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起房租了?!香港证监会,为何这么“惨”!

匿名 2020-12-02 19:04 阅读 2000+

文/刘晓博

正当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富凯大厦里,为股市呼风唤雨“施展神通”的时候,香港证监会正在为房租发愁。

据多家媒体报道,由于房租太贵,香港证监会在香港CBD(中环—湾仔)混不下去了,正在考虑搬到房价低的区域。

香港证监会总部位于中环长江中心,占据了30至33楼及35楼全层,租约将于2022年到期。据媒体报道,当年签下这些办公室的时候,租金就达到了“呎租逾百港元”。

呎租逾百港元”是什么概念?首先,这里说的是月租金水平。其次,单位是“平方英呎”。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每平方米每月950元以上。

但这是以前的水平。今年8月,数字货币交易所BitMEX预租中环长江中心45楼全层约2万平方呎的楼面面积,平均呎租创下225港元的高位。

225港元的呎租,折算为人民币为每月每平米2140元,这超过很多大城市核心商圈顶级商铺的租金水平了!

要知道,即便是在内地写字楼租金最高的北京,甲级写字楼的平均月租也只有每平米384元人民币(仲量联行最新数据)。

租金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面积不够用。据媒体报道,香港证监会准备租用的新办公室(位于香港东区鲗鱼涌的太古坊港岛东中心)面积达到了20万平方呎,一共10层楼,预计呎租约55港元。

如果在原来办公的地方增加面积到20万平方尺,并按照目前市场价执行,香港证监会的年租金支出将从2亿元港币增加到5.4亿元港币。而到了“太古坊港岛东中心”,年租金可以从2亿元下降到1.32亿元左右。

那么,香港证监会可能入住的“太古坊港岛东中心”又在什么地方?

从上面截屏可以看出,这个“可能的”新办公室地点距离中环直线距离为5.3公里,乘坐地铁只有7站。

这就是香港,地租的级差非常明显。

事实上,搬离中环不仅仅是香港证监会,香港本地和外资的企业总部,不少都在搬离中环、湾仔一带。原因很简单,中资企业正在涌入中环,在这里安营扎寨。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展示自信,中资企业对高租金接受程度比较高,最终全面抬升了中环区域的租金。这种趋势最迟从2015年就开始了,下面就是华尔街日报2015年报道的截屏:

2015年11月的报道还说:

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民生银行最近签下一份租约,租下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整个一层楼;上海银行租用了花旗银行大厦的一层楼;厦门国际银行最近扩大了在中环的香港交易广场二期的办公室;中国渤海银行和东莞银行业也设立了小型代表处。 据香港特区统计,入驻香港的内地公司数量2015年6月同比增加14%,达到创纪录的1091家,增速是10年来最快的。

除了租,中资企业还大量购买中环、湾仔一带的写字楼,比如光大控股斥资100亿港元,收购了“大新金融中心”。

统计显示,在2016年中环甲级写字楼新租赁成交达到50万平方英尺,其中60%的租赁方为中资机构。截至2017年2月,内地企业占香港各区甲级写字楼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1.7%,相比2011年的8.6%明显增加。

陆续撤离中环、湾仔一带的企业,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安永等。此外,还有多个国家的领事馆。

在香港一掷千金买房子、租房子的内地企业,以赴港上市的国企为主,还有少量大型私人企业。

此前我曾在专栏里指出:香港正在发生一轮财富大挪移。标志是:太平山顶的豪宅、中环湾仔一带的甲级写字楼和新推出的地块,都遭遇了内地企业或者富豪的“哄抢”。

究其原因:内地流动性充裕,人民币存在长期贬值预期,企业、个人都有强烈的配置境外资产的愿望。而香港的不动产,是准美元资产,所以很多钱进入香港是不计成本的。

至于香港本地企业、外资企业,更重视营商成本,而不是面子。比如香港证监会目前每年的房屋租金虽然高达2亿元,但只占其运营成本的15%,人力成本占比72%。精打细算、不慕虚荣,是这类企业、部门的共同特征。

或有读者会问:为什么内地绝大多数城市的写字楼卖不上价、租不上价,而香港售价、租金这么高?

其实说到底,还是供应量的问题。

内地没有推出房地产税,在住宅上政府一次性拿到了地租、契税,以后很难有持续的税收(除非二手房交易)。而企业可以带来持续税收,所以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商务公寓。内地各城市在商办用地上,都严重过剩。

此外,内地的地方政府为了卖地还搬来搬去,吸引热钱跟随,城市规模快速扩张,CBD不断超生,让库存的商办物业更加巨大。在有些城市,写字楼10年都消化不完,谁买谁上当。

而香港则不同,“中环—湾仔”的地位在过去100多年都没有变过,不仅住宅新增用地极其稀少,核心区域的商办用地更加稀缺,所以写字楼和购物中心都维持天价。而香港政府想搬来搬去,以刺激土地出让,也是完全不可能的,立法会不会同意。

稳定的预期、稀少的增量,让香港不动产、特别是核心区的不动产长期处于高位。但负面作用是:降低了跨国企业在港设立亚洲总部的吸引力。

福布斯杂志近年来的调查显示,目前46%的跨国企业目前已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而香港只吸引了37%的跨国企业,跟新加坡的差距明显。对于一些初创的科技公司而言,新加坡作为亚太区运营成本的优势更为明显。目前在新加坡开设总部的跨国科技公司占比为59%,而香港的占比仅为18%。

总之一句话,香港证监会搬离中环,给香港敲响了警钟!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