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高铁站tod规划方案曝光!打造深圳枢纽4.0标杆

以下文章来源于规划先锋 2021-02-07 14:57 阅读 3000+

近日,平湖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概念方案曝光。

本项目在深圳的城市更新和枢纽型TOD开发建设领域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深圳首个列入计划重点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获政府批准,也是深圳首个以更新途径实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TOD开发。

整体开发意向图(AECOM团队绘制)

平湖枢纽缘起于平湖火车站,平湖火车站始建于1911年,作为京九铁路沿线的重要站点,它是内地来深的第一站,是平湖百年发展的见证者。

平湖站历史演变

平湖枢纽规划集国铁、城际、城市轨道于一体(广深铁路、深惠城际、10、17、18号线),是深圳中北部重要的区域综合型枢纽,也是未来平湖乃至周边区域的活力中心,是平湖、坂田联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承担未来市级重要的产业服务中心功能。平湖旧墟镇GX04重点城市更新单元是平湖枢纽核心组成部分,更新单元以平龙路、守珍街、平湖大街和广深铁路为界,面积约21.64公顷。

平湖枢纽轨网线路

更新单元与平湖枢纽轨道线路关系

更新单元以“枢纽新城、活力中心”为目标,通过立体缝合、生态链接、活力中心、多维界面等设计策略,建立起联系凤凰山公园的景观廊道,重构平湖城市中心格局,同时以多层次的复合功能开发,将平湖枢纽打造成为世界级商业商务创意核心区、充满生机与魅力的城市枢纽以及引领时尚的门户形象展示地。

作为全市第一个以更新途径实施的交通枢纽,更新单元在规划编制中面临以下四大难点:

(1)空间拓展不足。项目所处的平湖中心,未来是实现平湖、坂田联动的重要支撑,但周边地区多为建成区和已改造区域,可拓展空间有限。

(2)各方利益诉求多,涉及地铁、企业、社区、广铁、街道办等不同利益主体。

(3)轨道线网未稳定。除10号线外,深惠城际、17、18号线线路及方案并未稳定,给地块建设边界划定带来极大难度。

(4)工期进度紧迫。因10号线提前征拆导致的安置需求迫切,更新单元需尽快制定合理的管控指引以满足近期建设的要求。

现状建设情况

基于此,本次更新单元围绕“枢纽+”提出以下创新解决对策:

1. 协同市区两级,推动枢纽预可研及线网稳定。

规划同步研究轨道线网及站点换乘方案,通过轨道建设范围边界、线路位置、枢纽各层标高、国铁设施接驳以及流线组织等衔接,推动平湖枢纽预可研以及轨道线网的稳定。

枢纽分层平面示意(图片来源:《平湖综合枢纽及上盖开发预可行性研究》)

枢纽分层剖面分析(AECOM与新城市团队绘制)

2. 强化区域协同,依托枢纽共同构建平湖活力中心。

设计统筹铁路东西两侧及周边公共资源,打造兼具办公、商业、酒店、文化等多功能的城市核心区。重点结合地区原有肌理和景观资源,以凤凰山公园的景观视廊重构平湖地区中心格局。在航空限高的限制下,从多维度通过建筑群体组合,塑造平湖中心的门户形象。

更新单元与区域景观构建

凤凰山景观视线廊道(AECOM绘制)

3. 国铁、城际、城轨三位一体的站城一体开发,树立深圳交通枢纽4.0设计标杆。

更新单元土地移交率近50%,规划强化多维度的立体开发设计以解决空间资源的紧约束。秉承融入城市,去站场化的设计理念,设计以地铁上盖以及开放共享的二层平台缝合被铁路分割的城市空间;地下空间开发结合枢纽流线组织,以多维度的慢行系统,构建24H开放,四通八达的活力街区,规划通过不同层次的开放空间营造高品质的枢纽核心区。

平湖枢纽上盖开发意向(AECOM与新城市团队绘制)

4.应对轨道建设不确定性,探索三维管控的新模式。

为避免建设时序不同步导致功能使用、城市形象等方面的不协调,本次规划对“站”与“城”衔接密切的地段进行重点管控,如公共架空连廊、地下开发空间边界、地下公共人行通道等,对该部分进行分层、分区管控,适应土地分层出让、地铁建设时序的要求。

分层管控指引(深规院与新城市团队绘制)

5.政企联合开发,探索枢纽地区利益共享开发机制。

更新单元提出下一阶段实施采取政企联合实施机制,发挥企业在资金、项目开发和运营的优势,同时又可保障政府对片区开发、产业发展的掌控,确保一体化设计。

当前,平湖枢纽及周边地区已纳入深圳市18个重点区域之一,平湖枢纽的建设将彻底改善平湖地区的对外交通条件,更好的推动地区的复兴,支撑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