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的和买房的一样愁 唯有套现才能解忧

匿名 2020-12-04 00:07 阅读 1000+

衣食住行,人生基本;当下对基本的解决是什么呢?衣,快销品牌解决了;食,食品CPI一直很乐观;行,公共交通、共享交通如火如荼——唯有住,总是让人揪心;不光是没有买到房的刚需购房者揪心,投资多套房的一样揪心。

“房子如葱”“年轻人不买房”“开发商准备迎接价格下行的冲击”之类的话语惊世骇俗,迷惑着买房人的思路。最后很可能的结果是:刚需犹豫,错过了价格调整期;投资者没有正确指导(因为都在按着房价那点破事扯皮),错误的配置了本不该买的房子;投机者依旧我行我素;尤其对于多套房持有者,他们已经愁云密布,因为房屋的价格涨起来容易,而卖出去难。

为什么曾是香饽饽的房产市场,在本应是“红五月”之后热闹起来的时候,却显得格外冷清呢?

首先是银行信贷不断收紧,从全国20银行停发房贷,到北京等城市取消房贷优惠,并开始执行加倍利率。这无疑收紧了购房者的资金来源,使得购房者不得不暂缓交易,寻求有效的资金支持,这就导致了市场冷清的另一个原因,投资者的凝望。

比如说,一小伙子想买房,手上也有个钱了,想找父母凑个首付;事实上可怜天下父母心,早就省吃俭用地给孩子备好了;然而,最近调 控开始,各种价格下行的声音、各种“房 价 要 跌”的判断,以及银行房贷的“扭扭捏捏”,不但让这小伙子举棋不定,也让父母觉得,现在买房并不是好时机。

这并非个案,在全国各大城市,随便找家中介聊聊,都会发现再也没有当年房 价上涨时候的盛气凌人;政 策变动频繁,导致购房者多是观望状态,成交量缩水,二手房市场可谓遇冷。

那么问题就来了,尽管价格没有下滑,但交易量锁死了,最终实际收益又从何而来呢?不管房 价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不考虑现金流,造成资金链断裂;如果只关心价格高低而丢弃价值判断标准,盲目追高之后发现无法变现,且物价水平同样上涨、M2增量抵消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如果仅关注项目本身而忽视市场的数据,造成价格与市场的严重背离;如果忽略了未来持房成本(比如月供)及房产传承的问题;那么房产持有者就要警惕,自己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无知与盲目,给未来的投资前景和收益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以说,有了房子不一定有了财富,多套房意味着锁死了更多现金流,账面财富上涨又有什么意义呢?此时,作为合格的投资者,应该研究政策走势,预判市场形势,分析哪些房产并不适合长期持有(比如“老旧小”),趁市场余温尚存及时出手。要知道,走错路的话,走得越快,离真理就越来越远;机会错过了,恐怕只能在地平线上去寻找了——地平线是什么?就是你看得到,却一直走不到的那条线啊。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 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