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指标都在下行,唯独地价还在上涨?

匿名 2020-12-03 03:13 阅读 1000+

作者:吾心生

来源:楼市微观察(loushi666)

今天这篇文章从二手房开始。

贝壳研究院监测的重点13城二手房市场报告显示,市场仍在下行。

1、成交量

重点13城二手房成交总量环比下跌7.8%。8个城市成交下跌,5个城市成交量增加。下跌比较明显的是武汉,达21.2%。

2、成交价

重点13城,有11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均价下跌,上涨的两个城市是大连和天津,涨幅均小于1%。成交均价下跌最大的是成都,达到了7.5%。其次是济南,下跌幅度达到了5.7%。热点城市中,跌幅靠前的是杭州和北京,分别是1.8%和1.2%。

3、带看量和挂牌量

相比较成交量和成交价,带看量和挂牌量能更直接反映市场情绪。

10月份,重点13城中有9个城市带看量继续下跌,跌幅最大的是成都,达到了10.7%,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济南、长沙、西安等城市。带看量微涨的是青岛南京、上海和深圳。

新增挂牌量同时也在下跌,下跌最明显的是西安,达到了31.5%,其余分别是杭州、青岛、天津和成都。

具体见下表

二手房市场的疲软有多重因素,最直接的因素是限购限贷导致的购买力陡降,购买力的下降带动观望情绪不断蔓延。

而在这个时候,我们也能借机一窥房子的抗跌成色。

贝壳研究院分析发下,2018年3季度北京二手房价格下跌幅度靠前的几类房子分别是这些:

1、老破小

20年以上房龄的老房子,即便是成熟地段,跌幅也是比较明显,原因很简单,房子首先是用来住的,即便是投资,也是要靠居住属性打底,一旦居住属性明显下滑,地段再好,也难以获得购房者的青睐。市场转向的时候,跌幅靠前也是很正常。

跌幅最明显的太平桥小区,楼龄达到了31年,均价跌幅达到了18.4%。

2、税费较高的房源

比如“不满二”“不满五唯一”的房子跌幅居前,其中“不满二”的房源,跌幅最为明显,说白了,这类房子就是投资性房产。

这类房子成交均价下跌,有多种因素,一是税费较高,二是下行期购房者议价能力提升,三是投资客对套现存在刚性需求。

其中第三点在成交数据中得到印证。从2017年1季度到2018年3季度,北京“不满二”的房源成交比例在增加,说明投资性需求对房价下跌更为敏感,降价出售维持现金流的需求更为强烈。

3、涨幅明显跑赢平均水平的房子

从2017年1季度到2018年3季度,通州二手房成交均价跌幅排在首位,达到了12.6%。通州一直是很热的区域,价格明显跑赢平均水平,虽然利好是刚性的,但落到具体的房子上,却也并没有那么明显,该跌还是得跌。

下跌不可怕,因为,即便调控如此严密,预期如此之冷,土地的价格仍在涨,10月份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达到了5%,一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则达到了12.37%,整体溢价率是低于2017年,更是明显低于2016年的水平。但它仍然是在涨,这就够了。

开发商可以降价,但基本上不可能赔钱卖,只要地价仍在涨,这个市场下行的空间就越小,继而影响到二手房的下行空间。

后端的房价在下行,后端的土地价格仍在上行,该怎么理解?一方面是地产商不会因为市场下行就不做生意了,另一方面是地方城市也对调控保持自信,较低的溢价率,有利于稳住市场。

可以说,这一轮房地产下行来的是比较慢的,从2016年调控开始,时隔两年才迎来真正的普遍下行,虽然是普遍下行,但从这一轮小周期的房价峰值和当下的房价绝对差值来看,实际幅度仍然是偏小的。

当前房地产调控很难说会在什么时候退场,它更像是在等待,等待新一轮韭菜的生长,不过没有杠杆的助力,不会再有野蛮生长了。韭菜们要租房之余逐步累积首付,不容易。

房地产的L型走势,正在向我们走来。最大的利好是,可以不被情绪绑架。

点个赞,分享一下呗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