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台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若干意见

经济日报 2020-04-15 14:08 阅读 1000+

原标题:

4月14日,《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经深圳市委市政府审议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日前正式印发。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加快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举措。

去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并明确提出,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去年8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期,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中,首次正式提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曾坚朋指出,此次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若干意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充分贯彻中央和广东省的战略意图,从全市层面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集中资源,整合力量,主动作为,全力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有力支撑“双区”和“双中心”建设。“双区”是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中心”是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据曾坚朋介绍,《若干意见》共十个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强规划管理和空间用地保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配套供给、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等内容。

《若干意见》的主要亮点可以归纳为“五个新”:一是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的科技研发新体系;二是催生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成果;三是打造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汇聚交流的新平台;四是建立充分激发创新要素活力的科技管理新机制;五是开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光明科学城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关键在于光明科学城。”曾坚朋表示,根据相关规划和要求,初步确定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雏形,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加快建设,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形成学科与功能布局合理、性能水平全球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培育出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展望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持续产出大量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性成果,成为新一轮国际科技产业革命的策源地,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擎。

“现阶段光明科学城的建设项目是以深圳市和光明区两级政府投资为主,立足打基础、立长远,主要是布局基础型的、公益型的和前沿型的科研设施以及配套。”曾坚朋进一步指出,目前光明科学城的重大项目库已经形成了项目储备前期开工滚动批次开发的机制,目前入库的项目已经超过50个,光政府投资就超过1700亿元,主要有五类项目:一是面向重大产业需求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二是关联度及新兴产业的成果转化项目;三是前瞻布局交叉研究平台;四是同步规划建设创新载体;五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从项目推进的情况来看,一批重大的项目都已经全面陆续开工。

深圳市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告诉记者,“两年来,光明区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需求,从完善规划政策、建设大科学装置、集聚创新平台、攻坚土地整备、提升城市品质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着力打造不一样的科学城。”其中,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2018年,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首批的大科学装置设施落地光明,并于2019年1月25日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已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今年年底之前将封顶。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前期工作,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设施等抓紧推动具体建设事宜。

在加速构建全链条的创新生态方面,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已经初步确定了选址规划中的科教融合集群,预计6月份首批项目团队能进驻实验室并开展工作。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选址科润大厦,正在加快组建进度。除了集聚一流的基础研究机构,光明科学城内还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等两所研究型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第一批交付的西区生活组团、西区公共教学组团和理工科组团等,已于去年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师生进驻校园。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已成立筹备办公室,已完成校区初步选址,同时选定滨海明珠工业园作为过渡校区,面积约9.5万平方米,将于今年启用并招收首批研究生。

在城市配套方面,光明区正按照“科学之都、湾区之芯、绿色之城”的建设目标,高起点谋划光明科学城,对标世界一流城区开展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完成方案评选,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优胜方案,正在进一步综合深化,建成之后将成为光明科学城综合服务配套区和深圳城市北部的“城市心脏”。目前,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馆(新馆)以及光明中心区井字型主干道已经动工建设,占地超过2平方公里的科学公园也将年内动工建设,一批未来城市地标将集中落户光明中心区。光明科学城重要的科学服务配套光明云谷一期去年已经动工建设,将为光明科学城提供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人才住房、学校、医院、创新产业空间等多种配套设施,其中国际会议中心等部分功能今年年底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王宏彬指出,接下来光明区将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总牵引,全面落实《若干意见》的要求,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推动光明创新水平、产业能级、城市品质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将持续完善光明科学城的规划政策,全力推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积极推动“沿途下蛋”模式落地实施,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服务能级,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光明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