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5:青岛的前世今生之二

地产全知道 2020-04-20 10:46 阅读 4000+

前言:翻看青岛历史,我们会清晰的看到,青岛的诞生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全球化资源分配浪潮,欧洲工业国家急需开发产品倾销市场,并掠夺原材料。在山东的天然良港区,烟台于1861年率先开埠,但英国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把山东作为整个经济腹地来打造,等青岛修建了胶济铁路之后,烟台的进出口贸易急剧下滑,最终导致英国人败走烟台。目前我们所说的城市群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最后拼的就是经济腹地的多寡,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的前瞻性是首要条件,其次就是配套的唯一性与排他性。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5:青岛的前世今生之二

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地图,此时中心区域以德国建设区为主

(1) 日占时期在德国规划基础上,扩大了城市规模至3倍,推行同化政策,并吸引大量日本人移居青岛,1917年以后,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在四方沧口一带填海造地,先后建了“六大纱厂”,在铁路沿线和胶州湾东岸形成了工业区,在台东设立商业中心,“南宿北工”的带状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二战日本侵占期间兴建黄岛港,将青岛定位为“华北门户”,1937年青岛人口规模达46万人。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5:青岛的前世今生之二

北洋政府时期,胶澳商埠规划图

(2) 北洋政府时期,黎元洪改青岛为胶澳商埠,青岛成为中国第一个直辖市,人口29万,成为中等规模城市。成立专门的城市管理部门——工程处,负责建筑、道路、绿化、市政等内容。

(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35年颁布了国人第一次对青岛规划的《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规划范围北至沧口、李村,东至辛家庄、麦岛一带,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

(4) 建国后,青岛的行政地位发生变化,改为山东省辖市,青岛城市规划与发展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9规划人口100万,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

第二阶段:1984规划建设用地115.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15万人。规划以海泊河、李村河两条河道为界限,将市区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组团。

第三阶段:1989年,依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南、中、北组团布局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东、西两个组团。规划建设用地292.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84.8万人。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5:青岛的前世今生之二

青岛1995-2010城市规划,以青岛、黄岛老城区为主

第四阶段:1999年6月4日国务院复批的 《青岛城市总体规划(1995-2000)》,规划确定了以青岛为 主城,黄岛为辅城,环胶州湾发展,城市建设用地26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10万人。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5:青岛的前世今生之二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中心湾区为城市发展核心

第五阶段:2016年1月8日,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其中对于青岛中心城区描述是:中心城区指市区的环胶州湾沿岸地区,包括胶州湾东岸,北岸,西岸,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660平方公里,人口610万,相比2000年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及人口增长两倍左右。

青岛要想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城市,要想争夺国家中心城市就必须在城市规划、公共设施、资源配套方面向一线城市看齐,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更多的中小城市更广大的内陆成为自己的经济腹地,才能成为著名的湾区城市。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您喜欢,请点关注哦。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