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最多跌三成!2018年“最火的城市”,熄火了!

匿名 2020-12-02 19:28 阅读 1000+

文/潮哥

秋分时令的杭州,空气中有了一丝凉意,与天气同时开始转凉的,还有杭州的楼市。

01

杭州今年的楼市,波澜壮阔,异彩纷呈。

上半年,一幕幕摇号抢房的剧情在杭州上演。98岁的老太太披挂上阵摇号中签,酷暑烈日下,有人排队排到晕倒,有人排队发生口角大打出手。

半年后的今天,杭州全民摇号的潮水已然退去,居高不下的房价开始松动。据钱江网报记者实地探查发现:

截至9月26日晚21时,杭州市区(含富阳不含临安)二手房成交量为2718套,环比8月下降了32%,而9月成交量将创6个月来新低几乎已是不争的事实。 成交量跌入谷底以后,二手房的价格也开始松动。记者采访了杭州多个板块二手房中介门店的有关负责人,发现大部分板块二手房成交价平均下跌幅度在5%~10%左右,个别小区甚至超过30%。 另外,据浙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披露,杭州丁桥板块新时代城市家园,从透明售房网公布的数据来看,该小区8月签约均价环比7月下降了36%。

上半年摇到号抢到房的人悔不该当初,而未中签的大多数则暗自庆幸。欢喜悲乐,酿成了杭州楼市跌宕起伏的故事。

杭州,一个从来不缺故事的城市,或者说是最有故事的城市。

在中国城市中,如果论政治背景、历史厚重度、战略意义,杭州可能排不到第一阵营,但若论故事丰富度,杭州说第二,估计没人敢说第一。

从西晋末期衣冠南渡以来,到南宋定都临安,再到之后的元明清三代,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风闻趣事几乎有一半与杭州有关。它与苏州南京扬州等江南名城一起驱动了“诗意中国”,构成了墨客骚人的“江南想象”。

即使到了现在,商业氛围远大于人文情怀的杭州,在阿里、网易等互联网名企光环映照下,成为二线城市中第一个反哺一线的城市,仍是许多国人念兹在兹的地方。

然而,正如马云即将退位阿里董事长一样,杭州楼市的故事也到了告一段落的时候!

02

杭州楼市这一轮的启动,是在接棒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之后。

2016年3月25日,上海、深圳先后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炒房客开始转向以杭州为代表的强二线城市。

杭州本身就是一座魅力十足的城市,在本地刚需客、投资人士与外来炒房客组成的强大需求刺激下,再加上G20、亚运、新一线、大湾区等概念的加持,加上棚改拆迁大刀阔斧的推进,杭州迅速从库存高企、退房砸楼频发的城市,变成了库存最为紧俏的城市之一。

杭州的房价如开挂了一般,青云直上。

2017年,杭州紧跟武汉、长沙、成都等城市的脚步,加入了新一轮人口争夺战阵营,成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前来。

今年,杭州又在新房限价、摇号等政策推动下,上演了一波又一波抢房潮。购房者顶着炎炎烈日,排着队就为了中签率不到5%的一套房。

数据显示,杭州上半年参与摇号的人次高达43万人次。

房价在人为制造的恐慌需求中,水涨船高。据房天下追踪的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杭州二手房均价为33804元/平米,相比于2016年10月上涨了52.5%。

截图来自房天下

同时,今年上半年杭州卖地收入144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让杭州成为今年楼市最火热的城市。

与杭州房价心路历程极为相似的,还有武汉、成都、西安、南京、长沙等强二线城市。

它们一起进入了上一轮的牛市,一起加入了人才争夺战阵营,一起上演了万人抢房的场景,如今也一起展开了高位盘整。

可以确定的是,在目前经济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以上城市至多也只是高位盘整而已,不会发生你我所期盼的大跌。

03

同样面临高位盘整压力的,还有中国香港。

今天凌晨美联储开启了今年第三次、本轮第八次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至2%~2.25%。上午十点,与美元形成联系汇率制的香港跟进,汇丰银行宣布上调最优惠利率,由5%上调至5.125%,这是十二年来首次;随后,恒生银行宣布跟进。

自此,香港结束了10年以来的超低息时代。随后,瑞银发出警告,香港面临最严重的楼市泡沫风险。

在此之前,香港已经跟随美元加息脚步,进入了货币紧缩周期。中信里昂证券此前就预测,未来12个月,香港房价跌幅可能达到15%,重返年初水平。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城与人尚且如此,楼市的浮沉自然也在所难免,放眼全球,再好的城市也都会有涨有跌。

但不同的是,好的城市,下跌只是上涨路上的插曲。无论产权永久的纽约、伦敦、新加坡,还是中国土地财政之下的北上广深,皆是如此。

杭州与香港,自然属于好的城市之列。

香港已经用过去几十年的楼市走势曲线证明了下跌是暂时的,上涨才是主基调。

杭州几经沉浮的历史也告诉我们,这是一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城市。从南宋以来,杭州一直都是中国核心城市的重要成员。它曾经驱动了过诗意中国,如今又是强二线城市的领军城市,引领着新一线。

那些受房价短期波动而自怨自艾的人,大可不必伤怀。

正如本号之前文章中强调的,此次调整是政府行政强压下的结果,而非市场主动调整所致,强大的购房需求只是被限购所压住,多数城市的地价也并未下降,再者我国的土地财政制度依旧,城市化进程仍在进行,所有的证据都在表明,上涨基础仍在。未来房价的主基调仍会是涨。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