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改重塑住房格局,会是中国楼市的新风向吗?

匿名 2020-12-01 15:29 阅读 2000+

导语:未来只会有两种人: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

深圳房改

6月5日,深圳住建委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的核心内容是:

未来18年(2018-2035年)将向全市新增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

市场商品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左右(租售结合);

政策性支持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左右,其中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各占一半;

公共租赁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的20%左右。

市场只占40%,而政府保障部分达到了60%。

传递出的信号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将以政府主导为主。明显与房地产市场化背道而驰,和香港模式、新加坡模式高度相似。

“房改”解读

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历来是中国楼市的风向标。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全国先行先试的政策,大多选择在深圳落地试点。

这次房改深圳又做了领头羊,率先明确未来18年的住房政策,不是短期调控政策,而是“长效机制”。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这么重大的房改,官方给了4个理由:

  • 商品房价格高,会挤走人才,影响城市竞争力;
  • 住房供需不平衡,人口持续净流入,新增住房供不应求;
  • 住房结构不合理,商住房、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占比小;
  • 住房保障不充分,与国家要求差距大,也远低于国际先进城市。

深圳意识到了,按目前的土地供给情况,是满足不了当前深圳住房需求的,所以改变了策略:

提供商品房、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等多种组合供应,上有市场,中有支持,下有保障。

然而很现实的是,住宅类型自动将居住人群划分成了四个阶层。

第一层,富人买豪宅。

现在豪宅卖30万、50万甚至上百万也千万不要觉得奇怪,因为香港就是那样,还供不应求。

现在深圳后海的20万的豪宅也已经成为深圳超高阶层争相追逐的寸土寸金之地,而且未来价格只会越来越贵。

第二层,中产买普通商住房。

这部分人经济还是比较殷实的,条件上申请不了安居型商品房,但也还没到达能买豪宅的阶段,只能买商住房,但日常荷包主要贡献给房子、车子、孩子,心里多少有些焦虑。

但买得起商品房的,起码房子产权能牢牢握在手中,也会有实实在在的优越感。

第三层,人才买人才房、普通人买安居房。

买不起普通商品房,但又是城市需要的人才精英,就买政府给你打折的人才房,收入财产符合标准的本市户籍居民买安居房,可租可售。

不否认这是个很好的福利,人才房房价是商品房的60%左右,安居房50%左右。

虽然人才房建筑面积限定小于90平方,安居房建筑面积小于70平方,但对刚需来说,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注意,这类房子也有诸多转让限制:限财产、限资格、限面积、限价格、限持有年限、限转让。

比如,安居房首设财产限额门槛,和人才房在一定年限内实行封闭流转,只有有资格的申请人才可以接盘或者由政府回购。

第四层,低收入买公共租赁房。

这个阶层的人,因为收入不高被高房价拒之门外,以低廉的租金入住公租房,也很常见。

虽然阶层被自动划分,但至少“钱多钱少有房住”,政府的确在尽力保障深圳人的居住尊严。

别看只说要新增170万套住宅供应,其实这对土地紧张的深圳来说,已经很吃力了。

深圳目前有1250万的常住人口,深圳的存量住房总量也就是220万套左右。如果按目前的人口流入速度,到2035年,常住人口大概有1800万人,增加600万。

即使保证增加170万套房子供应,供需关系仍然是紧张的,所以还是不要太奢望深圳商住房的房价会降。

“房改”中提到的保障渠道主要还是集中在这三块:

第一,增加建设用地,突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建设大型安居社区。

第二,开展城际合作,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动建立都市圈城际住房合作机制,结合轨道交通和产业布局,在临深片区开发建设保障性住房。

第三,盘活存量用地,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看来,这次房改必将深刻影响深圳未来的住房格局,临深片区也将继续接收深圳的住房外溢。

写在最后

其实,未来只会有两种人: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

深圳房改可以保障你有房可居,但不同住房类型背后所代表的阶层就隐藏不住了。

人的欲望是很填平的,只要有机会,你还是会想尽办法实现阶层的跳跃,一层一层置换上去。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把豪宅作为自己终极置业理想。

未来只会存在两种人,有房和没房的,也就是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没有对错高低之分,只是这一刻当你有能力选择的时候,你选择做哪一种人而已!

最后,还是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

无论此刻正处于哪个层级,都请你尽最大努力去追赶,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小互动:关注大胡子,私信发送你想了解的城市名,即可获得该城市的买房攻略!如有买房难题,欢迎私信与我交流~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