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城下半年开局成交略有下滑,一线及东、中部二线城市成交偏弱

匿名 2020-12-02 20:49 阅读 1000+

1

7月上半月成交环比减少6%

2018年6月上半月,易居研究院监测的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321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减少6%,同比增长14%。

从历史走势来看,在2017年12月成交量出现年底翘尾之后,2018年前3个月的上半月成交持续回落,4月上半月开始,各地房企加速推盘,40城新建住宅成交面积回暖并出现了环比连续3个月的正增长。进入下半年,房企的推盘力度有所减弱,商品住宅供应进入调整期,成交量受此影响出现下滑。

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

数据来源:各地官方房地产信息网,易居研究院

2

三线城市成交累计同比收窄,增长16%

年初累计至7月上半月,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6487万平方米,同比增幅由负转正,增长3个百分点。进一步来看,一线和二线城市累计成交面积同比下降,分别为-30%和2%,其中一线城市降幅较上半年累计收窄6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的同比增幅则由负转正,三四线城市累计成交面积同比上升16%,但涨幅较上半年累计收窄1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一线城市成交量已经筑底,二线城市近期反弹较强,三四线城市上涨动能有所减弱,成交量或将面临较大幅度回落。

3

其他二线城市成交火热

2018年7月上半月,易居研究院监测的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6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减少1%,同比减少8%。

18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936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减少9%,同比增长15%,其中8个东部地区的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73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增长4%,同比减少17%;4个中部地区的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11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减少17%,同比增长17%;6个其他地区(西部及东北地区)的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452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减少12%,同比增长47%。

18个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09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增长5%,同比增长17%。其中7个本轮调控较严的三四线城市(限购限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21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增长20%,同比增长46%;11个本轮未调控或弱调控三四线城市(未限购或限贷,下文简称弱/未调控)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88万平方米,环比6月上半月减少3%,同比增长4%。

7月上半月,一线城市成交面积保持稳定,中部地区的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出现较大回落,其他地区的二线城市的成交量虽然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但仍处于高位,而调控较严的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出现较大回升。

中部地区的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出现回落的主要是由于过去三个月,房企推盘力度较大,而下半年伊始,房企的推盘力度有所减弱,商品住宅的供应进入调整期,受供应影响,成交面积下滑。

其他地区的二线城市近三个月来成交量能充沛,尤其是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大型二线城市市场较为活跃,导致同比增幅曲线快速上行,拉高了二线城市整体的成交量。

调控的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出现回升主要是由于扬州、无锡和中山这三个城市成交回暖所导致的,这三个城市成交面积规模较大,权重较高,拉高了调控的三四线城市整体的成交面积。

各类城市半月度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及同比增幅走势

数据来源:各地官方房地产信息网,易居研究院

4

预计7月楼市成交量回落

6月28日,住建部会同中宣部、公安部、银保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8年下半年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从需求侧来看,调控将贯穿2018年下半年,力度不会放松,市场将受此影响出现降温;从供给侧来看,考虑到下半年伊始,开发商推盘力度将有所减弱,商品住宅的供应进入调整阶段,预计7月的成交量将出现小幅回落。

附注:

4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18个二线城市:苏州、福州、南京、青岛、杭州、长春、郑州、南宁、成都、南昌、武汉、长沙、重庆、郑州、厦门、西宁、合肥、宁波;

18个三四线城市:扬州、东莞、温州、岳阳、无锡、襄阳、泉州、淮安、金华、汕头、肇庆、惠州、烟台、舟山、韶关、珠海、中山、徐州

(来源:易居研究院 文/詹毅凡)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