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消失的地产黑马,即将归来

匿名 2020-12-01 19:13 阅读 1000+

文 | 地产八卦女

1st

晚上,突然收到鲁能集团发的消息:

国家电网公司持有的鲁能集团100%股权整体划转至中国绿发!

说实话,对“鲁能”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山东鲁能足球俱乐部,或者海南的著名大盘:鲁能山海天。

就我而言,我第一次听到鲁能这个名字,还是在2015年。那个时候的鲁能,业绩爆发可谓是一骑绝尘,从一季度行业排名第88位,狂飙突进至四季度的第45名。

2016年,鲁能全年销售达到646.7亿元,以“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的姿态,被视为“2016年年度黑马”。

到了2017年,鲁能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893.7亿元,在克而瑞和中指院的房企销售额榜单上分列第21、22位。

当时,行业内所有人都坚信,鲁能2018年将冲破千亿。

鲁能2017年销售排名(左图来源:克而瑞;右图来源:中指院)

然而进入2018年,在包括克而瑞、亿翰在内的各大业绩排行榜上,鲁能都不见踪影了。

据说,不上榜是要打很多招呼的。

2nd

那么,为什么先前的黑马,会在2018年突然消失?

就在今年3月,一声“央企全面退出房地产”,解开了鲁能“隐身”的奥秘。

原来,早在2010年,国资委就公布了16家主业从事房地产的央企名单,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退出。

而鲁能隶属的国家电网,并不在这16家名单之内,也就是说,鲁能的房地产业务,要退出。

然而,房地产行业的特性我们是了解的。房地产不像是食品工厂,说停工就停工,其占据资金量大、运作链条很长,且各个链条上都有利益互相缠绕。一家进入了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想要退出,往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为此,在2011年2月,国资委发布新闻说,“鲁能集团在被国家电网收购之前就已从事房地产业务且规模很大”,特批鲁能集团和中航、神华、中煤、新兴4家央企,继续从事房地产业务,直到开发完手中存货。

由此,鲁能获得了一张“缓死”金牌,得以在房地产市场上保留下来。

然而,到了2015年,同为特批保留房地产业务的中航地产被保利吞并,神华和国电重组,房地产业务子公司被批量出售......眼见着房地产整合大潮快要淹到自己了,鲁能着急了。

为了防止被整合,鲁能开始疯狂拿地,疯狂做规模,同时,与上市公司广宇发展展开重组,寄希望于其他并购方知难而退。

非常幸运的是,鲁能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强的地产大牛市。在这场大牛市中,鲁能就像是触碰了命运之神的金手指一样,踩准了其他开发商梦寐以求的节奏,房子卖得贼快,土地也拿得贼多,整个房地产业务规模极速膨胀。

然而,所谓物极必反,在整个2016年,鲁能时不时高溢价拿地甚至抢地王的行为,引起了国资委的注意。

于是,在各方的敲打下,鲁能从2018年开始,走起了低调路线,开始大力收缩自己的房地产业务,其2018年的销售额,仅约为2017年的一半!

同时,在各大排行榜上,鲁能也玩起了隐身。不仅网络曝光度直线减少,甚至,在很多媒体上,再也看不到鲁能的名字。

3rd

然而,尽管“不做大哥好多年”,鲁能如今的营收,也不过巅峰时期的几分之几,但前些年的疯狂拿地,使得鲁能的土储量并不太低。

据相关数据显示,其旗下未注入上市公司部分的房地产业务,体量超过了2000万方,货值超过4000亿。

对此,曾有王石评判合生创展是“地产界的隐形航母”,但我认为,鲁能,才是地产界的隐形航母!

如今,鲁能被划归到中国绿发旗下,中国绿发作为以绿色能源、幸福产业、绿色地产和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的央企,鲁能自此有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房地产牌照”,实在是帮鲁能解决了未来发展生存的大问题。

公告表示,鲁能集团划入中国绿发,有利于继续发挥鲁能集团发展积累的管理、人才和市场等优势,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作用。

4th

说实话,此次国家电网转让股权、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务,对鲁能来说,是一次“不破不立”、重新上路的机会。

那么,“消失的地产黑马”,还会回来吗?

我认为会。

从中国绿发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家创立于1988年的央企,长期以来沉默无声,注册资本也仅有329.57万元。在获得鲁能股权之后,中国绿发的资本将会直线跳增至400亿,一下子就有了规模发展优势。

如此,中国绿发作为控股股东,对鲁能不可能不重视。而鲁能,也即将仗剑归来,再看一看这世间的繁华!

交流、爆料扫描以下二维码加我微信。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