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VS北方!30个城市经济、资金、工业比拼,前者碾压后者!

财经白话 2020-10-12 23:56 阅读 1000+

作者:公子不悔

01

南强北弱的格局依然形成,而且正在迈向南超强、北超弱。

南北方强弱变化,在历史上曾几度更换。而且,纵观上下五千年,北方经济强于南方的时间,远比南方强于北方的时间要长。

在东晋之前,北方曾经强了几千年。东汉以前,黄河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南方的长江文明在楚国屈原时代,曾一度大放异彩,但整体而言,在东海乃至东晋之前,黄河文明占据绝对的主导权。

彼时,西安与洛阳,成为正统王朝定都的首选,南方还处于蛮荒地带,尤其是东瓯和南越,也即今天的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东海的孙吴政权以及东晋在南京建都,才逐渐将江浙一带开发出来。但福建、广东等闽南和岭南一带,仍是蛮荒之地。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逼迫晋王室南迁,开启了汉人的第一次衣冠南渡,这次南渡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

南北朝隋唐时代,是南北方强弱格局转换的节点。

当时,虽然政治中心还在北方,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长安、洛阳的人口,都依靠江南粮仓来养活。每年都要从江南运送大量的粮食进入长安和洛阳。

宋元明清时代,强化了南强北弱的格局。朱元璋创立明朝时,甚至把都城定在了南京,直到他儿子朱棣掌权,才迁都至北京,但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从隋唐到明清,经济格局一直都是南强北弱。直到近代,格局再一次被改变。

02

18世纪,欧洲开启了工业革命,西方世界率先迈入了工业时代,它们带着工业时代的成果,到全世界各地去攻城略地,开启了海外大殖民的时代。

坚船利炮之下,当时的清政府被迫开通通商口岸,大开国门,与洋人做生意。这种背景下,沿海坐拥港口的城市迅速崛起,其中天津、青岛和上海,最具代表性。

更为重要的是,进入民国之后,上海、青岛与天津组成了“上青天”一线城市阵容。

而当时的东北,在沙俄、奉系军阀、日本轮番坐镇下,成为了中国工业实力的担当。

有组数据显示,奉系时期的东北拥有占全国产量80%的钢铁、93%的石油、55%的黄金、30%的电力、47%的铁路、38%的对外贸易。

1945年时,东北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越日本。据统计,1945年时全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东北地区占了85%,台湾占10%,其余地区包括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总共只占5%。

正因为东北如此重要,在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另一方面,因为东北重要,这里曾一度出现了许多个直辖市,仅辽宁当时就有5个,分别是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另外黑龙江的哈尔滨,吉林的长春,彼时也都是直辖市,只是后来都撤销了。

清朝末年到改开前后,北方又重新夺回了中国经济的重心。

制图:城市财经

上图是1978年中国内地经济实力Top10榜单,可以看到,当时10大城市中,北方占了6个。

然而改开又再度改变了南北强弱格局,并一直到今天。

改开之后,南方漫长的海岸线成了其发展的大优势。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其中有8个是南方城市。

首批设立的4个国家经济特区,全在南方,分别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后来又批复的海南经济特区,同样在南方。

在改开春风下,南方城市成为首批尝到螃蟹的城市。广州、深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势崛起的。

广州率先崛起,千年商都的它,取代了天津,终于挤进了中国一线城市阵容,后来深圳飞速发展,以最快的速度,同样挤进了一线城市阵容,成为了至今都没有改变的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而按照国际公认的划分城市的机构GaWC划分的一二线城市来看,中国目前有六个一线城市,排名先后分别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台北、深圳。

6个一线城市,5个在南方。

从具体数据来看,去年末,内地经济Top30榜单中,南方占了20个,北方只有10个。而在Top10中,北方只有北京和天津,且天津正面临掉出前十的风险。

2018年的时候,北方还有11个城市,到了2019年,东北的长春掉出Top30阵容,被南方的温州取代。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资金总量方面,内地30强城市,北方依然只有10个,南方占了一大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消费能力方面,内地30强城市,北方同样也只有10个,南方20个。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而在人口方面,昔日的河南、山东、河北都是人口大省,中国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北方,但时移世易,如今省级行政单位中,5000万人口以上的地区有10个,其中北方只有3个。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统计局

03

最后看下工业实力。

上面已经说到,从民国到改开前后,东北不但是中国的经济担当,还是中国的工业担当。

除了东北外,北方还有山西的煤矿工业,河北的钢铁工业等等。当时的南方相比于北方,在工业实力上,几乎毫无话语权。

然改开四十年发展,南北工业实力格局彻底被改变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统计局

2019年年末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工业实力30强城市,北方同样只有10个,分别是天津、北京、石家庄唐山、青岛、郑州、烟台、大连、济南、西安,南方占了20个。

如果再细化来看,2019年工业实力Top10榜单中,北方一座城市都没有,全是南方城市。

2018年时,天津还在Top10之列,2019年随着水分挤兑,经济与工业增加值均下滑了不少。

目前,各种利好政策仍在加持南方城市,比如深圳被定位为“双范”城市,海南和上海临港新片区被确定为自贸港。

另外,未来是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时代,是高铁时代,是强省会时代,在这些时代里,中国南强北弱的格局,将进一步加深。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