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惠城际、2号线最新线路方案!惠州仲恺综合交通规划发布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1-05-15 08:00 阅读 4000+

近日,仲恺高新区国土资源分局发布惠州仲恺高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研究综合交通专项(征求意见稿)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规划建设深惠城际,线位方案细节公布。

地铁2号线新增两个站点,规划线路在仲恺区范围内设站点分别为惠环站、和畅五路站、科创大厦站、五一 站、甲子路站、新华站、智慧城站、仲恺高铁站。

意见内容涵盖地铁、高铁、城际、普铁、高速公路、快速路、内外连接路、慢行系统、公交专用道等等全方位的交通规划,信息量特别大。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惠环街道、陈江街道、沥林镇、潼侨镇和潼湖镇五镇(街道)以及潼湖军垦区,总用地面积为331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

基础年2020年,规划期至2035年,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指标体系

轨道规划

铁路方案:

目前仲恺高新区已建成铁路有京九铁路、惠大铁路、莞惠城际,在建广汕高 铁和赣深高铁,规划建设深惠城际,未来区域内铁路总长度约 100 公里。

城际方案:

结合深惠城际工可和星河研究方案,优化深惠城际线位方案。

深惠城际沥林北站出站后,转为地下敷设,下穿莞惠城际、京九铁路后,沿仲恺大道地下敷设,在梧村河西侧设陈江南地下站,出站后转向东南,转为高架敷设,上跨梧村水库、新华大道、绕避建设控制区、上跨曙光路后,转向东北,于五三乡道处设镇隆高架站深惠城际串联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镇隆源兴产业片区等重要城市发展片区。

地铁方案:

轨道 2 号线沿 仲恺大道、五一大道、科融大道敷设,远期规划线路终于仲恺高铁站,远景弹性 线路往潼湖镇、博罗方向延伸。

规划在城市开发核心区域新增两个轨道站点,以 减低平均站间距至 1.5 公里,以提供更好地服务能力。新增站点后,轨道 2 号线 规划线路在仲恺区范围内设站点分别为惠环站、和畅五路站、科创大厦站、五一 站、甲子路站、新华站、智慧城站、仲恺高铁站。

优化轨道车场的选址,规划调整选址位置选于仲恺高铁站西侧,面积约为 15- 20 公顷,公园地下轨道停车场,远景弹性发展线路停车场规划选址于博罗县。

高速公路规划

高速公路线位方案:

未来仲恺高新区内形成“二横四纵”的高速路网,高速公路总计长度为 74 公里,高速公路总路网密度 0.45 公里/平方公里,基本建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 衔接顺畅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二横:河惠莞高速、潮莞高速,四纵:龙恺通道、 公示稿 14 武深高速、长深高速及惠州支线。

本次规划预留龙恺通道(龙门至仲恺高速)的线位方案,为了避免高速公路 建设切割城市空间,线位方案自龙门起,止于河惠莞高速,通过高速公路之间节 点的转换实现各个方向的交通快速通过。

在仲恺高新区内规划 10 个高速公路出入口。

对外道路规划:规划仲恺区与惠城、惠阳、博罗、东莞衔接的高速路 6 条,快速路 8 条,交 通性主干道 3 条,生活性主干道 12 条,共 29 条。

枢纽体系规划

在仲恺高新区范围内建立起“两主三辅”客运枢纽体系:“两主”为对外铁 路枢纽和城际轨道换乘枢纽,包括仲恺高铁站和沥林北站;“三辅”为城际轨道 枢纽,包括陈江南站枢纽、陈江站枢纽和惠环站枢纽。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到2035年城市发展区路网密度不低于8km/km2,道路面积率不低于15%。

快速路网方案:形成“一环八射”快速路网体系,其中“一环”为仲恺快速路中心环,由站 前大道、惠桥快线、惠风七路、和畅一路和南大道组成,“八射”包括往惠城方 向放射的惠新大道、金恺大道和四环南路,往惠阳方向的 S357 和新龙大道/G205, 往东莞方向的智慧大道和智慧南大道,往博罗方向的观洞湖大道。

“丰”交通主框架线位通道方案:

落实“丰”字交通主框架快速路通道,明确中部交通轴线在仲恺范围内通道 为四环南路、惠新大道、惠桥快线和智慧大道,骨干 H2 通道为江南大道,骨干 H3 通道为规划路、站前大道和智慧南大道,骨干 Z1 通道为龙恺通道,骨干 Z2 通道为观洞湖大道、惠桥快线、站前大道和新龙大道,骨干 Z3 通道为金恺大道 与和畅一路。

骨干路网方案:

规划“四横四纵”交通性主干道骨干路网体系,其中“四横”包括:联发大道 (横 1)、兴发大道—华星大道—惠风四路(横 2)、潼侨大道—体育路—和畅西 三路(横 3)、仲恺大道(横 4);“四纵”包括:智慧东路—沥林大道(纵 1)、侨 冠路—新华大道( 公示稿 纵 2)、陈江大道(纵 3)、和畅五路(纵 4)。

一体化路网方案:

在骨干路网布局的基础上,打造结合仲恺发展特征、符合仲恺发展规律的一 体化路网,进一步加强仲恺区内部交通的完整性和便利性。仲恺区规划一体化路 网体系包括高速公路 74 公里、快速路 102.1 公里、交通性主干道 87.5 公里、一 般性主干道 177.9 公里,次干道 222.6 公里、支路 638.3 公里,城市路网密度达 到 8.53km/km²,达到国标规范建议值(统计区域不含东江惠南产业园)。

 东江惠南产业园规划快速路 7.5 公里、一般性主干道 16.3 公里、次干道 48 公里和支路 137.5 公里。 

节点组织方案:

结合路网一般组织和优化立交节点规划原则,针对仲恺区内高速公路、快速 路和交通性主干道,梳理得出交叉口节点 34 座,其中互通式立交 8 座,半互通 式立交 4 座,菱形 公示稿 立交 14 座,分离式立交 8 座。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预测 2030 年,断面高峰小时公交客流超出 0.4 万人次/小时的骨干性通道约 26.8 公里。

远期公交走廊规划:面向远期(2030 年)规划“两横三纵”公交专用道网络,长度 70.5 车道公 里。其中仲恺大道(古塘坳立交桥-新华路,长度 24.2km)升级为 BRT 快速公交 系统。“两横”:金恺大道-惠风七路、仲恺大道,“三纵”:陈江大道、曙光路、和 畅五路。

近期公交走廊规划:近期规划在仲恺大道、曙光路设置 23.2 车道公里公交专用道,保障公交路 权;围绕仲恺、惠环、潼侨等客运交通枢纽,开行联系惠环-陈江核心区域与潼 湖、沥林、潼侨的快速公交服务(行驶高等级道路、大站快车运营组织)。

公交首末站规划方案:

本次规划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公交首末站 55 个,其中现状 3 个,规划新增 52 个,首末站总面积 20.4 公顷,满足服务人口所需公交首末站面积要求。

东江产业园规划新增 3 处公交首末站,惠南产业园规划新增 5 处公交首末 站。

综合车场规划方案:

本次规划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综合车场 13 个,其中现状 1 个,规划新增 12 个, 综合车场总面积 15 公顷,满足服务人口所需综合车场面积要求。

静态交通系统规划

公共停车场选址方案:

根据公共停车场的选址原则,结合各个片区公共停车场的缺口需求和土地利 用情况,此次仲恺高新区规划新增公共停车场 60 处,其中独立占地 35 处和建筑 配建 25 处,停车场面积约为 55.52 公顷,预计能提供 2.21 万个停车泊位。应相 关规划要求,新增学校配建 17 处。 

东江产业园规划新增 5 处公共停车场,惠南产业园规划新增 3 处公共停车 场。

慢行系统规划

仲恺高新区步行道实施方案:

规划主要依托仲恺区规划路网,建立步行网络,并确保道路两侧人行道系统 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足够的有效宽度,保证行人通行权。

规划步行主通道约 113.6 公里,步行集散道约 183.3 公里,步行连通道约 550.9 公里(统计区域不含 潼湖军垦农田区域和东江惠南产业园)。

自行车系统规划

仲恺自行车道实施方案:

依托规划路网,对仲恺区的自行车道系统进行改造,打通现状断断续续的自 行车道网络,首先应确保网络的连续性。规划自行车重要主通道约 163.4 公里, 自行车一般主通道约 175.6 公里,自行车集散道约 390.4 公里(统计区域不含潼 湖军垦农田和东江 公示稿 惠南产业园区域)。

智慧交通系统规划

仲恺高新区智慧交通总体规划的总体框架为“1+1+6”,即 1 个 TOCC 指挥 中心,1 个大数据资源中心,6 大业务应用平台。其中 6 大业务应用平台包括智 慧道路平台、智慧公交平台、智慧管控平台、智慧交运平台、智慧停车平台、智 慧出行服务平台。通过“1+1+6”的智慧交通建设实现交通业务有效协同,综合 交通决策、指挥及服务的深度融合,有力带动全市智慧交通发展。

近期建设规划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至 2025 年。

1、铁路轨道

 1)协调落实深惠城际线位方案,推动深惠城际在仲恺段内建设计划。 

2)确定轨道 2 号线线位与增设站点方案,对轨道 2 号线的敷设通道进行预 公示稿 71 控。

骨干路网:

加快“一环八射”快速路网以及“四横四纵”交通性主干道建设,实现仲恺 高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快速连通和内部交通高效畅达,近期建设道路共 21 段,总 长度约为 78.8 公里。

交通场站设施:

结合部门和镇街调研情况、公交场站建设情况,近期建设仲恺高铁站、沥林 北站、惠环城轨站、仲恺城轨站、仲恺中学站、五一商厦站、潼湖生态智慧区总 部站、长皮岭站、潼湖镇综合文化站、永平村站和石头岗站,共 11 处公交场站。

根据现状停车场设施建设情况,规划近期建设 10 处公共停车场。

梳理出近期品质提升改造道路共 6 条,总长度约为 35.5 公里。

智慧道路:近期建设“1+7”的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有效衔接市级 TOCC,依托 6 条智 慧道路先行先试,打造智慧交通示范区,总长度约为 10.6 公里。

来源: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