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武汉复兴模式开启了!

财经白话 2020-04-17 16:39 阅读 944

01

距离武汉4月8日正式解封10天后,这座城市终于按下了“复兴键”。据人民日报报道,为活跃消费市场、支持复工复产,4月19日起至7月3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将陆续向全体在汉人员投放5亿元的“武汉消费券”。

“武汉消费券”主要采取抢券和定向模式进行投放。第一期首次抢券活动将从4月19日中午12点进行。

5亿元消费券投放,这是今年以来在所有发行消费券的城市中,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此前,南京曾向市民发放3.18亿元消费券,宁波推出了1亿元消费券,嘉兴市发放了1.5亿元消费券,深圳、重庆、青岛等城市,也都有不同数量的消费券发放。

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在消费券刺激下,市场的消费欲望瞬间被点燃。

公开报道显示,深圳市罗湖区 4月1日首次发券,仅6天带动消费超30倍。青岛市城阳区消费券上线后,带动消费14倍。

嘉兴市通过微信发放1.5亿消费券,首轮发放3000万元发券仅4天,就带动消费2.3亿,目前,嘉兴市消费券仍在发放中。

以此来看,武汉发行5亿元消费券,至少能够带动约20亿元的消费经济。

这只是武汉开启复兴的第一步。以武汉受到的创伤来看,后续必定会有更大动作,也会获得中央更多政策与财政红利加持。

02

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受疫情冲击,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几乎全面下滑:

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预期下降10%,1-2月下降13.5%;

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9.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2254亿元,下降17.7%;

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预期下降15%,1-2月下降24.5%;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 实际下降3.9%;

……

其中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的增速,创下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新低。

武汉的一季度数据尚未公布,但观看此前公布的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一季度武汉的经济数据,也是够呛。

武汉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下挫3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挫32.6%,投资下滑7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行42.1%,进出口总额下跌12.8%。

从数据可以看到,武汉前两月,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呈现了断崖式下跌,而消费与投资,是当下国内城市发展经济最重要的两个发动机。

这也难怪,从1月23日封城开始,武汉所有的一切基本停滞了。 大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人流量,交通、消费等几乎一切经济活动都停止了。往日的堵车,一眼望去如同空城。 没有经济活动,各项经济指标焉能不腰斩。除了经济硬指标受挫外,最受伤的还有楼市。 据中指院数据显示,武汉封城期间,其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为0,也创下了新纪录。

3月份以来,随着武汉之外的地区逐渐解封,才有了3月份相对向好的数据。但武汉3月份仍在封城之中,由此可以推断,武汉一季度数据不会好看到哪儿去。如今,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武汉获得解封,当下武汉的首要任务是:在继续控制疫情的基础上,全面恢复经济生产,夺回失去的三个月。

5亿元的消费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行的。 不过,仅凭5亿元消费券,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还是得提振武汉的制造业。以生产带动经济,才是复兴的正确之路。

03

具体来看,本号以为,要复兴武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中央应给予武汉政策与财政支持,包括财政支付转移。

按照中国的财政制度,所有城市每年都得向省政府和中央政策缴纳财政(计划单列市只需向中央政府缴纳,无须向省政府缴纳),然后中央政府才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财政返还,以便调剂、平衡中国各城市不对称的财政收入。 一般来说,受灾情影响或者受中央支持力度大的城市,都能获得更多的财政支付转移。 比如,汶川地震之后,四川省几乎成为了每年获得中央财政支付转移最多的省,每年可获得4600亿~4700亿。当然,四川省位列第一,还因为四川人口众多,再加上西部大开发,但灾后重建是影响其获得财政支付转移额度最重要的因素。

如今武汉受到的创伤,不亚于当年的汶川地震。以此来看,今年湖北省获得的财政支付转移额度,不会少。有了这笔钱,武汉的经济将获得强大动力。

第二,加快批复武汉市大基建项目,并鼓励湖北省发行更多的地方债。

除了财政支付转移外,中央还应该加快批复武汉的大基建项目(比如武汉市地铁第五期规划),并支持湖北发行更多地方债,以支持大基建。

目前,武汉轨交第四期规划已经批复,第五期规划已经启动。

2020年,武汉势必会加快已经批复的轨交线路建设,加快10号线、11号线三期、12号线、13号线、16号线等线路的建设,毕竟前两个月武汉的固定投资已经同比下滑了72%。

要提速基建,就必须增加固投,要增加固投,就必须发行更多地方债。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广东省抢得了先机,其规模为1634亿元,占了全国总规模的10%。

此外,山东与四川省的发债规模也突破了千亿元。

数据:财政部;单位:亿元

湖北省由于整个一季度都处在封锁之中,发债规模受到了限制。如今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已解封,预计二季度湖北会加快地方债发行,特别是专项债发行。 专项债主要用于一些收益较好的项目,包括一些重大项目(如一些大基建、土储、棚改、教育医疗等项目),还款来源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卖地收入,专项债不纳入赤字管理。

换言之,武汉二季度或将获得更多的财力来推动大基建,今年内也将卖更多的地来偿还发行的债券。

如此,武汉的楼市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刺激。

第三,武汉也应该效仿广州、佛山、杭州、长沙等城市,刺激消费市场的大头,汽车消费。

在刺激车市方面,广州两个月内已经出手两次,包括恢复新能源汽车补贴、燃油车补贴等。佛山、长沙、杭州、上海、南昌、嘉兴等城市,也都跟随其后,要么给购车补贴,要么增加车牌投放指标。

武汉后续应该也会提振车市,毕竟汽车是消费的大头,而消费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第四,除了中央政府支持外,武汉市自己也要有所作为,比如加快制造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以驱动经济发展。

唯有走上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之路,才能守住复兴的成果。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