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炒房到炒床,听起来是笑话,炒起来就是悲剧

匿名 2020-12-02 13:32 阅读 2000+

有游资的地方,就有炒作。在利益的驱动下,似乎万物皆可炒作。炒房炒股自不必说,炒鞋炒币也不是新鲜事物,可你听说过炒床位的吗?

据报道,前阵子,广东佛山某民办养老机构,开始一项“养老床位预定服务”。该服务宣称,只要最低一次性缴纳24万,就可以获得一张该院的床位的使用权,年限26年。

在房产限购的大背景下,投资床位不限购不限售,而且在市场上很容易流通;即使是转发消息、介绍朋友来投资,还能拿到相当比例的佣金。

一切都显得那么欣欣向荣,究竟哪里来的底气,让一个床位都这样值钱?

没错,就是养老难。在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任何和“养老”有关的产业,都显得前景颇佳。

尤其是一些手里有些钱的老人,他们更担心自己以后的孤单生活,甚至会呼朋唤友,一次买下了整个楼层,还美其名曰:以床养老。

之后,你就可以往外出租了,如果觉得麻烦,还可以返祖给开发商,年化收益8%,季度结算。

听到这里是不是动心了?

现在国内GDP都到不了8%的增长率,更糟糕的是,在热热闹闹的宣传下,很多人忽略了一个本质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床位只是租借权,没有所有权;说得严重点,几十万买下的,只是一纸合同,其保障与安全性,可以说是十分低了。

换言之,就算企业是想认认真真做事情,问题是,一下子收了你26年的费用,这个公司真能在26年里不倒闭?别忘了,当代商业社会,10年不倒闭的企业,基本上就是幸运中的幸运了。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投资模式和之前的长租公寓、托管型商铺,十分类似。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基本上没有个人的产权证,要么是一个大的房证,要么干脆只有使用权。投资者一般都是通过协议来认购其中的“股份”。产权不明,这就为后期一些纠纷埋下了隐患。

比如托管型商铺,业主投资认购,然后由物管中心统一招租,利润按股均分。这对于业主,就坐等分红数钱就行。但结果往往是维权收场。别忘了,王健林曾表示,万达百货差不多一半的门店都处于亏损状态,并最终甩包袱出售了。万达商业管理的专业性首屈一指,最终都落个易主的下场,那其他开发商和物管公司呢?

总之,说了这么多,大道理都懂,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陷入了圈套呢?说到底,就是贪欲与轻蔑,没有对财富的敬畏之心,总渴望一夜暴富。房产带来财富,就一窝蜂地区炒房,房产冷静了,就开始寻找其它东西去炒作。吵来吵去,不过是零和游戏,你能赢得了一时,能保证赢得了一世吗?当贪婪战胜理性,当狂妄主导了投资,那么炒客们离失去本金也就不远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