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视点|房价上涨的逻辑 你知道多少

深圳润科华府 2020-05-27 10:44 阅读 1000+
"

经济学家任泽平先生总结的三句房价经典模型: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其实就是明确了房地产定价的锚。

"
短期看金融

以这次疫情为例,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救经济,大部分国家量宽放水的方式来解决。

钱,不放在银行,就放在资产里面。放在银行明显面临货币贬值的情况,大家一看到量宽的情况,都会希望把我们的钱换成更具保值、增值作用的房

深圳本身就是资金量非常庞大的城市。不单单是深圳的钱换资产了,全国的钱都慢慢开始涌入到深圳这个地方

在3月份、4月份的全国房地产复苏,尤其是深圳,更现多盘、多区域热销,二手房均价已破6万,这就是最好的见证。

印证了各界共识,“疫情过后,央妈频繁降息,对房地产带来了阶段性的好处”。这也与过去十几年,每一次的量宽之后的影响高度相似,产都会升值,亦如2020年初,疫情过后的宝中、西乡片区房产升值达到10-40%

因此,有置业考虑的客户朋友,不防把握住“量宽”的窗口,进行置业。如前海空港双核宝安西乡片区的润科华府,建面约48-67㎡精奢小户型单位,就是不错的选择,首付分期仅23万起




中期看土地
中期看土地,关键在于,决定房价走势的直接变量是供应量和需求。
为什么各界共识: “一线城市核心资产,增值保值,是置业与资产配置合适的选择。” 与之相对应的三四线城市地产发展,却不容乐观。
这其中的差别在于,三四线城市,人口稀少且不断流失,土地供应却持续增加,这些城市的房价长期处于低位,未来走弱是大概率事件。
一线城市、核心城市,随着人口增加购房需求不断,土地供应量必须相应增多,才能够控制房价,一旦供不应求,房价只能向上。

以深圳为例,深圳市政府2018年发布的二次房改意见,明确落实2035年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提出了170万套住房供应数量目标及市场商品住房和三类公共住房套数4:6的供应结构要求。即年度供应约10万套,其中商品房约4万套左右。

2020年商品住房计划供地拟建设商品房6.3万套,计划供应安居工程项目4万套。

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2019年楼市商品新房、二手房、公寓共成交13.4万套,市场需求明显超出了供应计划。

据公开数据显示,深圳房屋自有量约在20-30%,房产缺口达到800万之巨。而深圳可开发土地将尽,这意味着,供不应求,将是常态。这也印证了,为什么深圳房产,备受全国投资客欢迎,值得长期持有。

长期看人口

供需天平的两端,一面是供应,另一面则是需求。可开发土地决定了供应量,人口则决定了需求。

长期看人口,并不意味着,人口越多的城市,越值得购买,人口少的城市不值得购买,而在于人口密度、人口净流入、房屋持有量。

人口密度越高 购房需求越大

以重庆为例,重庆的人口达到3102万,全国人民并没有去重庆买买买。因为,重庆的面积达到8.24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41个深圳,“房住不炒”,巨量后备土地供应之下,想象空间有限。

厦门,人口是429万,人口排名在全国前100名都排不上,但厦门的人口密度都能排在全国前20,达到2054人/k㎡,妥妥的全国前10。与之对应的房价,3月新房均价是3.59万/㎡,但是岛内新房平均价格去到5.5万/㎡以上。

深圳人口密度,全国居首,达到6725人/k㎡,这意味着,有限的土地之上,巨大的居住需求将托举楼市。事实上,深圳楼市亦常年居高不下,如今二手房更是全国居首,破6万元/㎡

人口净流入越高 购房需求越大

根据已公布的数据,深圳去年常住人口数量为1343.88万人,与前一年相比增长41.2万。该数值和上一年度的增量49.8万相比,有小幅下滑,但仍然超越广州,全国城市仅次于杭州,为广东省内人口增加最多的城市。

图:2012年-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速,来源:智本社

深圳近年来人口增加约在40-50万左右,这群人既产生了购房需求,带来购房资金,亦会推升楼市的发展。

房屋自有量越低 市场后劲需求越足

房屋自有量越低,意味着有更多有买房需求,有待挖掘。据公开数据显示,深圳房屋自有量仅20-30%,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自有量达到60%以上。

对于注重家庭观念与看重孩子稳定生活的中国人而言,买房是生活的开始和起步深圳800万的买房缺口,这部分人无时无刻都想着拥有自己的房子,一旦时机合适,必定入手。他们也是深圳房产最强有力的支撑。

虽然深圳的房价由全国甚至全球的高净值人群决定,但并不影响,从全国各地来深圳的新深圳人,想尽办法,集结全家的资金,用来买房。

润科华府

位于前海空港双核,宝安西乡片区

如今建面约48-67㎡装修1-2房在售

均价4.8万,品质现房,即买即住

长期看好,置业深圳,错过不待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