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一层楼、创造无数中国第一…深圳这个区携2500亿蝶变重生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8-06 17:31 阅读 1000+

来源: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40年前,罗湖因改革开放而生。

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背井离乡,满怀梦想,踏上南下的列车,到达罗湖火车站,开始与深圳这座城市的春天邂逅。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这里,诞生了许多“中国第一”,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留下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情足迹。

如今,站在这到处贴着拆字的旧楼、轰鸣声声的工地以及众多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面前,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房网/咚咚找房 深圳40年特别策划

【城市印记】——罗湖篇

罗湖,这个和深圳特区一起成长的老区真的被“遗忘”了吗?

和老一辈的深圳人聊天,无论是说起全国第一家麦当劳,以及深圳第一家新华书店、第一家连锁超市开业时的场景,水贝的珠宝批发城,还是湖贝的海鲜一条街,亦或是中华第一仓库的笋岗,或者是中国南大门的盛况…这油然而生的自然感,你会发现他们对罗湖的感情无可替代。

作为2010年前来到深圳的80后们来说,虽然未见证罗湖的成长,但也亲历了它的辉煌。

那时,来到深圳必须要做两件事,不然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你来过深圳。

去东门逛一逛那人山人海的小店,再吃一吃街边香味扑鼻的各色小吃,感受这商业街的人声鼎沸。

去深圳的最高楼——地王大厦打个卡,站在曾经的深圳第一高俯瞰整个深圳,远眺香港,大都市的魅力尽收眼底。

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圳已然是个多中心的城市,购物、聚餐、休闲等地也不再集中,即便如此,现在东门、地王大厦、罗湖火车站、罗湖口岸等虽已没了当年的人气旺,但去到现场,仍能感受到它这40年来所经历的历史痕迹,这里有太多深圳人的记忆!

1979年1月,宝安县改名深圳市,同年成立罗湖区。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罗湖是特区的中心区,城区开发建设的步伐也由此开启。

1985年底,国贸大厦竣工,以“三天一层楼”刷新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新纪录,成为“深圳速度”的象征。

199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罗湖行政区以后,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罗湖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成为深圳的商贸、金融、物流中心……

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是深圳的地标“制造机”,国贸、地王,京基100,不断刷新深圳的高度;千千万万追梦者铸造了一座城市的传奇,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数据显示,罗湖产值每平方公里产值高达100亿元超过香港,还是深圳消费能力最强的地方,人均商业面积达到5㎡,远超上海甚至国际平均水平。

可以说,曾经的罗湖,就是深圳的代名词,开辟了整个时代。

40年间,罗湖以国贸大厦和地王大厦打造了深圳高度速度;以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一期货市场、中国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推动了深圳的快速崛起。

作为深圳特区的长子,罗湖是深圳的起点,这里有深圳首个火车站-罗湖火车站;深圳首个连接香港的口岸-罗湖口岸;深圳首个地标建筑-地王大厦;深圳首个入选全国十大商业步行街的商圈-东门步行街……

同时,罗湖也最先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从2016年起,罗湖围绕更新再造、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城区治理、民生改善、改革攻坚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罗湖的进一步提升。

今年6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中,罗湖的定位为,老城区焕发新活力的国际消费旅游区,重点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

未来几年,罗湖将投入2500亿的巨额城市更新资金,目前,罗湖区十大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清水河深业汽车城、向西村局部改造、黄贝岭旧村改造、水贝国际珠宝广场等,总用地面积48万平,规划总建筑面积210万平,概算总投资约189亿元。

还将构建“两轴三带”发展新格局,“两轴三带”发展新格局——即布吉河岸新型消费发展轴、大东湖旅游生态轴、罗湖深港口岸经济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

 

根据规划,深圳火车站-罗湖口岸片区更新整体城市设计范围1.8平方公里,片区核心更新占地67万㎡,分罗湖口岸全新枢纽空间、罗湖桥文创合作区、文锦渡绿领文岸、人民南综合改造。

“东门改造2.0版”也已提上日程,将打造商业氛围浓郁的国际化现代社区。

另外,罗湖、文锦渡口岸片区还将建免税购物区,也就是说深圳将在罗湖实施“跨境购物免税”政策,或将罗湖打造成下一个国家消费中心。

这些规划建设,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新向上、活力迸发的新罗湖正在朝我们走来。

一路沿着滨海大道,再转滨河大道,从南山跨越福田到达罗湖,不到30分钟的车程,既看了大海,又经过福田CDB,最后到达东门商业街逛逛,再去湖贝海鲜街吃顿美美的海鲜……

这一路,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这些深漂,在外打拼一年后回家享受家乡的美食和悠闲生活?

作为40年的老城区,尽管很多道路狭窄,城中村比较密集,正因此这里商业氛围浓厚,处处充满烟火气。

这里不但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城中村蔡屋围,新中国的商品房小区也诞生在此。1980年,深圳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在罗湖诞生,它的诞生创造了不少历史。

随后,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上海宾馆等地标性建筑也拔地而起……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建筑逐渐老去,曾经的地标也被不断涌现的新地标取代。

罗湖毅然选择,以鹰之重生的勇气,通过旧改、棚改、医改、教改,为全面振兴发展打开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因此,著名的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湖贝旧改、罗芳村旧改等的众多棚改、旧改项目诞生了……

据统计,目前罗湖旧改规模超2300万平,占罗湖总建成面积的66%,这意味着罗湖将“蝶变重生”。

这些旧改大部分由华润、万科、恒大、碧桂园、招商、京基、宝能、深业等国际知名品牌开发商开发建设,且都具有规模庞大、品质超群两大特点。

 

典型的代表有湖贝旧改,不仅体量是大冲华润城的3倍,而且还建有500米高的湖贝塔地标,以及升级版的万象系商业,目前,该项目商业地块已经动工,基坑工程建设中。

另外,著名的蔡屋围旧改项目南片区已经围挡;停滞10年的益田木头龙旧改即将出地面、华润笋岗万象广场已经开展示中心,城建梅园也即将出地面,罗芳村旧改、独树村旧改都已动工,二线插花地棚改也进展迅速……

 

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深港口岸经济带呼啸而出……

如今,看着湖贝村、独树村、罗芳村等贴着拆字的围墙以及拆掉的一座座老楼,站在一个个哄声雷鸣的工地边,看着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新楼,心中不禁感慨,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要说罗湖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罗湖桥了,那时候的罗湖桥是一条分界线,是广九铁路和港客出入的通道,是中国南大门,也是内地出入香港的唯一关口。

虽然简陋,但它亲历了深圳从边陲小村到国际化大都市,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也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

几十年过去,两岸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它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罗湖的莲塘口岸今年也将开通,而内地和香港也早都已经开通了高铁,两岸高铁相连,往来非常便利。

如今,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改造升级工程,已完成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正在开展统筹规划编制工作,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时尚购物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个老城区虽已渐渐老去,但时代的印记并未消失。

不管城市如何变迁、发展,在老罗湖人眼里,这里依然是他们心里的家,在憧憬自己的家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希望能保留曾经家的模样。

因为,这里有他们的青春,也有他们的故事,但过去却已然成为历史……

而未来的故事还需要新一代深圳人去续写,让我们一起期待罗湖的下一个40年!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