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这些企业家在武汉看到了商机与希望

匿名 2020-12-04 11:44 阅读 958

中房报记者 唐军 武汉报道

深受疫情冲击,叠加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两大隐忧所带来的发展问题始终萦绕在企业家们心头。

8月12日,武汉,“2020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武汉特别峰会”如期举行,会上一众企业家不仅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难题,也探讨了未来应对之策。

同时,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获悉,企业家们也掀起了一股投资湖北武汉热,参会的几十家企业签约投资湖北项目总规模累计超过1000亿元。

应该说,是社会责任担当与执着的信念,让一批有理想的企业家在武汉看到了商机与希望。

冯仑说:“对优秀的企业家来说,任何一次灾难、任何一次困难,他们永远看到的都是希望,这是由于我们工作角色与所处的竞争环境决定的。”

掀起投资热潮

8月12日,在亚布力企业家论坛2020武汉特别峰会上,各企业也纷纷发布在武汉的投资情况。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新希望集团未来3年要在湖北投资200亿元,要新增超过4000人就业,包括新增大学生就业,并通过产业上下游拉动就业2万人以上。同时,新希望会把华中区域总部落户武汉。

其中,新希望集团三产融合项目投资金额最高,达200亿元;卓尔控股长江国际医学中心项目和金马凯旋集团长江高科芯城项目投资金额次之,均为150亿元;复星集团、武汉文化发展集团签约汉阳健康文化蜂巢项目,总投资金额50亿元。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则表示,公司在武汉最大的两个项目――武汉BFC复星外滩中心和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将投资超600亿元。同时,新签约的武汉汉阳健康文化蜂巢项目将在武汉首次引入复星旗下的国际高端养老品牌“星堡”品牌,计划打造一个健康检查、养老服务、疗养、康复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功能中心,满足武汉市对高端养老社区养老的需求。

在8月12日上午的签约仪式上,第一个进行签约的项目则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与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合作的“华谊卓尔电影小镇”。

回想在短短3个月里就敲定了武汉投资的历程,王中军说:“当初,第一次到武汉时,心中没有考虑什么,就是想带给大家一个信心。但是我没有想到,现在真在武汉做了这个电影小镇。而且当时,其实还冒着被隔离很多天的防控的压力,实际情况是,在从北京与武汉的往返中,确实被隔离了好多天,我为了到武汉,付出了很多的时间代价。”

“但现在我感觉来武汉还是对的,不仅从企业发展需要,还要从社会责任方面考量,因为华谊兄弟也是影视文化业龙头,龙头可以带来信心,也能点燃整个行业复苏激情。”王中军非常的感慨的说。

王中军与很多企业家投资武汉的初衷都是为了助推疫后的经济复苏,而近期中美关系的变化,我国在发展战略上不得不启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规划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格局。于是投资武汉,则在的全新发展趋势中,就与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发生了一种机缘的契合。

双循环都不可或缺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表示,本次疫情带来两个重大变化:一是中美进入“后中美关系时代”,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的提出,而武汉在内循环当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内循环把武汉推上了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一个新制高点。

阎志认为,武汉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深厚的商业底蕴、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将会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核心枢纽城市,将会有更大的作为,从扩大开放的维度上,武汉完全有可能成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核心节点城市。

郭广昌在作本次论坛开幕式演讲时说“在我心目当中,武汉是个跟上海、北京一样的国际化都市,在这里应该有全球性的的医院,有国际化的技术中心,有全球化的企业,来这里共生共荣。”

然而,郭广昌的心中却有忧虑。他说:“目前企业家都不容易,都很焦虑,私下里都在问,中美会不会开打?同时,大家最近又都在学习内循环、外循环,我认为,全面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很重要。我们不应放弃与全球合作。”

郭广昌强调:“我们应开放内循环,积极的参与国际循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很重要,我们参与外循环的企业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所以复星集团愿意积极、努力的去做这样一个参与外循环的建设者、一个有外循环能力的建设者。我们应更开放和包容,应该更加遵守全球的规则,与全球最好的企业去合作。”

中国企业有参与国际循环的愿望,而国际企业也同样具有参与内循环的需要。如果说,身为中国企业的代表,郭广昌对全面参与国际化循环的前景有顾虑,而老牌的英国企业代表,怡和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怡和(中国)有限公司主席许立庆先生,则坦然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趋势。

许立庆先生说:“怡和集团有188年历史,已经经历5代传人的精心治理,从我们的经验看,在英国,企业一般不太多的参与政治,而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也很少,我们怡和集团虽然注册地在英国,但市场业务的99%都在中国与东南亚,从我们的经营决策上来讲,也从来还没有得到英国政府叫我们怎样怎样做。”

在本次论坛中,许立庆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交流时说:“近年来,怡和(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香港置地加快布局内地,去年,先后在武汉、杭州重庆等城市多次拿地。”

值得一提的是,2月20日,在我国疫情暴发最严重的时刻,香港置地联合体以310.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滨江综合体地块,而这个全国地王的诞生,向世界强烈的传递了中国市场的信心。

许立庆说:“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放眼全球,企业自身发展时,也同时是帮助利益协同者赚钱,一个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如果对社会经济与就业有贡献,对合作伙伴有推动,它就会有影响力。就会规避各种的限制。”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说:“扩大内需的内循环,绝不意味着回到闭关锁国,这是我们和美国及其他国家共享全球产业链的基本格局决定了的。美国方面的威胁可能有局部的,但绝对不可能出现美中贸易归零、人员不往来,经济活动一刀两断,是有可能会滑入冷战局面,但是你要说脱钩,是不可能,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贾康强调,在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中国要做好自己事情,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尊重市场规则,接受全球已经形成的国际规则。同时,还必须尊重企业的自主决策,尊重企业家的精神,承认企业家是最稀缺的资源。

冯仑表示,“企业每天在竞争当中都会遇到很大的外部环境与挑战,在内循环的经济下,如果我们不坚守企业产权的独立、公司的有效治理、公平的竞争、法治的环境,企业就有可能由有希望变成没希望,在新的环境当中就可能存在不良。”

一系列积极的信息正在政府与市场间发出。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在亚布力武汉峰会上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实打实地帮助企业活下来、留下来、强起来。

为此,武汉将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其中包括1000亿元纾困资金、10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20亿元政府担保基金和20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