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这个敢为人先之举,为打造“创新之都”埋下伏笔

南方Plus 2020-10-18 10:06 阅读 2000+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回望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无疑是其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引进“三来一补”企业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之下的重要产物。

  “三来一补”企业对深圳经济特区初期发展的推动力量无疑是巨大的,这也为深圳打造“创新之都”埋下了伏笔。

  承接香港的工业转移

  1973年12月至1979年间,方苞担任惠阳地委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1978年4月,国家计委、外贸部联合工作组到宝安规划外贸生产基地时,宝安请外贸部驻港部分专业公司经理座谈,德信行经理曾提出建议,在发展供港鲜活食品生产的同时,要抓住香港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宝安毗邻香港,交通运输快捷,工业成本低的有利条件,用“三来一补”形式承接香港工业转移。

  宝安县委接纳了这个建议,最早在沙头角镇、深圳镇、附城、盐田等公社引进“三来一补”企业。由于当时还没有中央文件,上级部门审批和海关放行都缺乏明确的规定,“三来一补”企业的审批时间常常超过半年。但在各方积极努力下,据1979年4月1日统计,宝安县引进“三来一补”企业27宗,获工缴费169元。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38号文件,要求宝安县在若干年内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结合的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建设成为边境城市。

  1979年,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后,国务院下发国发[1979]202号文件,明确了对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简化审批手续和创汇地方留成比例,此后,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发展的步伐才大大加快,港商前来谈判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络绎不绝,“三来一补”企业如雨后春笋,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的农村充分利用祠堂、公社饭堂、大队部改作临时工业厂房,仍然供不应求。到1980年5月统计,同外商签订协议近400项,农村社队占78%,平均每个大队一项多,收入工缴费462万美元。

  带动深圳经济迅猛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经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于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建制,管辖深圳经济特区外的全部深圳农村。新组成的县委、县政府决定,先在特区外围和交通较便捷的布吉、横岗、龙岗、平湖、西乡、宝安新城创办工业小区,进而沿着西乡至松岗,布吉至公明,横岗至坪山、坪地、坑梓的三条公路两旁村镇发展工业小区。到1983年,深圳市已引进外资企业2512个,其中“三来一补”工业占82%,大多数分布在宝安农村。

  早期引进的“三来一补”工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技术档次低,曾引起不少非议。但宝安县委相信,只要政策稳定,法律逐步完善,外商投资的回报率比在香港、台湾高,就会在境内扩大投资,推进技术、设备的升级换代。届时劳动密集型企业也会转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因此他们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非议和责难。

  早期引进的劳动密集型“三来一补”企业,随着盈利增多、资本积累,市场需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不少已转型为高新企业。

  工业化迅猛发展,在沿公路几个中心镇工业小区的带动和辐射下,从镇、大行政村到小自然村,再发展到农民联户,建工业厂房到建商店、住宅出租,大大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步伐。

  1981年宝安县恢复建制时,国内生产总值1.94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187万元,出口创汇约1000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327元。1991年宝安县国内生产总值39.32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2.69亿元,10年两项都增长20倍。农民人均收入1900元,10年增长6倍。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后,宝安县分为宝安、龙岗两个区,两个区委、区政府抓住南方谈话带来的大好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速经济的发展。2001年两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75亿人民币,出口总额达207亿美元。到2006年,两区的生产总值达2580亿元人民币,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超过百亿元,是1981年的1000多倍,出口总值达720亿美元,是1981年的7000倍,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1年的34.9%,到1991年的18.1%,2006年仅占0.25%。宝安、龙岗两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1257元和20116元人民币。

  从1978年春夏开始,宝安、东莞、顺德、珠海中山等地在全国首创加工贸易方式,先后引进大批“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与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紧密联系。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利用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时机,成为了香港等地外来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这些企业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来料加工和贴牌生产,使得深圳的“三来一补”企业异军突起,辉煌一时。

  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编:《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经济卷)》(上),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1—24页。

  【栏目指导】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内容整理】王聪

  【党史精读栏目主持人】王聪 张丽红

  【作者】 王聪

  党史精读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