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湾区全产业链设计新模式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2020-07-09 08:11 阅读 1000+

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冯家敏。(受访者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设计在人文湾区建设的土壤里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并将迎来更美好的发展机遇。“在‘深圳设计’的基础上发展‘湾区设计’,要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融合为理念,以前瞻性为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进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昨日,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副主席冯家敏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湾区设计应该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我们通向未来的窗口。

深圳商报:大湾区发展设计产业的重要优势是什么?

冯家敏:从设计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湾区设计具有深厚的沉淀。可以说,中国设计的产业化是从深圳开始的,最早的平面设计公司、最早的工业设计公司都是在深圳成立,深圳也是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国内第一个平面设计协会、第一个工业设计协会、第一个插画协会也都是在深圳诞生,甚至我国第一个关于设计知识产权的法规、第一个设计示范合同等促进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行业规范也是在深圳发布的。这些足以说明,湾区设计的基础是非常厚实的。不仅如此,湾区设计还有其他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现代设计早已经脱离了以简单的审美为诉求的阶段,设计不再是以“好看”为终极目标,而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解决经济问题、产品问题、生活问题,甚至是心理问题、交互问题、体验问题……湾区其他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为设计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比如科技、金融就为新产品的研发创造了很好的土壤,形成了全产业链的设计新模式,正是这些优势条件,湾区设计将有可能有条件有信心继续成为全国的设计中心。

深圳商报:在共建人文湾区的过程中各地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创意设计产业格局?

冯家敏:香港、广州、深圳这三个城市在湾区设计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绽放出不同的风采。深圳的设计产业能够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香港、广州在设计思想、设计文化、设计人才的输入。在深圳设计人30年来的努力下,深圳设计在某些方面成为领头羊,贡献了一些示范作用,以后更是要放下包袱,在湾区设计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湾区设计的重任也是深圳的重任。

深圳商报:深圳作为“设计之都”,未来应着重拓展哪些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创新,引领大湾区设计行业和产业?

冯家敏:未来深圳设计应该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突出一个“大”字,正好符合大湾区发展的需要。设计与科技融合、设计与金融融合、设计与产业融合等,不仅要为湾区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也要为全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示范带头作用。这些年深圳在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奠定行业规范基础做了很多工作,2020年深圳设计界又一个对全国设计产业的贡献是出版了《中国设计职业指南》,该书汇聚深圳一流设计师的职业智慧,成为帮助年轻设计师成长,为设计产业培育新生力量的实用型工具书。我希望深圳的设计师要先天下之设计而设计,共同建设大湾区,共同推进设计产业的发展,让设计产业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让设计师成为一个令人尊敬、令人向往的职业。

需求侧政策蓄势待发,购房置业刚性需求“蠢蠢欲动”。4月20日,凤凰网房产正式上线全民楼盘团购。

独家优惠、特价房源、连线直播……百团大战,有你成团!

点击参与团购>>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