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梭哈,能否助江西拾得存在感?

财经白话 2020-11-21 15:47 阅读 2000+

作者:公子不悔

01

我在之前发布的文章中,提出过一个观点:

未来除了中心城市能够持续享受发展的利好外,还有两类城市也能获得利好。第一类就是超大城市的卫星城,第二类就是强省会省域的第二中心城市。

观点的依据,便是重要人物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它定调了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明确提出:

1、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和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人以上) 人口密度总体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区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东京和纽约只有1.3万人左右。长期来看,全国城市都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要有控制标准。

2、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

3、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城市之间既要加强互联互通,也要有必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三段话看下来,可以提取两个关键:

1、中心城市要控制规模,不能无限放大。

2、避免一城独大的弊端,适当培育多个中心,而且明确圈定了中西部。

02

之所以特别点名中西部,是因为一城独大的现象,在中西部最为严重。

像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东部地区,都有双中心甚至多中心,不存在一城独大的现象。

广东有广州、深圳,省会广州的首位度为21.9%。

浙江有杭州宁波,杭州的首位度为24.7%;南京在江苏经济位列第二,首位度仅为14.1%;济南同样也是省内第二,首位度位居内地倒数第一,只有13.3%。

福建有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福州的首位度为22.2%。

按照专家提出的一城独大30%首位度的分界线来看,以上城市都谈不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地统计局

反观中西部则不然,位居第一的银川,首位度超过了50%,西宁也达到了46.6%。

此外,成都、拉萨、西安、武汉、兰州这些中西部省会与首府的首位度,均在30%以上。长沙也逼近30%。

这些省会与首府独大的省域,都需要扶持自己的省域副中心。

当然,考虑到宁夏、青海和拉萨经济非常薄弱,没有打造省域副中心的必要。迫切需要打造省域副中心的范围,就圈定在了四川、陕西、湖北和湖南四个省。

这四个省扶持一个省域副中心即可,因为钱财务过度集中在省会固然不好,但过度分散在各个地级市也不好。

四川在2018年也提出“一干多支”战略,鼓励和支持绵阳、德阳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本号以为,全力扶持绵阳即可。

湖北也提出了襄阳、宜昌两个副中心,本号以为,扶持其中一个即可。陕西扶持榆林,湖南扶持岳阳。

此外,人口众多正在往一城独大方向上走的河南郑州也需要扶持省域副中心,河南已经明确定下了洛阳。

中部的安徽、江西,都走上了强省会的路线,虽然合肥、南昌目前的首位度不算太高,同样需要扶持省域副中心,尤其是江西。

南昌的首位度22.6%,不算一城独大,排在第二的赣州并不像绵阳一样被成都远远甩开(绵阳GDP只有成都的六分之一),赣州的GDP占南昌六成以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但是,江西南北纵深过长,对赣南的辐射微乎其微。即便强大如南京,也无法辐射到苏北,何况南昌。

所以,江西扶持省域副中心的迫切性也非常强。

03

这个重担,非赣州莫属。赣州也在主动挑起大梁。

当然,赣州要想担起这份重担,光靠勇气不行,还得让自己成长起来,具备带动赣南发展的实力。

一方面需要江西省给予赣州政策与财力倾斜,另一方面,赣州也得努力,这方面赣州正在发力。

近日,赣州宣布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目的是“扩大城区人口规模、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进程。

赣州直接梭哈,打开了户籍藩篱,来者不拒了。这一招,肯定可以缓解赣州目前的人口流失现状。2019年,赣州户籍人口983.07万人,常住人口870.8万人,人口净流出超百万。

人口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要素,取消落户限制带来人气之后,赣州的经济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但这还不够,还远远不够,不够助推江西崛起,不够助推江西找到存在感。

我曾在分析江西的文章中说过,江西要想崛起,必须向安徽学习,去蹭当下的热点。安徽为了蹭上长三角这个热点,率领省内所有城市全部加入了。

当然,江西学习安徽要结合自身实际,江西南北纵深过长,赣北赣东可以拥抱长三角,赣南拥抱粤港澳,通过高铁的方式。

赣州要充分利用赣深铁路拥抱深圳、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壮大自己的实力。

只有壮大了实力,才能帮助省会南昌一起带动江西发展,才能让江西重新拾得存在感。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