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人都在围观这件事,究竟想干啥?

匿名 2020-12-02 16:17 阅读 2000+

文︱房小旅

9月29日下午,北京,秋雨霏霏中,窗外不时凉意袭来,这里却热闹得紧,他们聚在一起谈论得热火朝天。

一场围绕“协作·共赢·发展 2020第二届京津冀一体化论坛暨中国文旅康养与产业地产创新峰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召开,论坛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中房报新媒体、中房智库、大文旅、产业中国主办,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会长、选址中国CEO、雅颂机构特别支持。

会场坐得很满,甚至因为前来参会的嘉宾太多,服务员不得不在最后面加了三排椅子。而同步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5万人次。

他们探讨的是一场有关“生与死,危与机,守与变”的话题,说的全是干货。后疫情时代,经济内循环大背景下,文旅行业转型与升级迫在眉睫。

文旅产业发展,非破不立。

秦刚:“以文促旅”和“以旅彰文”没有达到协同发展

会上,雅颂机构创始人、雅颂城脉CEO秦刚表示,在地产方面文旅融合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在“以文促旅”和“以旅彰文”这两方面结合没有达到协同发展。

“旅游业缺乏文化内涵支撑,文旅IP发展也缺乏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挖掘,所以在文化和旅游这两个产业关系中,文化缺位和文脉断流现象很明显。”在秦刚看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文旅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根脉;文旅产业创造IP的能力较弱,尤其是本土IP的生成力;文旅景区对自然和生态资源的透支和损害严重,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利用,导致出现竭泽而渔的结果。

此外,秦刚认为,旅游消费和旅游业态也没有和文化、休闲、社交、康养、体育、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等业态形成闭环。“加速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时代发展迫切的需求。”

方合群:产权式养老模式发展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

唐山东方企业集团董事长方合群表示,据相关部门预计,204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失能和半失能人口超过2400万,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养老问题日益严峻。

方合群认为,在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适合于目前以及未来发展的养老模式,既要解决养老困境这一社会问题,又要满足老人的家庭观念以及不同老人对于养老满足感的预期,同时解决儿女们的孝心观念,除了安心、放心之外,甚至让子女们感到老人选择养老模式,有一定自豪感。

“基于此,我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对于各种养老模式以及大量老人进行了走访,通过分析、研究,我认为产权式养老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最佳途径。”方合群表示,也就是说老人和儿女购买拥有独立产权的,具备养老精装条件以及养老设施配套的房产,我们再通过进行专业物业,养老服务,使之达到更优的养老水平的一种模式。

但目前产权式养老模式和产品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完善。过去几年也发生过许多以产权式养老名义进行违规操作的事件,为这一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方合群认为,产权式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是否取得长足进步,切实肩负起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目的,需要解决太多的问题,不断地探索,逐步的完善,尤其以下几个基本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房产的产权必须清晰,具备独立产权,能够进入市场交易且手续完备,这一点也是在规范产权式养老的发展。

第二,功能规划与配备必须符合养老服务的要求,每个房型单元除了小而精,内部装修设计必须按照老年人的设计。公共部位的设计除了满足老年人使用之外要配备足够的附属房间,专门用于满足老人的健身、娱乐、休闲、交流、学习、餐饮等交流,在独立的生活居室与医养配套设施有机结合,个体与群体合理调配才能够做到在尊重老人个体意愿的基础上,增强老人和儿女对养老服务选择的信心。

第三,要有专业的团队做好专业的服务,产权是养老在服务方面更类似于酒店,只不过我们的服务对象是长期的,特定的,更加考验我们的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保证老年人能享受到高水平,全方位专业化的护理,医疗,餐饮健身,讲座娱乐等服务。另一方面,还要配备专业的物业服务团队,保证老人或子女所购买的房产具备长期良好的使用功能。

袁国谦:1.0容积率以下的土地可以直接建别墅

小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袁国谦表示,土地开发这么多年一直行走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中,政府想让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发商也想在同样的地上建更多的房子获取更多的利益。其实大家都没有仔细算这个账,当土地的利用率超过1.0的时候,每提高1.0的利用率要通过大量的投资来向空间要利用。1.0以下的容积率的建设可以不建地库、公共电梯、楼梯,可以规划建别墅。这些一百平方米,或者是一百多一点平方米的房子,没有公摊,没有地库,成本建设就是一百平方米的建设。相反,建的高层一定会多出来七八十平方米的建设成本。

袁国谦表示,通过对比后发现,在同一小区建别墅,套内面积的售价与买一套高层的套内面积的售价是一样的。对于开发商来讲利润比高层利润略高一点,老百姓还能买到一个更好的居住空间,使用面积会更大,因为每一家都会送一个车位花园,还有一个养花的地方,每家有两个前后花园。同时对于两三层的建筑,一般也都会做阁楼,阁楼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加上这些赠送的空间,实际上远远要大于原来的100平方米的使用空间,基本上100平方米的使用空间达到190到200平方米的使用空间,使用效益也比较高。

何小建:智慧康养体系在“宅经济”下拥有更大升级空间

春雨医生集团副总裁何小建表示,疫后经济与内循环背景下,“宅经济”智慧医疗体系成为了一个新场景,智慧康养体系的升级有了更多空间。

“围绕疫情背景下的社区健康产品配套,我们联合地产商做过一项调研,通过为数60万的样本库,有三个现象反馈可以和大家分享。”何小建称。

一是居民对健康社区的配套需求明显提高。“疫情之前,居民对健康社区的配套需求关注度在8%左右,疫情之后这个数据跳升到22.9%。跟地产企业联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在今年更多产品开始提到健康人居,不少社区开始围绕园林、居室、设备进行健康空间体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WELL认证构架下打造健康产品。”

二是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开始带入社区。比如,春雨医生将慧医疗跟健康管家体系、线下配套的健康医疗的站点联合,结合的外围医联体和社区医院,可以实现社区医疗闭环。

三是智慧管家的服务体系和物业健康生活服务形成了一体化。在何小建看来,疫情催生了业态整体升级,包括中国智慧康养示范基地的标准建设,房企旅居产品的打造和康养产品落地等,围绕着康养的服务方式升级将成为一种趋势。

段醒予:经济内循环时代中产阶层偏好城市周边短途休闲游

田园东方集团品牌总监段醒予表示,在疫情后期及现在的经济内循环时代,有一个趋势就是,城市内的社区商业、社区餐饮恢复的是最快的,文旅方面则是短途文旅休闲度假地恢复最快,各个地方有一些小规模的疫情爆发也阻碍了国内比较长途的旅行。近郊游、休闲游变得非常流行。

从这个小趋势看下去,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疫情带来的,而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今年的疫情加速了这个趋势。实际上在中国人休闲文旅整个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来,一开始大家都是追求新奇特,去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景点打卡拍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产阶层的崛起,大家更多的需求会集中在城市周边一两个小时的休闲游。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