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请客,购房者买单?高赠送小区的得与失

深圳楼市深度报道 2020-05-08 22:23 阅读 1000+

在之前的推文中已经提到,深圳这轮房价上涨与2015年全市普涨不同,深圳这轮房价上涨呈现分化行情

在这样的行情之下,市区的一二梯队学位房全部都涨了,中小户型单价没有低于10万的,高端豪宅区单价没有不超过15万的。

但在这些上涨的数据之后,其实还有一个上涨的因素在发挥作用,那就是高赠送户型的房价重估。

我们买房时,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价的,但建筑面积不是实用面积,这就牵涉到得房率,即便是在同一个小区,不同的房子得房率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例如位于深圳宝安西乡的超级大盘,其中有一期是复式户型,52平两房差不多有70平的套内面积,同小区的其他楼栋卖7万/㎡,而这个得房率超高的户型能冲高到8.6万/㎡。

而深圳某些单价在20万以上的豪宅项目,得房率可以达到130%,按得房率来算,其实际单价可能比表面的价格便宜了约5万

赠送面积高,而建筑面积固定,显示到购房者关心的单价上,则更高了。

在深圳,高赠送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送面积”在90/70政策前诞生,在90/70政策以后愈演愈烈,在2017年后已经被明令禁止了,所以后来审批的新房子没有偷面积的现象了,现在89平米的房子普遍是两室和三室了。

深圳的“小面积、大户型”

北上广深之中,深圳的得房率最高,并超出北上广一大截。有相关人士测算指出,如若算上深圳户型的高赠送,深圳“全国房价第一”的位置可让位北京,房价与上海齐平。

“送面积”在90/70政策前诞生,在90/70政策以后愈演愈烈。

之前的一段时期内,销售时大打赠送面积牌是开发商的惯用伎俩,譬如,相比飘窗、阳台等边角位,利用内阳台、天井位等“变”多一个房间的N + 1户型,由开发商和销售人员极力宣传,赠送面积常被误导为“物超所值”。

△85㎡4房,赠送面积48㎡,棕色部分为“偷”面积

△南山留仙洞地铁口77平的四房

“高赠送”是馅饼还是陷阱?

“大送”之下,购房者真的得了成倍的实惠吗?

有关“偷面积”的相关概念,盈科信荣(全国)房地产律师团队首席律师张茂荣曾撰文:

所谓“偷面积”,就是利用商品住宅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尽量多设计一些既可以让业主利用、但又不计入销售面积,或者只计算一半面积的居住空间(如阳台、入户花园的面积按50%计算;层高低于2.2米的空间也不计入销售面积等),以提高单位使用率,让购房者觉得“物超所值”。

“偷面积”实际是钻了《建筑面积计算方法》的空子,减少了建筑面积的套内平面面积。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开发商减少上缴税费,在楼盘营销时,更是可以利用“偷”来的面积送给买房者,以增加项目销售亮点。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赠送面积”实际上属于违建。即部分开发商给业主的“赠送面积”,是通过擅自变更规划设计、违章搭建。

具体操作手法是在建设项目通过规划验收后,再自行或通过购房者集体委托其指定的关联装修公司,对房屋进行二次装修改造使得房屋实际使用面积增大。

与前者利用购房者对相关面积计算规范的不熟悉来进行虚假宣传,并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不同的是,违建是存在法律风险的。

首先,违建的“偷面积”一旦遭到举报,就有被政府冻结产权、不能交易的可能。这样的案例前几年很多:

2018年3月,福田区一项目因涉违建被执法部门查封,有业主投诉称购房后都还没来得及入住。项目因有房源存在错层阳台加建、入户花园加建、破坏外立面墙体、改变外立面等违建情况,曾被作出限制房地产权登记的决定。

其次,如果业主以开发商没有兑现“赠送面积”为由起诉,“赠送面积”属于违建的情况下,几乎不会胜诉。

2017年6月,龙华区一项目业主就楼盘违建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业主投诉开发商销售时“可以改建”的承诺未能兑现,而开发商则予以否认。

再次,违建这部分面积没有产权,如果后期遇到产权纠纷或者是需要拆迁、抵押、出售时不受法律保护。

产权证上没有显示这部分的面积如果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发生事故,你将失去法律的保护,想要投诉开发商也是十分艰难的。

2015年6月14日,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发生7层居民楼局部垮塌事故,幸亏一对夫妻提前发现墙现裂缝,挨家挨户敲门呼喊,才让68名住户全部安全撤离。

而查明的事故原因则是,倒塌房屋原为3层,后被房屋业主未经审批、私自加建至7层,导致房屋基础不稳,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房屋质量。

即便业主坚称,开发商“赠送面积”时有意隐瞒违建事实,但业主向开发商的“追讨”也难以获得法律支持。

得房率越高越好?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销售面积。所以得房率与公摊面积是相对的,得房率越高则公摊面积越小。

公摊面积具体包含:

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房屋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还有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面积的一半。

而其中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等和为多幢房屋服务的管理用房、公共用房以及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共用建筑面积。

与本幢房屋不相连以及为多幢房屋服务的变电室、设备间、水泵房、门卫房等管理用房,也不得分摊到本幢房屋内。

举例来说,小区物业在某一栋楼里设置了物业办公室,而该物业办公室服务的是整个小区,那么该办公室的面积就不计算在该楼住户的房屋公摊面积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公摊面积是必要的,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的居住配套设施是否完善。

如没有电梯等公共设施的老房子,公摊面积自然就小,很多豪宅的得房率就很低,因为豪宅往往会配备豪华的走廊和大堂、多部电梯,从而导致公摊面积大。

惠州有一个小区,走廊过道面积只有1.1米,业主苦不堪言,说:“过道窄到不行,最窄地方只有95cm,大的家具都搬不进去。”。

而在配套设施相近的情况下,得房率自然是越高越划算。

但得房率这个参数一般在楼书、线上购房平台、媒体平台等媒介,是不会出现的。当然得房率如果特别高的项目可能会宣传,否则是不会公开的。所以,得房率是多少,要自己算账的。另外,合同中标注的面积可能跟实用面积是有差距的,最严谨的方法就是自己实地测量。

写在最后

除了得房率会影响实用面积之外,还需要注意房间的格局,有的户型并不方正,房间里有不规则的拐角,有边角空间,这种房子往往难以充分利用,容易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另外,买房时不要被表面的价格蒙蔽,价格只是购房时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在买房时,既要进行楼盘横向对比和区域价值对比,也不要忽视了得房率、容积率之类的实用参数。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