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你的房子换养老金,这事儿划算吗?

匿名 2020-12-02 14:53 阅读 1000+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房养老”。简单说,这种模式就是老人把自己名下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然后保险公司按月发养老金,老人去世后,房子有保险公司处置。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老人活得足够久,还算能回本;但如果老人抵押房产之后很快就去世了呢?之后房子就白给保险公司了?从保险的精神和此款产品的规则看,似乎是这样的。简而言之,就是老人和保险公司的对赌协议,赌的就是老人能不能活的足够久。

这样的以房养老,此前也有过类似的案例,比如2015年轰动一时的“北大教授卖房住养老院”一事,引发了人们对于“房产—养老”的讨论。但多数人观念中的以房养老,要么就是自己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靠退休金来养老;要么就是把房子租出去,靠租金养老;要么就是把房子变现,换来一个固定的财富值来养老。

这几种思路偏于狭隘,首先,要知道作为财富载体的房产,一旦自住,它就由资产变成了消费品—仅供自用,无法获取收益。其次,靠租金养老,似乎有点那个意思了,却忽略了国内房租市场回报率低,规则混乱,打理起来十分费心;至于把房子变现,基本上和存钱养老是一样的结果了——当下换了的货币,能保证十年后、二十年后依然坚挺吗?

而此次推出的保险公司抵押房产养老,国际上通常称为“倒按揭”。这种模式中信银行曾经试点过,结果并不是很好。为什么国际通行的(澳洲、日本、美国、欧洲主要国家都很成功),通过建立在房产之上的“倒按揭”养老模式在中国施行就那么难呢?

不妨看看国内银行的贷款和住房道按揭会有哪些限制呢?

  • 申请人需要提供房产,但最多只能获得不超过评估值 60% 的贷款;
  • 国内房地产价格未来呈现下行预期,收益不能得以稳定保证;
  • 申请人还需要提交拥有第二套住房的材料,也就是说申请“以房养老”业务的老人和子女至少需要拥有两套住房;
  • 每月养老金支付最高额只有1万元人民币,不足以应付特护病房和未来可能需要的高额医疗护理等需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如果要充分体现“以房养老”的理念,需要这个房产市场满足以下条件:

1. 该国家的房产市场的涨跌周期相对稳定,例如:7—10 年一个循环周期;

2. 该国家的某类房产类型的增长率比较稳定,例如:房产年平均年增长率为 7%—10%;

3. 该国家房产的租金回报率相对稳定,空置率低,且租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与房价增长相对同步;

4. 银行的贷款利率变化幅度与租金回报率保持同步。

这样可以看出,如果仅凭当下的规则,仅仅单一依靠国内房地产市场,很难看到“以房养老”的出路。倒不是说,这个路子在国内走不通,而是应该从本质出发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通过经营房地产,使其成为财富生成的机制,从而产生可以维系投资者体面地退休生活的经费。

问题就在于,是否有一个完备的、科学的规则,来保障这个机制的运营呢?我们不忌惮交出自己的房子,我们担心的是最后“房财两空”。好的理念,更需要有更好的配套规则来实现;因此当下与其说推广这种理念,不如踏踏实实地把相关规则制定好,保证老人有持续的被动收入,真正实现“以房养老”,而不是只盯着人们手中耗尽一生财富的房子。

本文原创,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房产投资炼金术》课程导师,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