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信号!各地楼市政策已按捺不住,“V型”反弹已是必然?

匿名 2020-12-01 11:14 阅读 2000+

中国经济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V型”增长

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对中国疫情后经济走势的看法。

IMF正在收集数据以评估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影响,而“反弹”是他们得出的初步结论。

被隔离14天的钻石公主号上的美国乘客,甚至发出了“特靠谱,救我”的呼吁。

正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着集体主义的思想和顾全大局的情怀,我们每一个人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时期的需要,尤其武汉乃至整个湖北人民做出了莫大的牺牲,还有医护人员无私无畏的奉献,才换来了疫情增长数据上的稳定。

这也成为国际上预估疫情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另外,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下,使得国家的经济调控非常容易。注入市场流动性、下调利率、分地域分行业的鼓励措施等等,“有形之手”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在这个国度起到很好的效果。

那么,从最近的政策面来看,是否已经释放了要刺激经济反弹的信号?楼市的种种政策,又透露了怎样的信息呢?

经济

今年1月20日,IMF在瑞士达沃斯发布的最新季度《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中国2020年增长预期从5.8%上调0.2个百分点,至6.0%。

一方面是某个协议的第一阶段谈妥了,另一方面也是中国这几年经济转型的还不错,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都有着高速的发展。

这使得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值升高,也让我们对自己的经济更有信心。

但随后我们就爆发了新冠疫情,部分行业的经济数据直接被按下了“暂停”键。

非典时期,2003年1季度GDP增速是10.8%,受非典疫情影响2季度增速回落至9.7%但疫情结束后GDP增速恢复至10%以上,总体来看似乎影响并不大。

但本次疫情的国情今非昔比,且不谈我们能感受到的停业潮、降薪潮和裁员潮,今天我们的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更高,外部环境更加恶劣,防控隔离措施更加强硬,波及人员更加广泛,短期打击想必是大于非典。

但反过来,这次全民防疫动员更加坚毅,医疗医护水平更高,致死率较非典更低,我们也可以更快的控制和解决好疫情。

这就给修复疫情带来的巨大损失,创造了机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月12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表态,要求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完成目标任务。

可见上面对这次经济的损失情况还是比较乐观,希望能够通过政策等其他手段,完成2020目标任务。稳增长的节奏,依旧没有变化。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GDP翻番的目标,2019、2020年GDP复合增速需达到5.82%。在2019年GDP增速6.1%的情况下,也就是说2020年的GDP增速至少需要5.5%。

为了达成或者说稳稳超过预期目标,常委会的一些措辞,已经表明了态度。

1.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

这说明接下来宏观政策的力度会继续加大,流动性增加和利率降低是肯定的。

本来,2月3-4日两天超预期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7天、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皆下调10个基点),但2月10日(周一)和2月11日(周二)逆回购分别到期9000亿元、3800亿元,所以其实这1.7万亿其实对经济提振作用并不大。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措施。

2.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此前,财政部已经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这次再次声明主要是提振市场信心,让这次疫情的重度受灾群体中小企业敢于继续续贷经营,疫情之后恢复民营经济活力。

而且,2月14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中,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再次提到:

要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和行业充实信贷资源。

对受困企业加强续贷支持。

可见,国家会想方设法让市场重振旗鼓。

3.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

在外部环境无法掌控的情况下,基建依然是扩大内外需的首选。和08年金融危机的4万亿基建计划一样,今年的基建还是会大力推进。

(基建板块连续一周上涨)

总之,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的财政和货币宽松政策,接下来20号的LPR,将会是一个决定性的信号。

楼市

楼市,不仅仅是买房卖房那么简单,它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稳定就业的强心剂,是一个保持国家高质稳定发展的重要市场。

因此,防止疫情后市民情绪悲观和房价大跌是国家此次对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目标,从政策上也可以看出这种想法。

(来源:克而瑞)

密密麻麻的楼市政策说实话放松力度都不大,大多是起到帮房企度过难关的作用,但有两个地方的政策比较耐人寻味。

1.江西省房地产协会:适当放宽限购政策,加大人才落户激励,适当放宽备案价格限制。

在“短不刺经”和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个地方敢率先出头放松,因为一旦全国各地跟进放松,疫情结束就会产生需求集中释放的情况,一波情绪性购房就此产生,房价则难以稳住。

所以此次江西只是说了一些模糊性的话语,“适当”、“加大”等等,并没有明确措施。

但这意味着,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有想法,毕竟经济目标摆在那里,只是在等待一个合理的发布机会。

2.安徽省《关于疫情过后对地产企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2.1.降低按揭首付比例,加大新房及二手房放款力度,加强对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力度,缩短放款周期,全面降息,首套按基准利率的85折,二套按基准利率;

2.2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减免交易契税,增值税从5%下调至2%

和江西异曲同工,安徽也在蠢蠢欲动,但说的方式不一样。

安徽明确了降息力度和降税力度,如果按总利息算,15%的折扣总利息可以少数十万,下调的契税和3个点的增值税,也可以在二手房交易中少大几万。

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不过安徽也仅仅说是“建议”,不敢明目张胆的放开。

合肥一直是个典型靠土地财政拉起经济的城市,在这个关键时候,其政策意图,也是非常明显。

这两个省针对房地产放宽的建议,都来自于省房地产协会,这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暂时还不会对楼市造成什么影响,但却已经释放了足够的信号。

总之,在经济的目标压力,房企的业绩压力和回款压力三重压力下,各地已经在“试探”政策的限度。针对疫情前后的楼市情况,大胡子李俊怀老师的观点是疫情下房价一定会降,而真正刺激楼市的政策,也就是说涉及到交易端的政策:比如放宽限购、降低首付比例、贷款利息等,也会在疫情结束之后因城而异的推出!

2019年,我们的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在疫情影响之下,还要将经济增速维持在目标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祭出更大力度的货币以及财政刺激组合拳,是我们稳预期、稳信心的重要定心丸。

50年代,我们动用了16000余医护人员控制了血吸虫病;80年代,我们用了30年终于创造出治疗麻风病的三联疗法。在传染病面前,我们是无比的弱小但又无比的强大。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品质,和我们灵活调空、顾全大局的策略,换来的不仅是对传染病的胜利,更是缔造了我们4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相信这一次的新冠疫情,不会对我们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产生任何影响!

-end-

以上为正文,来自马强壮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