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潘继明被追授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丰文派出所这样沿着英雄的路走下去

匿名 2020-12-04 16:30 阅读 1000+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被追授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时间回溯到今年2月16日,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潘继明同志在向社区群众开展防疫宣传时,突发心脏疾病倒地,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51岁。2月23日,公安部追授潘继明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潘继明牺牲后,丰文派出所民警接过老潘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4月3日,分局正式将丰文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命名为“潘继明社区警务队”。这支队伍由7名民警和10名辅警队员组成,他们均是潘继明同志生前在派出所的同事、战友。丰文派出所警长、“潘继明社区警务队”队长王张刚说:“在老潘心里,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现在,他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潘继明社区警务队成员合影

每天上班带充电宝

一天充电3次生怕接漏群众电话

7月的夏天,重庆多雨。

上午10点,刚从辖区走访入户回来的王张刚,还没来得及换下被汗水和雨水浸透的警服,第一件事便先把包里的手机和充电宝拿出来充上了。这趟出门两个小时,他一共接了8个电话,回复了50多条居民的问题,手机使用电量早已过半。

王张刚告诉记者,“潘继明社区警务队”的队员平均每人每天要接30多个电话,回复上百条辖区群众的咨询求助信息。由于手机长时间使用频繁,电池老化严重,电量储存也就大打折扣。担心漏接群众的求助电话,于是,充电宝就成了大家出门时的必备法宝。“一般情况,我们每天要给手机充三次左右的电,特殊情况的话,充电次数肯定更多。”

丰文派出所辖区范围包括清悦社区、崇贤社区、丰文社区、丰盛社区、人和门村和三河村,走在街头,随意驻足,你也一定会看到某个地方贴着醒目的丰文派出所警民联系牌,这个细致到民警手机号码的牌子,是“潘继明社区警务队”花的一点小心思——“大家有矛盾和问题需要咨询解决,可以第一时间拨打我们的手机,这样既可以减少拨打110的中转时间差,办事效率也会更高。”

▲警察的联系电话上墙,方便辖区居民随时联系

之前,辖区中学一名考生在中考前大意弄丢了自己的身份证,不知所措的考生家长报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警民联系牌上的电话寻求帮助。警务队队员先是详细询问了考生的具体情况,然后第一时间为其进行了加急处理。考虑到可能还有其他考生也有类似需求,第二天上午,“潘继明社区警务队”便分头赶赴辖区各所中学,为在校学生统一办理身份证件,解决实际困难。

每天打这么多电话,烦不烦?

王张刚的回答是,既烦又不烦。

烦,是担心群众遇到什么麻烦事儿,自己却帮不上忙,让群众失望;不烦,是群众把民警当做自家人,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民警。“要想服务好群众,我们之间就必须要有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他们打成一片。”

得知居民出行困难

主动牵头检修小区所有电梯

5月26日,上午9点,丰文街道永佳幼儿园校门前。

和往常一样,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社区警务队”队员孝希凤一边笑着和幼儿园的老师、学生、家长们问好,一边四下察看有无异常情况——她早已站岗多时了。

这是“潘继明社区警务队”队员间独有的默契。老潘生前常说“学校安全,预防为先”,那时不管刮风下雨,只要学校正常开课,上学、放学时间一到,辖区幼儿园、中小学校门前总能看到老潘巡逻站岗的影子。老潘“走”后,虽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队员们却默默承担起了老潘生前的职责。

“门卫老师,不忙关不忙关,还有学生没进去!”远处,一位妈妈手里拽着孩子步履匆匆的赶来,满脸风尘。

“怎么这么晚才到?”孝希凤关切的问道。

“我们那栋楼电梯坏了一部,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挤上电梯,唉,好恼火哟。”见孩子顺利入校,妈妈这才长舒一口气,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应和孝希凤。

“电梯坏了?你住哪个小区?”

“龙腾丰文D区,主要是住的20几楼,娃儿小了又不方便走楼梯,每天上学像‘打仗’样,恼火得很,晓得好久才修得好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将这件事暗自记在心里的孝希凤,刚回所就连忙把警务队队员们聚在一起,仔细琢磨起来。

龙腾丰文小区D区,每栋楼32层,每层10户,这320户居民的出行全部依靠楼内3部电梯的运行,坏掉一部电梯,就会给居民出行带来的很大不便。特别是在每天早晚高峰时,居民们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居民为了下楼,甚至不得已坐“倒梯”到高层,然后再从高层下来。

▲帮助居民解决坐电梯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警务队立即着手与物管、电梯公司取得联系询问维修进度,孝希凤更是多次带领物管工作人员和维修工人到小区各楼栋实地检查电梯故障,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还特意将维修时间划定在避开早晚高峰的时间段内,尽可能减少对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确保能以最快速度将小区内存在问题的电梯全部修缮完毕。仅仅一周,龙腾丰文D区有故障的电梯就全部整改完成,居民扇着扇子焦急等待电梯的场景再也不复返。

接力帮助辖区女童入学

将爱心和责任传承下去

“老李,最近还好噻?幺儿读书的事顺利不?”

“顺利顺利,陶警官你快点进门坐,大热天的还来看我们,太辛苦你了。”

7月正午,骄阳如火,知了叫得震天响,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社区警务队”队员陶华提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来到了老李家里。对陶华而言,隔三岔五往老李家跑已经成了他的“工作习惯”,用他的话说,这叫“蹲点服务”。但老李心里清楚,这是他对自己爷俩的特殊照顾。

老李是道路安全劝导站的一名劝导员,陶华口中的“幺儿”,其实是他的孙女婷婷。11岁的婷婷自2018年底开始跟着老李一起生活,本是读书的年纪,却因为经济和户籍等问题,迟迟未能入学。2019年9月,老潘知晓后主动揽下了此事,在派出所领导和辖区学校的支持下,共同帮助婷婷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重返课堂。

今年开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封闭在家的婷婷和外公因消息闭塞,错过了小升初的报名期限。情急之下,老李只得向陶华求助,至此,帮婷婷求学的接力棒便从老潘手中传到了陶华和警务队队员们手里。

为了帮助婷婷顺利升学,陶华特地去教委详细咨询了重庆市小升初的相关政策,向辖区各个中学说明婷婷的实际情况,争取校方援助,帮助婷婷将升学需要的证件资料准备齐全。那段时间,陶华一直辗转于学校、派出所、老李家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陶华四方奔走下,婷婷顺利接到了中学的入学通知,收到通知书那天,一张小脸兴奋得通红。现在,陶华每周还会抽时间到学校与老师沟通,了解婷婷最近的学习情况。婷婷说,老潘伯伯、陶华叔叔、还有警务队的叔叔阿姨们一直像长辈一样照顾自己,在她心里,早已把他们当作亲人了。

走家入户开展法制宣传

微信步数常年“霸榜”

通过法制宣传,增强居民懂法、守法自觉和提高防盗、防骗意识,是“潘继明社区警务队”的日常工作之一。

以丰文派出所为中心,方圆25平方公里范围,住着1.47万常住人口和8万多暂住人口。除了张贴海报、发放传单、在微信群发布消息,这支只有15人的队伍,一直坚持着最辛苦、也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上门走访。

▲进入辖区给居民宣传常识

丰文派出所民警盛忠智是“潘继明社区警务队”的队员,谈到入户宣传,盛忠智说:“沟通交流面对面肯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如果群众对法律、政策有撒子不清楚不明白的,我们立马就可以向群众解释,这样还能避免群众在学习过程中吃‘夹生饭’。”手上整理着宣传资料,盛忠智还告诉了记者一件“趣事”——警务队的队员在微信步数榜上常年都是“霸榜”的存在。“平均算下来,每天一万步还是有的,这才半年,有名队员的皮鞋就穿坏了。”

6月初的时候,盛忠智接到过一名辖区群众打来的道谢电话,提起这件事,他脸上便是笑意盎然。“那是我们辖区的一名大学生,他说他本来准备通过QQ群里的贷款广告贷款,结果发现对方整个操作流程和我上次普法时给他说的新型电信诈骗手法一模一样,马上就确定对方是诈骗团伙了,事后特地打电话来感谢我。宣传有效果,好事啊!”

盛忠智说:“法制宣传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我们无法保证每一次普法群众一定记得,但是,哪怕只有一名群众因此避免了上当受骗,那我们的坚持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言罢,便带着队员们出发了,迎着朝阳,那条路显得很长、很长……

▲用脚步丈量社区,是潘继明社区警务队工作的常态

记者手记:

让英模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每个时代,英模精神始终是最为醒目的精神标识。

警徽熠熠,群英荟萃,公安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纪律部队,一代代如潘继明那样的英模书写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伟大篇章,更激励着一代代民警辅警勇往直前,实现青春梦想。继承和发扬无惧艰险、以身许国的英模精神,我们就能照亮前行征途上的每一段激流险滩,不断向新的胜利迈进!

光荣,必将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受访单位供图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