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做到这三件事,在深圳买房

一点说房市 2021-05-15 08:07 阅读 1000+

我先生的大学同学,和我们离得近,时常往来,他和我先生都是2012年就来到深圳工作。2015年,他工作公司的老板建议他们夫妇在南山买房,并愿意借钱。他们觉得压力太大,放弃了那次机会。

当时他们说的房子房价3万左右,现在(2021年)那房子房价9万左右。先生的同学(男)实在是太喜欢买买买了,诺大一百多平的房子,几乎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还都舍不得扔。

住的那套房,是公司宿舍。结婚多年没买房,他们也没什么后悔不后悔的,毕竟没敢想,现在一直住着宿舍,3房两厅,心宽宽、房大大,觉得很好。

无奈逢着疫情,他们公司颇有难熬的迹象,宿舍也不知道还能住多久。先生同学的妻子说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也接受不了市场价那高昂的房租。慌不迭的赶紧报名排公租房,也不知道要排到几时。

当他们夫妇听说我们在深圳买房时,吃了一“鲸”,完全不敢置信。他们夫妇在深圳这些年来,目前存款大约20多万。而我们夫妇的钱包却能数倍于他们,这次在深圳首付了一套小两居。

相同起点的大家,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关于攒下买房钱,未晞的秘诀就是以下三点,非常简单。

02

节流

人生路上,人们一直在各种情景下和钱打交道。谁不想自己拥有更多的钱呢?有钱能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想要多赚点钱并不容易。

像我这样的工薪族,小稳定小收入。攒钱的最好方法,就是节流。每个月就是那么多,不省就会没有钱。

毕业后,定个小目标,赚到人生之中的第一个十万。

工作后,持之以恒,攒到人生之中的第一个十万。

话说回来,节流这件小事,具体要怎么做呢?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巧妙地花掉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是一样困难”。

若是需要消费,必是列出清单,理性消费或投资式消费。如果一笔钱没有花得恰到好处,我会懊恼并复盘检讨。

清单理性消费:今天需要买什么,列出清单,看中却不在清单里的,坚决不买。必需品才能买,消耗品(比如吃的喝的)才买,固定长期使用的(比如床品、凳子这些),夫妻商量后才买。

降低欲望:别看着别人有的,自己也想要拥有,甚至还要更好的。凡事攀比,于自身没有什么好处。钱多到花不完的,当我没说。

可是我先生同学,他们夫妇收入比我们还要低一些,却在日常生活中算是不太节制,啥啥都买回来。各种小东西堆积如山,光婴儿车就好几辆,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都有,任何时候都用不上这么多。整个客厅都放满了,没地方放就又买各种收纳物品回来收纳,越收纳东西还越多……

而我们是不喜欢买东西的。这次买房后,我的同事说,7年前我入职公司时穿的衣服,现在还在穿,已经很旧了。我极少买衣服鞋子,我的身材十几年来没什么变化,上大学穿的衣服现在还能穿。鞋子没坏,我不换新的。

投资式消费:我先生曾经报名培训进修,后来跳槽薪资几乎翻倍。当初报名的时候,这学费是我们俩两个月的工资。花钱,就要花在能在未来产生价值的事物上,这是投资式消费。

通过这几个方法花钱,才能省下更多的钱来,做好攒钱买房的基石

03

开源

说了节流,也讲讲开源。现代是互联网社会,普通人也有许许多多的开源机会。

成家后,定下买房目标。不要问我为什么婚前不买房,或者为什么不买了房才结婚。我先生当初无车无房还没钱,我愿意嫁。因为“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啊,待人以诚,对女性处境共情,事事让着妻子的人,这样的宝宝举世无双啊。(请忽视这波狗粮)

我们其实是贫困县出生的极其普通的平凡人,我们梦想着在深圳这个一线城市拥有自己的家。这是个非常正常的愿望,我们在这工作多年,结婚生子,自然而然想留在这里。

因为先生家庭条件着实比较差,而我父亲过世后,家道算是中落,所以在金钱与人力上都无法帮上忙。

虽然收入不够高,但在互联网赛道上,我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副业。副业收入最高时,能过万,少时也有一千多元。

社交的本质其实是价值交换。尤其现在,你若不能“利他”,谁还理你?

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提升自己。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习一项技能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学习PS、办公软件、写作这些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们的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谁叫我们都是配备给电脑的打工人呢

而且,这些技能甚至能发展出一些副业,为自己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未晞的副业就是写作变现啦,进而还影响到我工作上的能力。比如我写的文字更通顺了,我的排版更美观了,我的PPT做得更好了,老板更高兴了。今年年终奖还增加了。

04

理财

美国理财专家柯特康宁汉说过“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即使拥有博士学位,也难以摆脱贫穷。”

学会理财,是你年轻时,实现财富基础积累的最优解。我们可以通过理财,管理积蓄,拥有一份稳定的理财收入。

过去些年,我们小家的年度理财收入都能达到5位数,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做好资产配置,对高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擦亮眼,不妄想赚多少,只要适合自己。特别提醒别贪多,别贪高收益。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