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澳洲告诉你,中国买房有多爽

匿名 2020-12-01 11:21 阅读 1000+

中国房价贵?


非也非也,是地球的房价贵才对。


恩格斯早在一百三十年前的《论住宅问题》中预言,人口涌进大城市的过程中必然造成住宅稀缺和房价升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我们可能经常会在影视作品中欣赏到西方国家的美好生活,人手一个大house,早上做个大cheese,周末搞些parties,日子真叫一个nice。

今年最火美剧《致命女人》中的豪宅

此时你难免会想到高晓松先生的金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仿佛远方的资本主义house,充满了诗意。


然而,house真的是人人都住得上的吗?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真的就轻松、写意、自由、没有压力、没有烦恼?


今天,大胡子团队王司徒,曾经在澳洲从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三年,带大家了解一个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留学、移民的主要目的地——澳大利亚的真实面貌。


看完你就知道,中国其实挺幸福的!


1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762万平方公里,但全国人口只有2500多万,仅跟上海市的人口相当。


这个国家以矿业、农牧业为支柱产业,同时旅游业和教育行业发达。与其他发达国家类似,澳大利亚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到成熟阶段,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90%。


尽管农业发达,但澳洲的农业人口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大机械化作业,绝大多数人口都汇聚在大城市内。

澳洲乡村随处可见的大型牧场

那么,在澳洲买房难不难?压力大不大?


澳洲华人移民人数最多的两个地方:悉尼、墨尔本,同时也是澳洲最繁华的城市。这两地2019年10月的房屋中位价分别是817886澳币和650197澳币(澳币兑人民币长期在1:4.5 ~ 5之间徘徊,本文出现所有澳币为单位的价格,乘以5就是人民币了),大概就是人民币300 – 400万之间。


但当地生活过的华人朋友都知道,澳洲是多种族社会,不同种族会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区域。一些低价区域住的都是些Muslim、印度阿三、越南人和非洲难民。


这些地方环境破败、治安恶劣、教育极差,并且往往靠近工业区,华人朋友别说买房了,你就是独自一人在那边路上走走,心都吊在嗓子眼了。


比如墨尔本内城的Richmond区,就是破败、混乱的代名词;再比如墨尔本远郊的Dandenong区,据说还是疆Du分子的老巢。


Richmond区街景

墨尔本西部Werribee区,当地社区中心一次惨遭非洲裔黑社会洗劫

要说咱国家每个城市区域间也有新旧、环境好坏之分,也有咱们不推荐买的区域,但这种人间地狱似的地方,咱中国还真找不到。


所以,当地真正能买的,只能是一些中端或者高端区域,比如绝大多数华人聚居区,价格也贵一些。中端区域的均价,在750-1000万人民币。



澳洲实力街拍

这是澳洲常见的一些新开发House(别墅)和Townhouse(联排别墅)项目。看这周边环境、绿化以及建筑风格,对于心中永远有个"别墅梦"的不少国人来说,还是很吸引人的。


一般来说,如果是3-4房的Townhouse,位置在墨尔本东区近郊(距市中心10-15 km)的话,视区位、学区、面积大小等因素,价格会在100 – 150万澳币之间,这几乎是华人家庭最偏好的产品与价位。


而如果是在远郊(距市中心30-50公里以上),则可以买到占地四五百平方米的单层大House,价格在60 – 80万澳币之间。不过买这种区域已经是很远的郊区了,一般要忍受一个小时以上的上班通勤,相当于广州天河CBD上班买到了从化。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选择,买公寓。不过国外的公寓,跟House都是永远产权。它不同于国内我们天天反对大家买的那种公寓,仅仅是相对于别墅的区分,相当于我们国内的洋房和普宅。


墨尔本由于地形平坦,土地供应多,公寓一般只在市中心10公里以内范围,价格在7000 – 1万澳币一平之间,也就是六七十平的两居室在50 – 70万澳币之间(澳洲极少三居室公寓,需要三居的有孩子家庭一般都住别墅,公寓一般是给单身和丁克家庭住的)。


这跟广州的均价差不多。


墨尔本近郊公寓项目,绿化环境还不错

2


那么,在当地生活难不难买房呢?


我们将从收入、税率、贷款三个角度比较。


根据澳洲统计局数据,澳洲最新的全职人员人均年薪约8万5千澳币,相当于人民币41万每年,而悉尼、墨尔本基本和全国平均持平。


这看起来挺多的,然而事实是,很多当地华人因为工作签证、英语水平、职场文化不同以及若隐若现的歧视问题,其实很难达到这个数。一个刚毕业的会计师(华人最爱职业),只能堪堪拿到4万5一年。


而且很多非全职行业,收入并不计入平均统计。


在此基础上,澳洲还有极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以年薪4万5,也就是月薪4000不到为例,一年下来,要缴6172澳元的所得税,等于每年到手只有3万8。


按人均年薪的8万5,一年光扣税费就要扣掉你两万;如果是年薪10万以上的高收入人群,递进税率会更高,每年有2.65万澳元都是贡献给国家的。


所以说,高福利其实是社会的双刃剑。一方面保障了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同时高福利也带来高税率,辛苦工作的中产阶级变成了"税收镰刀"下的鲜嫩韭菜。


这么看下来,其实澳洲买房也不容易。以墨尔本适合三口之家的三房Townhouse为例,价格大概120万,普通夫妻大概一年税后收入10万澳币,等于不吃不喝12年才能买房


但这是墨尔本的情况。悉尼的狭人稠,经济更发达,悉尼的华人区均价已经超过两百万澳币,买房难度系数高一截。


对标国内,墨尔本大概是国内二三线城市的水平,比如扬州南宁大连,而悉尼甚至超过广州,直逼北上深。


不过澳洲比较有利的地方是,贷款条件比较宽松。


我们国内的贷款利率,首套一般要5 - 5.5%,而二套基本上要6%以上。澳洲利率低一些,因为CPI更低,在澳洲四大银行贷款,自住房利率只有3点几,投资房也只有不到4.5%。


另外,在澳洲只要资质良好,一般可以贷到房子评估价的80%,这倒是比国内大中城市首套3成、二套5成甚至7成的首付比要好得多。


最近澳洲联邦政府为了刺激萎靡的经济,甚至提出了首套置业者首付5%的优惠政策。只要是符合特定资质的首套置业者,就有机会以5%的首付买房,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买房难度。


3


豪华的别墅,整洁的街道,以及宽敞的庭院,这些是一部分国人心中梦寐以求的居住环境。

然而,就如月亮远看皎洁如玉,近看坑坑洼洼一样,"大别野"住进去才知道真没有那么宜居。


先说交通。首先在地广人稀的澳洲,是没有地铁的,主要的公共交通是火车和公交车。公交车十分不方便,一个小时才来一到两班,过路还不报站,所以坐过站在澳洲是常事。


而火车,一是许多区(相当于国内的街道办)根本就不通火车,整个火车线路只有市中心到各方向上的连线,二是即便你住的区有火车站,火车站距离你家通常都要1-2公里(太近了每天火车的轰鸣声会陪伴你)。

墨尔本市区火车线路图

墨尔本不可能像国内那样,出门走几百米的路,就可以乘上5分钟一班的地铁,去往城市的各个地方。


中国那么多地铁的成本,其实是要分摊到房价上的。


在澳洲,或者其他地广人稀、城市规划上喜欢"摊大饼"的国家,没有车都是寸步难行的,即便是仅仅开车去火车站。


然后是商业。在国内,尤其是大中城市,附近有商业综合体都是楼盘的标配。无处不在的万达、华润万家让我们的生活十分方便,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并且还开到半夜。


然而在"注重生活质量"的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所有商店无论是什么位置,到5点都会准时关门。大晚上的,除了没有商店营业,就连宵夜都没地方吃。


商业综合体的数量也屈指可数,基本上都要开车15-20分钟才能到。有的老外利用周末去商场大采购,买足一个星期的菜,然后这个星期就不买菜了。


相比之下,中国最大的宜居性就在于便利。随时可以下楼买菜的便捷,会不会让我们感觉很幸福?


再说教育。都说国外实行"快乐教育""素质教育",但其实外国父母也一样特别紧张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一点从学区房就看的出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国外也有学区房,也有大把家长为学区房抢破头。很多的房子,明明就在马路对面,就因为学区划分,价值可以差上几十万。


所以说,学区房这个东西是世界共通的,全世界父母只要关心下一代,都会为有限的教育资源抢破头,因此无论哪里的学区房,都是有长期价值的。


不过不同的是,澳洲是真正实现"租售同权"的,很多父母会为孩子特意去学区租一个房子。


只是,随着近几年学区的需求猛增,名校也开始区分买房还是租房的申请人了。所以说,"租售同权"在全世界都可能是个美好的理想,更何况是如此看重下一代的中国。


最后是配套设施。首先,外国独家独户的别墅,是没有小区,也没有物业的。一些由同一开发商开发的联排别墅项目,也因为户数少,没有建任何的公共设施。


所以在国外,除非是公寓,不然享受不到任何国内小区内的会所、球场、幼儿园、游泳池等设施,也没有无微不至的物业管家服务。


澳洲所有的公共配套都由政府建设,一般以绿地公园为主,对于喜欢大自然和户外运动的朋友,澳洲还是很友好的。

实力街拍2

但必须指出的是,国内常见的运动场所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澳洲都很少见。这一方面因为参与人数少,另一方面澳洲人更喜欢健身、户外跑步等个体运动,因此国内的朋友到那边生活会很不适应。


4


生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们国内不少人,因为厌倦了生活压力,同时又道听途说了一些移民中介、出外旅游过的人的描述,就觉得国外什么都好,国内一无是处。


这种"外国的月亮特别圆"的心态,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国家以前发展确实不如西方,也因为对西方国家缺乏了解所致。


然而随着我们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以及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广泛,我们对西方的态度势必会越来越理性。


生活在眼前是苟且,但你真的到了远方,你发现其实也全是苟且。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