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迎来里程碑节点:转入坞内开始总装

匿名 2020-12-05 03:17 阅读 1000+

澎湃新闻记者 姚晓岚

11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下简称外高桥造船)迎来坞内连续搭载总装里程碑节点。

转入坞内连续搭载总装意味着该艘船舶开始总装。

这标志着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实现了从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到实船总装搭载的里程碑跨越,也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向摘取“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为Vista级,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LR)和中国船级社(CCS),船东为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

该船体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海里/小时,最多可容纳乘客5246人,拥有客房2125间;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将配备2台16.8兆瓦、3台9.6兆瓦、总功率62.4兆瓦的主柴油发电机以及2台16.8兆瓦吊舱推进器;拥有高达16层的庞大上层建筑生活娱乐区域,设有大型演艺中心、大型餐厅、特色餐馆、各色酒吧、咖啡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儿童中心、SPA、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豪华程度超过五星级酒店。

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建造师周琦在现场接受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介绍,进入坞内连续搭载过程之后,接下来最主要的工作,一个是在确保建造精度可控基础上,按计划有序推进整船总段结构的搭载建造;另一个是同步开展邮轮背景工程及内部装潢工程。该船计划2023年年内完工交付。

去年正式开工建造,疫情下全力推进按期交付

该艘中国首制大型邮轮的历史可追溯到2018年首届进博会。

2018年11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签订2+4艘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建造合同,并举行了中国船舶集团大型邮轮项目工程正式启动仪式。这是我国首次签订真正意义上的大型邮轮建造合同,开启了中国船舶工业建造大型邮轮的新时代。

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在外高桥造船正式开工点火钢板切割,全面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

周琦表示,今年在进博会期间举行这样一个关键节点,展示了中国船舶工业开放合作、与世界共享机遇、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和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作为中国首制大型邮轮的主体建造单位,外高桥造船在中国船舶集团的领导下,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克服了物资采购、薄板车间流水线建设滞后,以及国外船东、供应商无法按时到位等一系列困难,如期实现了坞内连续搭载总装的里程碑节点。

据了解,为了确保按期成功交付,中国船舶集团严密组织筹划、严谨协调施策,举全集团之力全力推进。在中国船舶集团邮轮现场办公室的总体协调指挥下,外高桥造船聚焦邮轮工程项目管理和生产组织机构设置及运行、安全质量体系构建及执行、设计工艺路线调整及工法研究、采购商务谈判及物资储备、配套设施改造及生产保障、分段总组赶工建造及后续计划安排等重点工作,并取得了一个个重要突破,为如期实现坞内连续搭载总装的里程碑节点打下了基础。

巨系统工程,设计建造难度极高

作为中国船舶工业设计建造难度最高的船型之一,大型邮轮是我国目前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是名副其实的巨系统工程。整船的零部件,相当于C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全船总电缆布置长度达到4200公里,相当于上海至拉萨的距离;整船总工时相当于好望角型散货船的20倍。

在研发设计方面,此次船东公司的大股东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中船芬坎蒂尼邮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芬坎蒂尼”)承担了首制船的详细设计工作。这一75人的团队以18名意大利设计专家为核心骨干,以引进、消化、吸收的模式迁移了芬坎蒂尼集团的设计技术和理念,实现了首制船设计端的风险可控。

首制船成套地引进了Vista级大型邮轮的设计图纸,从2018年开始,设计工作严格地按照既定时间表推进,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建设远程办公能力部分任务甚至超额完成。截至11月6日,中船芬坎蒂尼完成详细设计文件2007份,计划完成率为99.8%,实现设计总进度75.7%。

巨大的物量背后是错综复杂的现场管理和施工次序。

外高桥造船首次大规模地采用了“模型下现场”,在网页端和移动端可以直接查看和旋转每个分段、总段的三维安装模型,从而直观了解到管系、舾装件和设备的排布方式,确定施工次序,更加合理、高效地安排各专业进行交叉作业,确保安全施工和建造质量。

在运营管理方面,外高桥造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导向,不断探索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项目管理水平提升的新路径。经过两年多的酝酿摸索,在大型邮轮转段前,外高桥造船发布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SWS TIME”新一代一体化移动平台,覆盖设计、建造、管理等各环节。数据智慧化、云接全流程,为邮轮开展连续坞内搭载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方式。

出于对重量控制的要求,大型邮轮大多使用8毫米以下的薄板分段,薄板分段约占全船分段总量的80%。为了提高薄板生产效率,控制建造质量,外高桥造船专门设立了薄板中心。为了避免薄板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变形,创新采用了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等一批国内造船行业首次运用的新装备和新技术。同时,薄板中心实现5G网络全覆盖,以MES(制造执行系统)为核心,借助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管理。

计划2023年年内完工交付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项目转入坞内连续搭载新阶段,是中国造船人在摘取“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征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计划,该艘邮轮将于2023年上半年出坞,2023年年内完工交付。

周琦表示,此次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坞内连续搭载,意味着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项目在工程项目管理和生产组织机构设置及运行、安全质量体系构建及执行、物资准备和设计工艺策划实施、分段建造总组和储备后续计划安排和保障等方面,均已满足进入船坞进行连续搭载的条件和要求,标志着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实现了从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到实船总装搭载的里程碑跨越,“可以说是从图纸到实船,我们将真正开始玩‘搭积木’游戏了。”

周琦认为,中国首制大型邮轮的各项挑战才刚刚开始,前行的道路上依然风险重重。项目团队将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和专家组的指示和意见,持续优化风险防控措施,根据项目进展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和区域化管控手段,全力应对连续搭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迎难而上,不负众望,奋力推进中国首制大型邮轮项目建造,安全优质按时完工交付。

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表示,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对邮轮产业造成重大影响,但长期看疫情将加速世界邮轮产业中心向东转移的历史趋势。“强劲有力的政治动能、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将推动我国在未来10-15年内成长为世界第一的邮轮制造强国、邮轮运营强国和邮轮配套强国,构建涵盖科创、金融、基建、消费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邮轮生态体系,邮轮工程也将成为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

责任编辑:王启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