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展新兴产业集群要确定路线图

南方日报 2020-06-07 14:00 阅读 1000+

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东莞,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过程中,在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等多方面拥有优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针对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东莞需要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确定好具有东莞本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路线图。

南方日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东莞本身有什么产业优势?面临哪些短板?

林江:东莞作为全国闻名的制造业大市,近年来致力于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齐全,供应链条比较完整,这是东莞有底气支撑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

其次,东莞民间资金比较丰富,有条件将民间资金与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接。民间资金都在寻求投资机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投资回报率很有吸引力。

东莞面临的短板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需要吸引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目前东莞相关人才较短缺;东莞金融机构虽然众多,但是金融创新能力不强,新型金融产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性不够强,还不足以对民间投资者具备较强吸引力。

南方日报: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涉及不同工业板块,但是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东莞应该如何统筹发展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林江: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离不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形成集群,会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和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也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优先发展哪一个集群?一般的理解是,哪个产业先来到东莞,就先发展哪个。东莞市政府要组织专家进行商讨,确定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路线图。

南方日报: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上,珠江东西岸各有优势,东莞的优势在哪?东莞该如何放大周边城市产业的集群效应?

林江: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上,珠江东岸是以加工制造业为基础,并逐步形成产业链和供应链比较完整的支撑体系;珠江西岸的优势在于,以自身品牌为基础,以内需市场为主带动产业体系的建立,同时珠江西岸还连接内需市场比较广阔的粤西地区。

东莞的突出优势是位于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之间,可以充分借助两个中心城市的人才和科技创新资源,并通过与先进制造业资源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放大周边城市的产业集群效应,关键在于把东莞制造转化为东莞服务,再升级为东莞创造,这个转化过程就是新东莞模式,把这种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就可以放大周边城市产业的集群效应。

南方日报:东莞将发展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该如何发挥本身制造业的长处来支撑这一产业集群?

林江: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尽管东莞的制造业正在向先进制造业升级,但是加工制造业数量依然庞大。东莞需要借助周边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技术在应用领域的突破。

目前,区块链在应用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亟待科研工作者、行业领军人物合作进行关键应用领域的技术攻关。东莞民营企业众多,加上消费者愿意尝试新产品和新服务,因此有不少应用场景可以支持相关领域在应用研发领域的关键性突破。一旦实现关键性突破,就可以吸引全球范围的风险投资基金前来东莞投资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领域,带来相关上下游企业进入东莞,形成产业集群。

南方日报: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东莞在5G的带动下能为数字创意产业带来哪些支撑?

林江:在5G技术带动下,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东莞比周边城市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首先,东莞拥有一批国有大型通信企业及其在东莞的分支机构,比较愿意尝试5G领域的场景应用。作为骨干通信运营商,其对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毕竟目前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还是紧密围绕5G技术的应用展开。

智慧城市建设既需要5G技术的支撑,也需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智慧城市的内容,更有通过5G技术让东莞市民以及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追求更具创意的生活方式,从而反过来支持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建立,离不开东莞市民作为数字创意产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的确立。

需求侧政策蓄势待发,购房置业刚性需求“蠢蠢欲动”。4月20日,凤凰网房产正式上线全民楼盘团购。

独家优惠、特价房源、连线直播……百团大战,有你成团!

点击参与团购>>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