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请避开这9个致命的错误买房思维

匿名 2020-11-11 15:48 阅读 2000+

  距离2021年就剩不到2个月的时间,每逢这个时候,总习惯去总结些什么。

  因为时间是有痕迹的,如果只懂得往前走,而不停下来思考,那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走了怎样的路,这时间也大概率是荒废了。

  粗略统计了一下,截止目前,2020年我已经在各个渠道解答了读者关于买房的问题6832个。

  在这些问题中,不单是买与不买的选择,更多是不同人对于房子的诉求、看法和态度,以及由房子衍生出,酸甜苦辣的人生。

  于是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可能找到大家都爱犯的错误,把它总结出通俗易懂的答案,也希望这浓缩的9个思维,在未来对你有所启发。


  1、宏观大势锱铢必较,微观市场走马观花。

  昨天一个准备买房的朋友问我,如果拜登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对西安房价有什么影响?

  随后我就条件反射到了川普身上。

  川普在位期间对华态度一直采取遏制措施,想方设法阻止中国上位。一系列操作后,2019年,中国的贸易产业出口受挫,尤其是深圳,影响不小。

  但是2020年深圳房价却来了一波实实在在的上涨。

  为什么,经济受挫房价却反弹了?1、深圳能有现在的地位不仅是外贸产业,还有科技、金融等一些列成熟的第三产业,复杂的市场结构冲抵了风险。2、经济受压,人们倾向于资产避险,买房无疑是最好的去处。3、深圳的长期积累的供需矛盾再次进入临界点。

  拜登成为美国总统,对华态度即使突破了川普的上限,也不会对中国房价产生多大影响,何况目前的美国经济形势重在修复而不是挑衅,是无力支撑继续两败俱伤的。

  当我写完这段文字以后,我问他一个问题,西安上个月二手房成交量是多少,环比上涨还是下跌了。

  结果他说,没有关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思维,对宏观大势锱铢必较,对微观市场走马观花。千万别天天趴在网上听某些神人算卦,大谈天地走势,跟你没啥关系,把你所在的城市研究明白那就已经很厉害了。

  房地产市场成长这么多年,在宏观层面对房价的影响现在有且只有三个:调控政策、货币、人口和土地。其他一律可以忽视,尤其是国外因素。


  2、热衷逛售楼处,看见人多就心痒痒,而对二手房门店避而远之,一步都不肯踏入。

  这种思维的购房者,十之八九是被割的韭菜。

  房屋交易,重买更重在卖,房子只有卖出去才能兑现价值,而这,只能在二手房市场中体现。

  如果你看到一段时间二手房中介门店门可罗雀,那么此阶段最好别买房。

  因为房子卖不出去,说明市场需求完全跟不上,继续等一段时间,很可能看到一些二手房在降价,甚至售楼处出现降价打折现象。

  但如果只关注新房售楼处,那猫腻就多了。有的媒体造势,有的售楼处花重金请群演,俨然一副热闹景象,在售楼处小姐的专业话术下,没过多久你就被攻陷了。

  高手买房永远会扎根于二手房市场,地段好、物业优质的次新房才是首选,不用担心期房烂尾,也不用担心质量不过关,所看即所得还能砍价,信息更加透明可靠。

  3、对房地产中介嗤之以鼻,拒绝和中介成为朋友。

  生活中,往往因为烦人的房产推销电话让人抓狂。所以很多人对中介的印象都不好,只有在交易时才愿意和中介交流。

  记住一句话,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天天和房子打交道的人,中介无疑是深水鸭,而你充其量只是岸上的看客。江水的温度,只有通过中介才能感知。

  在很多城市,我都有很好的房地产中介朋友。行情好不好,问他们最近生意好不好做就可以。贷款利率、政策消息、房价走势他们都有自己的积累的原始数据,给你提供了判断的依据。

  其实,在交易天平上,中介是比较倾向于买家的。因为想要快速成交,最好的方法就是压低卖家预期,让房子价格有充分的竞争力,一个好的中介朋友无疑是帮砍价的好手。

  所以买到一套好房,原则上一定要在此地区有2-3名很好的中介朋友,至于如何建立互助关系,很简单,将心比心,一顿烧酒即可。

  4、大城市买不起房子,那我先贷款从小地方买一套房子,作为过渡。

  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在大城市的车票,流水也不够,于是家人提倡,在老家先买套房得了,等以后有钱了再去大城市买房不迟。

  很多人就这么傻傻地上了车。

  然而两年后,当首付和流水都攒够了,却发现和大城市距离比两年前都遥远。

  前两年很多城市为了抑制炒房客,均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这种调控政策未来将大概率永久运行下去。那么如果在小城市买房,意味着丧失了首套首贷的资格。

  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首套和二套,处女贷和非处女贷造成的成本差额都是几十万起步的,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影响很严重。

  所以一定要珍惜你的处女贷和处女票,千万不要轻易交出去。


  5、抄底是抄不到的,房价涨就跟着买。

  楼市抄底是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一向对外的观点主张。但事实上,我们只能做到相对抄底,而没有绝对抄底。怎么说呢?

  是否能抄到房价底,前提要判断市场是否沉入底部区间。而市场底又分为:政策底、利率底。

  政策底:这个城市未来是否会继续发布严格的调控政策。目前来看,从2017年到现在,三年的调控已经出无可出,尤其今年的「打鼹鼠式」调控政策已经彻底驱散了城市的炒作风气,可以说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政策底。

  利率底:房贷利率是行情影响的最大因素之一,直接影响购房成本。但目前来看,从4月份之后,LPR利率一直保持未动,而全国平均房贷利率也已经结束年内九连降,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24%,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5%,也已进入利率底。

  调控和利率双双入底,已经证明当下绝大多数城市的楼市全面进入理性市场,这时候很容易出现房价底。

  大家一定要格外关注年尾这段行情节点,如果11月、12月的成交量相对10月有所上涨,可以跑步入场。

  当然冷市最适合淘笋,而笋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抄底。

  6、买房就要满足当下居住需求,未来并不重要。

  其实买房的真正含义是钢筋水泥壳里的生活,起码在买房那一刻起想到未来5年的居住场景。

  很多人买房一时兴起,只为了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尤其在大城市,首选了一套1室1厅的小房子。

  结果2年以后结了婚,3年以后生了娃,房子太过拥挤没法住,再去置换时,发现小户型产品的房价增值潜力安全跑输周边的刚需两房,后悔已经晚了。

  其实买房就是跳着买,尽可能地抗压,用家庭的50~60%收入供房是最合算的,低于这个区间杠杆价值没有最大化,高于这个区间,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同样不可取。

  7、我妈让我留在身边,房子也要买在家里。

  这是一个在985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给我的留言。她说,父母非常希望自己能呆在三四线老家,陪伴家人,为此还商量要多买一套房给她,但她不喜欢三四线城市的工作氛围,想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

  其实在买房这件事情上,大多数父母多多少少存有私心,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以此去干涉孩子的人生,实属刻薄。

  有句话叫做,“站在风口上,猪能飞上天”,行业是风口,城市也是风口,而城市里的每一个居住者都是城市发展红利的享有者。

  5年以后,两个不同能级的城市居民,会产生极大的财富差异。当然我并不是说让所有人挤在一二线城市挤地铁或者与竞争者角逐,过着忙碌的生活,而是尽可能在能级较高的城市留一套房子。

  你可以选择呆在老家,陪伴着父母,但同样有一个优质的资产在为你跑赢通胀,享受着时代发展红利,这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在买房时,尽可能自己去研究,把父母的建议作为参考项。

  很多父母喜欢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这句话来训诫儿女,但殊不知中国楼市发展史才20多年,新的城市化迁徙已经冲破了“落叶归根“的古旧思维。

  老年人是往“回”了买,而现在都是往“出”了买,往“高”了买。


  8、我想买房,但只能等我攒够了首付再买。

  买房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杠杆能力有充分的认知。

  在买首套房子的时候,不要只考虑自己手里有多少钱,还要考虑家人能支援多少的借款,另一半的家庭能支援多少钱,以及能对外借到多少钱。

  只要你的工作稳定,还贷能力OK,就不要害怕借钱。借用家庭钱包投资属于你的一方天地,再去反馈给他们,这是很值得的。

  因为有时候房价涨起来的速度远比你赚钱的速度要快,一个机会踏空又是几年的努力。与其自己拼死拼活努力,不如学会如何做资源整合。

  当然这里并不意味着你过分透支自己的杠杆,成为实实在在的房奴,而是把杠杆控制在60%左右。

  相信我,5-10年以后,你的压力会减轻,房子带来的价值会弥补你前期的劳累。而且要把还贷期限拉到最长,千万不要提前还贷,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再说一次,不要早还房贷》。

  不信,你可以问问20年前、10年前、5年前买房的人。

  9、读大学不重要,还不如家里有3套房。

  对于普通家庭来讲,孩子读一所好的大学是实现家族振兴,跨越阶级鸿沟的唯一途径。

  因为好的大学,基本都在能级较高的城市中。优质大学生,也是各个城市争相竞争的稀缺资源。

  现在各个城市不单在在户口上对人才敞开怀抱,而且都在建造人才保障房,单独给人才提供低利率低成本的购房途径。在一二线买一套房,并以此为人生起点,几年以后,整体价值绝对超越三四线的3套房。

  如果你无法完成阶级跃迁,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尽可能让他上当地最好的学校,提供最安静的读书环境。

  千万别被类似于“顺其自然”、“安于现状”的鸡汤所迷惑,古往今来,任何杰出的人才都不是散养出来的。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阅读后几篇头条

    深圳将规范城中村规模化改造和租赁经营行为
    针对城中村规模化租赁存在改造后租金上涨,并带动周边租金上涨预期的现象,当地将规范城中村规模化改造和租赁经营行为。
    我强烈支持房价上涨
    现在又出现一些专家出来鼓吹房地产,我也支持发展房地产,房价持续上涨。购房者不用担心买不到房子,等到十年以后房产泡沫破灭,到时候房子有都是,而且还会很便宜,只是需要点时间。不要着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上海限购突然放松!你可能不知道那些事儿
    再论宝能造车——从发改委调查新能源汽车项目说起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一纸文件发起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调查。恒大、宝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此前笔者试图回答宝能是否真心造车这一问题。从观致7这一明显烙上宝能造车理念的产品,再到研发体系的构建、销售服务渠道的
    11月深圳房价走势,看看你的房子值多少了?
    广东省国资平台恒健控股驰援宜华集团
    继联手保利发展后,宜华集团再度引入重磅盟友。8月14日,宜华集团与广东省唯一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旗下广东上市公司扶持发展基金完成签约流程。
    返回头条列表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