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2月销售业绩超预期,多地楼市出现过热信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2021-03-17 09:23 阅读 385w+

房企日前陆续披露2月销售业绩。由于2020年疫情期间销售基数较小,多数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大幅攀升。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即便对比疫情之前,很多房企销售数据依然可观,多数企业销售超过预期。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恢复常态。从销售情况看,今年前两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均实现翻倍增长,多地楼市出现过热信号。
销售热度不减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以及房地产行业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翻番,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3%和50%。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分析指出,2月新房、二手房上涨城市数量持续增加。从价格涨幅来看,2月新房价格涨幅继续扩大,二手房价格涨幅略有收窄。整体来看,2月受就地过年号召以及多数售楼处春节期间“不打烊”的影响,热点城市市场热度走高。
从2月份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来看,新建商品住宅上涨城市数量56个,较上月增加3个。从涨幅情况来看,70城平均涨幅为0.36%,涨幅较上月扩大0.08个百分点;上涨城市平均涨幅0.51%,环比涨幅扩大0.06个百分点。
分等级城市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7%、0.5%、0.9%和0.1%。从各城市来看,徐州新房价格涨幅领跑全国,环比涨幅为1.2%,其次为长沙,环比涨幅为1%,广州和乌鲁木齐价格涨幅均为0.9%,紧随其后。
二手房价格方面,上海涨幅位居70城首位,环比涨幅为1.3%,同比涨幅达8.8%,其次为北京、广州和深圳,环比涨幅分别为1.2%、1%、0.9%。
三四线城市成交回落
受就地过年因素影响,2月房地产销售情况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分化特征。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东部一二线地区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销售表现尤为亮眼。相比之下,西部三四线城市销售情况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进入3月,二线、三四线城市成交继续回落。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3月以来,全国新房供应小幅回落,成交整体继续回落。供应方面,全国重点城市取得预售证面积有所下降。成交方面,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成交面积稳中有升,上海成交增幅最为显著。二线城市中,重庆、杭州宁波等地成交高位回调,二线城市整体成交显著下滑。六成以上三四线城市成交有所回落,温州、连云港、镇江等延续成交下滑走势,肇庆、南充、东莞等成交显著下滑。
对此,王小嫱指出,受到2月就地过年倡议的影响,多数外地务工人员留在当地过年,带动市场需求大量释放,市场活跃度较高,促使沪深广等城市紧急加码调控。预计后期随着政策逐渐发酵,价格涨幅或将逐渐回落。
拿地热情提升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2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环比下滑。虽然成交量缩减,但优质地块的成交占比却进一步提升,如上海、广州、宁波、南通、徐州等多个城市均有优质土地以高溢价出让。在此影响下,2月土地市场热度再度上涨:地价、溢价率均进一步走高,流拍率也回落至10%以下。
以2月成交总价TOP10地块和单价TOP10地块来看,仅有少数出让条件较为苛刻的土地底价出让,大部分地块的成交溢价率均超过了10%,特别是区位优越的纯宅地,成交溢价率基本都在20%以上,竞争仍然比较激烈。
市场热度的升高除了得益于热点城市优质土地成交占比进一步提升外,还和重点城市供地“两集中”的新政有关。受新政影响,以北上广为代表的重点城市已经暂缓了土地挂牌,重点城市的优质地块在短期内面临断供。房企为了在新政前尽可能增加优质土储,特别是现金流较紧张的中小房企,拍地热情高涨,导致土拍热度进一步升温。
对于后市,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房地产销售端市场热度有望惯性延续。进入“金三银四”,房企推货积极性提升,将带动销售规模持续走高。而在市场向好预期下,房企新开工意愿增强,新开工面积或将明显回升,同时考虑到郑州、天津等将于3月集中供地,土地购置面积仍有一定回升空间。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
(原标题为《房企2月销售业绩超预期,多地楼市出现过热信号》)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