委把好企业当作“心肝宝贝”理念,率先发布工业生产用房参考租金。

●探索柔性执法、联合执法联动机制,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加快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获国家奖4项。

●疫情期间补贴电费8亿元、发放扶企资金14.76亿元、减免租金7亿元,营商环境居全国百强区第二。

以壮士断腕勇气解决了一批制约宝安长远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成功拔除楔在西乡河32年的“红楼”。

●一举拆除阻滞帝堂路21年的32栋私宅。

●9个月征拆三围海洋城158栋建筑物。

●9个月搬迁麻布、径贝两个村,拆除493栋“一水”遗留建筑。

●圆满完成赣深客专、轨道13号线、石清大道714栋建筑清拆安置工作。

4

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穗深城际(一期)以及轨道6、11号线建成通车,机场东高铁枢纽获批建设。

●2020年新增轨道交通9.5公里,运营总里程达93公里,是2015年的4.3倍。

●机场第二跑道建成,国际航线达到62条。外环高速(一期)通车。

全球全国第一、唯一性的项目不断呈现

●2020年全国首座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的滨海廊桥开工建设。

●单体全球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用三年建成使用。

●欢乐港湾建成全面开放,128米高“湾区之光”摩天轮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城市空间利用更加集约高效

●构建“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

●航空限高历史性突破,建设空间向上提升50米以上。

●新增城市更新面积9.5平方公里,规模全市第一。

●新桥东、燕川片区等8个平方公里级更新整备加快推进,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开展“一河四走廊”、“1+5+16”道路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完成73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投资120亿元,用三年完成全区361个城中村综合治理。

5

完成了全市最重的治水任务

●新建雨污分流管网4695公里,总数达14784公里。

●承担全市近四成的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61条黑臭水体、374个小微水体全面消黑除臭。

构建了全市覆盖面最广的公园体系

●2020年新开园滨海文化公园、蚝乡湖公园、石岩湖湿地公园,公园总数达到192座。

●建成36.9公里碧道、436公里绿道。

攻克了全市最难的治气工作

●严格监管全市25%以上的建筑工地和排污企业。

●PM2.5由2015年的每立方米35.1微克下降至2020年的每立方米22.3微克,改善幅度全市最大。

开展了全市最早、参与度最广的垃圾分类行动

●在全市第一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80%以上,分类回收量每天达到2000吨。

6

持续将八成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

●2020年投入345.8亿元,累计1737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44倍。 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高等院校、市直名校实现零突破。

新改扩建学校38所,公办幼儿园数量增加近20倍。

●中、高考成绩连年保持全市前列。

卫生健康事业迈出新步伐

●建成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纯中医治疗医院。

●新改扩建医院8家,2020年床位数比2015年增长43%。

●社康中心总量全市第一,实现家门口15分钟就医圈。

文化体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城市规划展览馆投入使用,“湾区之声”演艺中心落成,“老三馆”升级改造即将完成,“新三馆”开工建设。

●清平古墟、红色小镇启动建设改造。

住房就业养老取得新进步

●建设筹集公共住房6.7万套,5年增加4倍。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全市低位。

●建设全市规模最大的养老院春晖苑。

●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十四五”目标任务

《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立足我区“三大定位”和“三项重大使命”,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锋样板城区,打造一个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创新力、高质量发展、欣欣向荣的美丽宝安。

湾区核心地位更加凸显

●宝安中心区、空铁门户区、海洋会展片区、燕罗片区、石岩片区等门户能级提升、引擎功能强劲。

●湾区“1小时城际交通圈”和“六位一体”交通枢纽全面建成、联通世界。

●滨海廊桥、深坑酒店、湾区国际音乐戏剧中心、湾区书城、中国足协足球训练中心、融创冰雪文旅城等一大批城市新地标串珠成链、熠熠生辉。与珠江口东西岸城市联动融合、交相辉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智创高地引擎功能更加强劲

●工业互联网生态形成,规上国高等一大批工业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

●拥有“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等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世界500强企业。

●智能制造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更高,数字、会展、海洋、临空、总部、文旅等经济更具特色。

共享家园品质成色更加靓丽

●水是清的、地是绿的、天是蓝的,生活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民生供给更加优质均衡,“44+20”所学校均衡布局,“9+3+1+N”所医疗机构合理分布,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充足,家家户户用上优质饮用水和管道燃气。

●党委领导全社会人人参与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更加完善,实时泛在、有效管理更加到位。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的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万元GDP水耗、能耗全面达标。

1、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员隔离管控。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落实落细集中隔离酒店管理服务。

●提升“早发现”能力。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2、加快构建“1+2+6”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大智能终端产业群。

●做强集成电路产业群。

●做精新型显示产业群。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支持智能化改造技术投入。

●加快金融业聚集发展。

●加大软件服务业招引力度。

●大力发展法律、科技服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业。

●激发消费型服务业活力。

●做强数字经济。

●创新会展经济。

●培育海洋经济。

●做大临空经济。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塑造文旅经济新名片。

3、坚持“硬供给”与“软服务”相结合,全力以赴招优商稳好商

●开展燕罗街道整街统筹试点。年内完成启动区土地整备,打造“三生”融合的现代化智造生态城。

探索开展石岩片区规划调整。腾出4平方公里连片发展空间,打造高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区、承载区

●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和国企空间利用改革试点。

●开展老旧工业园区整治提升。今年每个街道整治提升不少于1个老旧园区。

●盘活闲散低效用地。清理“小散旧”园区30个、50万平方米。拆除消化历史违建1529万平方米。

●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新增城市更新项目20个、面积1.5平方公里。

●开展智慧政务服务系统扩展升级。新增不少于80项“不见面审批”。

●升级“宝i企”服务平台。

●建立区街两级企业服务中心服务评价标准。

●推动柔性执法长效落地。

●实施“一项目一专班”跟踪服务。引进亿元项目20宗、10亿元项目10宗。完成20宗以上重点项目产业遴选。

4、坚持创新主导战略,提高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水平

●鼓励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90亿元。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新增国高企业500家以上、规上国高企业200家以上。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新增20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培养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1000名。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高标准举办“宝创赛”。举办“宝安发布”24场。

●开展新型知识产权保护试点。

5、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

●优化提升重点地段、重要节点城市设计水平。

●抓好机场片区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风貌改造。

●推进“两市四区”交界道路、沿江高速出入口等重要节点和新安环路等道路品质提升。

●推动城中村高水平物业管理全覆盖。

●全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协助推进机场三跑道、T4航站楼、卫星厅、机场东高铁枢纽建设。

●新改扩建区内道路50条以上,打通所有断头路,建成人行天桥20座,优化公交线路30条,新增停车位2万个以上。

●大力整治反复开挖、“围而不建”行为,切实减少道路开挖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6、持续巩固提升碧水蓝天品质,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态城区

●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成固戍二期、沙井三期污水处理厂。全面消除199个截污总口。

●全面推动生态修复。完成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建成5个湿地。高质量建设48公里碧道。

●建设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化平台。力争全年空气优良率达89.1%以上。

●实现厨余垃圾全量分类处理。改造标准化分类投放点4700个,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1300吨/天。

●源头治理城市固废。严格落实新版“限塑令”,精细管控118家重点产废企业。

●提高集约化处置能力。加快江碧环境生态园建设。

7、完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保障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严打各类违法犯罪。

●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化。

●全力做好建党100周年信访维稳安保工作。

●提升丰富社会治理“宝安经验”。

●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探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智慧化监管。

●绘制全区安全风险分布电子地图。

●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实现全区在建工程所有施工工地、零星小散工程全纳管、全覆盖。

●完成15座新建消防站入驻执勤。

●持续开展摩电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

●高标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8、不断丰富民生供给,增进市民生活福祉

加快基础教育学生位建设。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生位3.5万个。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争创2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规划招引1-2家高水平国际化学校。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新改扩建幼儿园16个,新增托幼一体化幼儿园5家,增加学生位5100个。

●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引进优秀教师700名,培养名校(园)长、名师300名。

●高标准加速推进“9+3+1+N”医院项目建设、落地。

●区妇幼保健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争创“三甲”医院。

●加快纯中医治疗医院二期建设。

●建设筹集各类公共住房1.1万套,供应3000套。

●开发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

●更新改造144个居民小区供水设施。完成235个城中村项目管道燃气入户改造。

●推广“6H”养老服务模式,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家。

9、实施文化强区工程,塑造城市文明典范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常态化文明创建活动。

●加快文体设施建设。规划建设12个重大文体设施。

●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文化“百千万”工程2500场。

●大力培养“一街道一体育品牌”。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赛事7000场以上。

来源: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