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东莞“入圈”,剑指世界级都市

南方网 2020-05-11 07:55 阅读 1000+

深圳扩容的传闻多年来不绝于耳,莞惠某些区域并入深圳的猜想更是频频流传。如今,放眼全国,“大哥带小弟”的都市圈同城化大潮席卷而来,首都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方兴未艾。深圳也正在换一种方式“扩容”。

5月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外公布了《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其中“点名”广东五大都市圈——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

就在前几天,深圳市发改委在今年工作计划中提出,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消息甫出,引发各界关注。

5月9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从惠州市发改局独家获悉,去年底,深圳市方面曾组织团队到惠州市专门开展有关深圳都市圈规划的调研。按照计划,莞惠河汕将纳入深圳都市圈规划。

另一个现象,也侧面印证深圳正在加速向外延伸。近日,深圳市对5条城际铁路开展勘察设计招标,其中有3条(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深汕高铁)直接联通惠州。

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组CP”,打开无限想象空间。一个是国际大都市,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个是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正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深圳+惠州,在都市圈时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惠州“融深”将迎来大爆发?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等多名受访专家表示,深圳都市圈的建设,将可更好地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龙头作用,加快辐射带动周边的惠州、东莞等地。

都市圈时代来了

广东多次“点名”五大都市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悄然迈向都市圈时代,同城化浪潮奔涌。除了首都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厦漳泉、苏锡常、济南、成都、宁波青岛等大大小小的都市圈层出不穷,众多新老CP在区域竞合的新赛道角逐。

时间回到去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化都市圈时代正式开启。其中明确提出目标,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在此前广佛肇经济圈、深莞惠经济圈、珠中江经济圈的基础上,五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实际上,此次并非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制定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

去年11月26日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提出,强化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与汕潮揭、湛茂都市圈联动发展。

今年1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建设,并提出建设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都市圈。《广东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也提出,编制广州、深圳、汕潮揭、湛茂、珠江口西岸等都市圈发展规划,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表示,在深圳都市圈中,惠州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土地资源丰富,空间很大,有自己的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也非常好。惠州可以强化与深圳强化交通互联,不断提升城市功能。

“C5战队”集结

莞惠河汕将纳入深圳都市圈

专家认为,以深莞惠河汕组成的深莞惠经济圈(3+2)产业底子好、创新实力强、合作前景广阔。有研究报告显示,深莞惠都市圈的发展潜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都市圈、北京都市圈。

早在多年之前,就有专家建议深莞惠经济圈(3+2)升级为以深圳为龙头的C5深圳大都市圈(C5即City Five),向纽约、东京、伦敦等大都市圈看齐。

近年来,在“双区驱动”背景下,从中央到广东省,频频点名“深莞惠”。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这为深莞惠合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今年4月28日,深圳市发改委提出,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充分借鉴三大世界级湾区发展经验,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合理确定都市圈发展重大任务举措,助力河源、汕尾融入大湾区建设。”

这并非官方首提深圳都市圈。

2月28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文件中提到,加快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在《都市圈协同防疫抗疫联合复工复产双见效》的信息稿中也明确提到了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

从“深莞惠经济圈”到“深莞惠都市圈”,再到“深圳都市圈”,名称微妙变化背后有何考虑?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这几个圈的内涵应该差别不大。但深圳都市圈,既突出都市圈中各个城市的相互融合,也突出深圳的中心城市地位,有对标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的意味。

如今,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已启动,东莞、惠州等市参与其中。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发改委去年12月组织到东莞开展深圳都市圈规划调研。

惠州市发改局向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证实,深圳市正在牵头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计划将深莞惠河汕纳入其中,共同推进一些项目。去年底,深圳曾组织人员到惠州开展深圳都市圈规划调研,调研了仲恺潼湖生态智慧区、惠东稔平半岛等。

参与建设深圳都市圈,惠州将如何发力?

今年1月,《惠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明确,积极参与推进深莞惠都市圈建设,参与编制深莞惠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深莞惠产业协同合作,探索共建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与东莞合作共建莞惠先进制造业合作示范区。参与以深圳为主阵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等地先进产业、创新要素、高端人才的辐射外溢。同时,加强与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社会治安联合执法,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信用等互鉴共享,共同打造深莞惠优质生活圈。

5条轨道+千万级机场

深惠将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做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主要目的和抓手是啥?1月8日,深圳市在一份文件中给出了答案——强化空间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深莞惠协同一体化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至东莞、惠州的城际出行每天约为140万人次,预测到2035年将增长至620万人次/日,增长约5倍,跨市通勤需求巨大。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徐忠平去年12月表示,随着深莞惠一体化的推进,希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实现与相邻城市之间的1小时通勤。“由深圳主导、周边城市协同,开展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推进一批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我们与惠州、东莞就启动的项目已基本达成共识。”(详见《深圳市交通局副局长徐忠平:深莞惠将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新基建”热潮下,深圳都市圈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提速。

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公告,对5条轨道交通进行勘察设计总体总包标段招标。其中,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深汕高铁3条都直接经过惠州。这意味着,在深圳都市圈内,轨道交通“跨城握手”将成新趋势。

备受关注的深惠城际,计划起于深圳前海,经惠州新圩、莞惠城际沥林北站、广汕高铁惠城南站,终于惠州机场。这条城际铁路将有利于惠州机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详见《深惠城际投资773亿,直通惠州机场广汕高铁》)

作为广东省重点打造的五大干线机场之一,惠州机场去年启用了T2航站楼,正加快推进建设千万级干线机场,将更好地服务深圳都市圈。

值得一提的是,连通深莞惠河的赣深高铁也正加快建设,在惠州设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新区站。计划2021年建成后,从惠州市区坐高铁到深圳只需半小时,有望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加上已运营的厦深高铁,未来深惠之间将有5条轨道交通互联(3条高铁、2条城际)。不仅如此,待广汕高铁建成后,从惠州到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等周边城市也都只要半小时左右。

5条轨道相连+千万级干线机场加持,深惠同城,未来已来?值得期许!

需求侧政策蓄势待发,购房置业刚性需求“蠢蠢欲动”。4月20日,凤凰网房产正式上线全民楼盘团购。

独家优惠、特价房源、连线直播……百团大战,有你成团!

点击参与团购>>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