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销售逐渐回暖!房企融资井喷,加紧“回血”补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05-30 09:29 阅读 1000+

  导读:近日,华东不少房企反映,房地产销售正逐渐回暖,以一二线城市表现最为明显。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却认为,所谓市场恢复得还不错,只是结构性的回暖,市场表现为“点状热”。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唐韶葵、张晓玲、曹安浔

  编 辑丨徐旭、刘巷

  “二季度月均销售可达百亿。”5月28日,一名前40强房企副总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初步预测二季度可以把一季度因疫情带来的销售损失补回来。

  近日,华东不少房企反映,房地产销售正逐渐回暖,以一二线城市表现最为明显。

  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4月,百强房企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9002.3亿元,较3月环比上升17.2%,较去年4月同比基本持平。从累计业绩来看,2020年1-4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业绩规模同比下降14.5%,但4月销售的恢复情况略好于预期,降幅自3月以来继续收窄。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却认为,所谓市场恢复得还不错,只是结构性的回暖,市场表现为“点状热”。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各地成交呈现结构性上涨

  回顾房地产市场过往几次阶段性调整,全国会走出一条结构性回暖曲线。

  此次,主要是北京、上海和深圳豪宅市场率先启动,尤其是上海,刚改需求释放,豪宅认筹排队场面频现,但是刚需购买力还没有得到释放,包括首次改善需求,上海郊区的项目也有去化压力。

  又比如成都,这座城市比较典型,1-5月份,成交量还比去年好,但结构性特征非常明显,成都因为一二手倒挂导致一些热门楼盘一次出货就卖掉两三百套,整个市场表现为“点状热”。

  如果剔除点状热的这种表现,其实其他楼盘卖得并不好。这种结构性特征非常明显。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从已发布销售简报的头部房企来看,4月恒大的销售是同比增长的。今年4月,恒大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652.1亿元,同比增长约11.6%;合约销售面积约7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28.5%。今年前4个月,恒大累计实现销售金额约2125.7亿元,同比增长约19.4%;合约销售面积约237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43.0%。或许因此恒大调整了销售策略,从疫情期间的7.5折,到五一期间推出的优惠政策只有8.1折、8.5折。

  如果看前4月销量,虽然疫情影响时间比较长,但是几家头部企业的销量下降幅度并不算太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1498.8亿元,同比下降10.37%;万科今年前4个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188.6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858.3亿元,同比减少约11%;融创前4个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955.2亿元,同比减少19.72%。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这得益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各地政府尤其是房管部门也明确了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放松,所以从房企卖房到后续资金回笼,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有助于房企资金回笼,商业银行也比较配合。

  房企融资井喷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伴随着夏天的来临,房企融资也持续升温。

  5月境内融资井喷,沉寂了50天的海外融资也破冰了,碧桂园等四家房企率先境外发债。

  5月20日,碧桂园发行5.44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仅5.40%。转头,碧桂园就在盐城南通、盐田拿下三宗商住用地,溢价率51.93%-125%不等。

  5月底,大部分开发商已经从疫情下的紧张中走出,打折取消、发力拿地,宽松的融资给了他们强力支持。

  谁也没有想到,刚刚过去的5月竟成了这两年高价地频出的一个月,总价超50亿元的地块成交9宗,占今年诞生的50亿地块的43%。从城市看,深圳、广州、北京、厦门等城市拿地热度居高不下。

  克而瑞中心预测,考虑到当前信贷政策相对宽松,优质地块供应也在持续之中,当前地市热度短期内仍将延续。

  紧张后的放松

  疫情期间,为给企业提供支持,各国流动性大幅宽松,房地产也因此受益,房企融资窗口打开,纷纷抓住机会、发债回血。

  时隔三年多,房企再次尝到境内融资的红利。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房企境内发债已高达3076亿元,为去年全年一半以上。其中,4月单月发债猛涨至971亿元,创近年单月新高,进入5月依然在高位运行。整体看,今年房企境内融资环境趋热,同比上涨近25%。

  除了融资额增加,票面利率也持续走低,特别是优质规模房企已经进入卖方市场,多次出现2字头利率的债券。

  5月,融创发行了33亿元、票面利率5.60%的公司债。金科发行17亿、利率最低5%的公司债。而万科25亿的公司债,利率低至2.56%。恒大、保利、龙湖、旭辉等房企票面利率都出现了下滑。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

  “境内融资出现井喷,主要是跟近期流动性的大放松有直接关系,而且目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也在逐步降低,至少相对于去年来说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尤其是一些头部房企的融资门槛,降得还是比较明显的。”

  境内融资面之宽松,一度使得境外债连续50多天无人问津,CRIC监测的95家典型房企4月无任何境外美元债发行,这是自2017年房企海外发债潮以来,首次出现单月清零。

  5月6日,TOP50房企时代中国出现在境外债券市场,发行了2亿美元6%利率的境外债,打破了这个纪录。

  而后正荣发行2亿美元、8.35%利率的境外债。碧桂园也加入海外发债大军,发行5.44亿美元、票面利率5.4%的境外债,而力高开卖1.5亿美元、利率13%的境外债,都将用于“借新还旧”。

  碧桂园、正荣、时代中国的融资成本较年初都有所下降。彭博数据统计,上述四只美元债中,三分之一买家为服务内地和香港富人的私人银行。

  中信证券预计,我国房企境外债的发行利率有下行态势:“全球范围来看,随着流动性充裕和实体经济回报率走弱,高收益资产匮乏。中国稳定的房地价,开发企业平稳的经营态势,有限的境外债券供给,都使得境外地产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发行利率走低。”

  有钱了就去“抢地”?

  

  图片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宽松的境内外融资环境,帮助开发商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手有余钱的他们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土拍市场。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土地市场持续升温,特别是北京、上海、杭州卖地收入过千亿元。全国50个大城市卖地1.6万亿元,同比上涨12%,27城卖地超过200亿元。高价地持续出现,单宗超过20亿元的地块有44宗,溢价成交占比75%,此前溢价成交不足一半。

  5月,诞生了今年第3宗“百亿地块”。5月15日,龙光以总价115.97亿元、楼面价8.74万每平方米拿下前海热门地块。深圳时隔五年迎来新单价地王。

  4-5月,房企的拿地积极性颇高,一向拿地谨慎的龙湖等也下场开抢。

  克而瑞数据显示,高热度地块(溢价率超过30%、最高限价、成交总价在10亿元以上三个条件符合其一的土地)的竞得企业中,金地以10幅领先,恒大竞得9幅。万科、新城、旭辉、建发、中海、中南、首开、龙湖、融创等均不小于5幅。

  从房企拿地面积来看,恒大以拿地1333.4万平方米夺冠,领先第二名的碧桂园800多万平方米。此外,绿地、新城、龙湖、保利均拿地超过200万平方米。

  “疫情对房企的资金链影响虽然大,但国内融资难度降低,部分企业拿地积极性再次出现了提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道。

  在张大伟看来,房企拿地热,除了有融资面宽松的因素,还因为房企预期楼市将快速企稳,为追求市场规模,所以他们提前布局。同时,地方政府慷慨放出优质地块也是原因之一。

  本期编辑 刘巷

  百万读者都在看……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