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除了车模,还是中国楼市的一面镜子

匿名 2020-12-01 19:13 阅读 1000+

上海一直有个独具魅力的行业,叫会展业。

这座城市骨子里大大小小的精彩,都浓缩在这有限空间中得以释放,而身为个体,更是一次成本最低的洞察机遇。

上海车展,向来是这个会展之城人气最高的那个。说实话,一个浸淫楼市多年的地产人,常年关注车市,多少显得有点不务正业。

但“吃穿住行”是我们生存的四个基本底层立面,过于执着一面不是坏事,只是愈多元的维度,反而能解接近更多真相。

这次,我们聊聊上海车展,和折射出的楼市真相。

01

说来也巧合,几乎与楼市同样的节奏,车市在去年下半年遇冷,新车销量上,出现了28年来首次下滑。

这次上海车展,无论来自汽车圈,还是自己肉身感受,确实没有了往年那种“看人海”的体验了。

于是有这样的声音

还有这样的

本质上,你也不能说这样的认知有什么错,毕竟房车一般作为普通家庭最大额的两类资产,赛道虽然不重合,但在杠杆负债这件事上,时常碰撞。

但我给大家看一组很意思数据。

与主流认知中,两者跷跷板效应不同,商品住宅和乘用车销量,你不能说他们荣誉与共,但也算半个革命战友。

联动上携手多过碰撞,其实也不难解释,汽车市场的繁荣往往来源城市化的兴起,城市远距离的生活方式天然催生汽车需求,并且城市的扩张,郊区的崛起,汽车已经是楼市生态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有时候,看着车市,就像照着楼市镜子。

02

好,我们接着看。

2018 年汽车新车交易首次“负增长”下,全年产销量分别为 2352.9 万辆和 2371.0 万辆,同比降幅分别为 5.2%和 4.1%。

但与此同时,二手车市场趋势则耐人寻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二手车累积交易 1382.19 万辆,累计同比增长 11.46%。

当我站在奥迪高大上的展台前,却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展外观察。这三年,我每次去所在城市奥迪5S旗舰店(上下三层)保养,发现奥迪二手车在慢慢占据一楼的核心展示区。

事实上,你现在何时去奥迪,都有多少有点置换优惠,而奥迪二手车业务线的权重在经销商那已经相当大了。置换场景越来越多在车市中出现,汽车的存量时代,来的比想象中还要早。

同样变化也在楼市中出现,20年来,我们一共买了2.74亿套房子,1.13套的户均意味着,楼市也要开始适应,这种往存量市场转变的过程。

车与房,未来都是卖给有房有车的人。

03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一个最近风口浪尖的品牌,奔驰。

和大家想象中以为奔驰展台,会严防死守不同,奔驰展台上热闹非凡,媒体也是其乐融融。这里不讨论漏油事件是非,奔驰恐怕是去年的汽车圈为数不多真正赚到钱的品牌。

据车界朋友和我说,某奔驰经销商集团,已经安排1月份管理层出国旅游了,因为2018年业绩太好了,钱到手了。所以,有钱才能有服务,你看现在奔驰4s店,也相对可以保持不比以前差的服务。当然,漏油事件请自觉。

底层上,我印象中,应该是从新一代C级开始,到新E级为标志,奔驰的产品力进入到一个快速强势的迭代周期,在车市还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奔驰居然还有加价空间的产品。

这时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豪车们,在整体放缓的车市中,份额居然在一路高歌猛进,这三年,从15年的6.2%占比迅速扩张到8.9%。我的老家是个四线都算不上县城,但每次回去街上的BBA普及程度,都开始让我怀疑在大城市奋斗的意义。

所以,从展台的投入上,国内车企头部长城和吉列,也愿意在打造的豪华品牌wey和领克上,投入远比自身主流品牌多的多资源。存量时代中的头狼效应,开始超乎想象,并且势不可挡的入侵到其他行业。

事实上,嗅觉敏锐的开发商,很早就开始切换了这套打法,尖端产品的口碑突破,然后标准化的产品线下沉,能最大程度的实现迅速扩张。

而且,豪车中隐藏的秘密,还远不止于此。

劳斯拉斯,宾利,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的展馆,通常拥满了来视觉享受的人群。而我曾经去调研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县城,叫义乌。

这个还没有苏州一个区大的县城,却有接近快3万的房价均价,而即便强势的苏州楼市,截止目前,不过均价2.13万每平,不过这张超豪华车保有量,或许能说明点什么(义乌属于金华那栏)。

同样能看到,很多我们认知中,能级没有想象中高,但房价很魔幻的城市,比如厦门温州等也赫然在列。有时候,中国楼市就这么魔幻,你认为那个城市凭什么房价能那么高,没办法,人家有钱就能托底啊。

04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向上走的。

大众在中国市场一直算比较高冷,不愁卖的那种,但这次很意外推出一个子品牌,捷达。与最早的“老三样”的高端印象不同,捷达很早就下沉到最基层的产品矩阵,那么这样做的意图何在?

与楼市相同,车市中也存在一二三四线,以及乡镇市场之分。来自58的汽车市场消费市场报告,结构上也开始分化。

一线放缓,二线中坚,但低线市场在明显增速。但这也不意外,楼市车市相爱相杀,然而楼市的挤出效应是有的,只是这样的边际影响,从一线到五线,是递减的,也就是有更多的钱,可以用到买车上。

新一代低线青年的见识并不闭塞,国产车用个老三菱发动机套个壳玩法,在慢慢出局,品牌的溢价,慢慢有了认同。所以诸如碧桂园,中梁等布局三四线品牌,业内口碑不见的多好,但在这片充满风暴海洋中,产品力就是航母。

充满偏见的市场中,其实你只要公正比别人多做一步就够了。而三四线的故事,恐怕还没这么快结束。

05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高周转”成为地产业内普遍的共识,清盘速度很重要,回款周期很重要,下一块地何时运作更重要,而产品也开始长的越来越像。

而我记忆中,“家族化”这个标签仿佛一出现,就很快给了从上到下的汽车品牌,一个合理“玩套娃”的理由。以至于现在的新车发布,你不用去现场,只要现有的产品,变大或变小一号,脑补的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奥迪很就和大众在佛山工厂共线生产MOQ平台,但这次推出换代Q3,在内饰设计语言的线条感上,实让我忍不住去对面的大众展台串戏了。

甚至那些让朋友圈高潮的概念车们,除了DS,英菲尼迪这样以设计见长的,现在基本上你看了一家,就不用去浪费时间了。

本质上,我认为这么有什么值得苛责的,存量下的放缓必然要对面两个现实,一个是怎么掰着手指头花铜板,一个是如何活的比别人久一点。

楼市中,大家从前选择用快去抢地盘,现在用快去抢时间,车市中,以前用个性去打品牌,现在用套娃省利润。

这点上,我们一定会看到越来越好的产品,但基本上,我们不会再有什么选择纠结了。有时候想想,就像中鹰黑森林那样,辉腾这样的项目,随着皮耶西的下台也不会再有,大家失去的东西都差不多。

06

对了,现在车市中有一股已经没法忽视的力量,叫造车新势力。

这些跨界的新能源玩家,从前两年的凑个热闹,混个脸熟,到现在快占据展馆半壁江山。相对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亦步亦趋,这些新势力往往步子很大。

虽然我很怀疑技术人员对气囊的保证,但这样的全屏装备,很让人心动。

还有这样的车顶“眼睛”。

重要的是,对于楼市启示,不容小觑。车市大箱体中其实是有两个赛道,消费市场和出行市场,消费市场在疲软,可出行市场在重构。

2018年,滴滴出行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在北京共同发起成立“洪流联盟”,相当多成员,都是车和家,威马,领跑等新造车势力。这点上,电动车和出行服务天然契合,即使没有补贴,也可以在出行领域有很大想象空间。

就像共享单车出现,把地铁房内涵拉伸到2KM,就像我朋友和我说的,他现在买房不会考虑车位比,地段也没那么重要,反正他不买车,出行也很方便。而面对这个以新能源和无人驾驶为主导的城市沙盘,我觉得我们对地段这个概念,未来一定会有新的定义。

回到当下,尽管传统车企多不情愿,尽管还有补贴这样那样的问题,切换到新池子也是时间问题,而过程中,一定会洗牌掉大量不合格的玩家,但现阶段的种子选手,还是要重视。

中国城市都在抢人,可真正聪明的城市,都在抢中高端产业,就是我们进口中最缺的,集成电路,汽车及其零部件,显示面板,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

这其中,尤其以汽车产业影响最为深远,因为除了整车厂巨大的的能级之外,还能至少带来150家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商,这样人不是抢来的,而是趋之若鹜自己找过来的。

典型就是安亭,这个距离上海市中心很远的板块,被上海大众相中改变了命运,房价在上海同等级板块中,算不便宜了,所以,临港要如此用力拥抱特斯拉。

这时,我们再去看造车新实力的分布,就会很有意思。

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工厂和生产基地所在省份和城市的分布中,江浙沪地区占约57.1%,近六成比例。

本质上,这不是抢来的,而是长三角完备汽车产业链迭代升级的水到渠成。因此,抢人这件事,逻辑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只有能真正进行产业迭代的区域,才会不愁没人来。

以产业为切割,中国城市,将强者愈强。

07

说实话,这样以车展中车市为镜面,去透视楼市,虽然不见得全部正确,但斯坦福创意课上,有这么一句,“像摄影师那样,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对提升想象力特别重要。”

最后,如果你是奔着车模才去上海车展,放弃吧,除了车模很少,真的,很累。

对了,有关车市和楼市的洞察,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城市拥堵指数可以帮你在楼市选筹等,但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未来我将在公众号“三鱼投资说”上和你分享更多,同时在“三鱼投资说”后台回复“保有量”,我把目前的各城市汽车保有量发给你,你会发现,和保有量靠前城市,房价无论排名还是涨幅,都有很大相关,可以用作参考。

以上为正文,来自三鱼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