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深圳科技巨头:线上宅经济火爆、医疗品成刚需、存不确定性

南方都市报 2020-04-12 13:09 阅读 1000+
  • 新闻

  • 国内
  • 国际
  • 图片
  • 评论
  • 探索
  • 军事
  • 本地新闻
  • 王三三
  • 体育

  • NBA
  • CBA
  • 综合
  • 中超
  • 国际足球
  • 英超
  • 西甲
  • 意甲
  • 娱乐

  • 明星
  • 图片
  •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稿事编辑部
  • 娱乐FOCUS
  • 星捕快
  • 财经

  • 股票
  • 行情
  • 产经
  • 新股
  • 金融
  • 基金
  • 商业
  • 理财
  • 汽车

  • 购车
  • 行情
  • 选车
  • 车型库
  • 行业
  • 用车
  • 汽车图片
  •  
  • 科技

  • 通信
  • IT
  • 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
  • 特别策划
  • 五道口沙龙
  • 易语中的
  • 专题
  • 女人

  • 亲子
  • 艺术
  • 时尚
  • 收藏
  • 情感
  • 星座
  • 美容
  • 手机/数码

  • 移动
  • 电脑
  • 手机库
  • 家电
  • 智能硬件
  • 相机
  • 手机视频
  •  
  • 房产/家居

  • 北京房产
  • 上海房产
  • 广州房产
  • 全部分站
  • 楼盘库
  • 家具
  • 卫浴
  • 衣柜
  • 旅游

  • 户外
  • 贵州
  • 美食
  • 四川
  • 景点
  • 新疆
  • 专题
  • 西藏
  • 教育

  • 移民
  • 考研
  • 留学
  • 公务员
  • 外语
  • 中小学
  • 高考
  • 校园
查看网易地图

  2020庚子年,一场突发的疫情让宏观经济前景一下变得崎岖。

  今年1-2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中,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9.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录得双位数下降。

  疫情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虽大,但危中有机。

  疫情期间,线上经济成发展亮点。宅家消费使得游戏、远程办公、网购快递等更加融入生活,互联网企业在消费品调配运送、在线教育办公以及文化娱乐消费等方面,都起到了托底作用。需求总是转换存在的。疫情引发的医疗器械等危机需求,也使得医疗科技企业更受关注。面对疫情,深圳科技巨头正在绝地反击。

  疫情宅家经济圈:

  互联网巨头托底线上需求端

  据伽马数据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期间,线上游戏市场规模达到47.7亿元,同比增长32.9%。

  2019年第四季度,腾讯的海外游戏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占其网络游戏收入的23%。受此影响,2019年腾讯游戏业务的营收增速也得到恢复。

  受益于疫情带来的“宅家效应”,腾讯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王者荣耀游戏新增用户较2019年同期增长22%,尤其是三月份新增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64%。因此,腾讯游戏板块业务今年有望实现进一步复苏。

  

  疫情期间,2.5亿学生通过在线平台继续学习,近2亿上班族开启在家办公模式。据中国软件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8亿元。

  在腾讯披露的2019年财报数据中,腾讯会议自2019年12月底推出后的两个月內,日活量超1000万,成为当前中国最多人使用的视频会议专用应用。

  而财报数据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2019年收入同比增长39%,成为腾讯在2019年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其中,旗下云计算业务腾讯云2019年全年营收超过170亿元,增速87%。占到了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总收入约17%。

  

  疫情使得企业云服务得到推广,同时B端服务体系建设也大大加速,将更加有利于腾讯在企业服务方面的增长。

  事实上,在回答投资者关于远程办公业务发展的提问时,腾讯也表示:“正是因为疫情爆发,更突显了数字化的必要性,比如远程办公、远程开会、远程教学等等。当然在疫情结束之后,一些用户可能还是会转回线下,但用户行为已经发生改变,用户也已感受到数字化的高效。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会改变长期的策略。”

  “宅家产业链”的加持,也使得一季度快递数据实现增长。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预计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为122.5亿件和15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和2.4%。在众多宏观数据下降的情况下,快递数据的微增难能可贵,其中,深圳快递龙头顺丰控股更是逆势增长。

  据顺丰发布的1、2月经营简报,其1、2月营收同比增长10.64%、77.30%;1、2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0.45%、118.89%。2019年财报也显示顺丰业绩增长稳健,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23.37%至1121.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23%至57.97亿元。

  

  一方面,腾讯、顺丰等互联网巨头凭借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使得业务发展更具有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疫情也推动线上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其在多个业务板块实现逆势增长。

  绝地之外,

  疫情使医疗器械成全球刚需

  除了线上经济需求外,疫情引发的危机需求也在激增。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输注泵等疫情防控治疗器械耗材的需求紧急提升。

  4月1日,迈瑞医疗发布财报称,截止3月末,公司已累计向湖北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捐赠总额3300万余元的医疗设备,在全国范围内紧急交付超过8万台医疗设备。海外方面,迈瑞医疗已陆续收到欧洲、亚太、中东等地区的采购订单,特别是欧洲疫情暴发,欧洲各国政府、医疗机构提出大量且急剧增加的订单需求。

  持续不断的订单,或将助推迈瑞医疗的全球扩张。财报显示,迈瑞2019年海外市场收入增速达17.9%,其中北美、欧洲、拉美、亚太增速分别为10.3%、12.8%、27.3%、27.3%。

  受益于此,2019年财报,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总收入165.56亿元,同比增长20.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1亿元,同比增长25.85%。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医疗器械国内需求强劲,海外需求提振作用也有望持续至全年。

  

  从乐观的一面看,疫情蔓延使得线上经济得到发展,而全球产业链因应需求转移到大规模医疗必需品的生产当中,受此影响,深圳互联网与医疗科技企业也从中获利。

  但长期而言,疫情带来的负面效益尤为剧烈。宏观经济环境的下行与全球化政策的左右摇摆,无疑将深刻影响各行各业。无论腾讯、顺丰或迈瑞医疗,在疫情下半场都难言乐观。

  消费不张、广告需求下降

  国内宏观数据疲弱,科技巨头忧增长

  2020年深圳科技巨头需要面临与过去迥异的复杂内外部环境。

  全球疫情发展局势仍不容乐观,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威胁在不断加深。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科技巨头拥抱产业互联网的风险陡然升高。腾讯2019年财报中坦承,疫情虽使企业在长期上更乐于使用云服务,以满足远程办公及与客户的远程互动需求,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使云服务的相关项目的落地实施有所延迟,因此将对短期收入造成负面影响。

  而从2019年财报数据分析,腾讯广告收入增速连续5年下滑至18%,2019年下滑幅度达26%。2019年,受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影响,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需求变得非常疲软。

  

  而受疫情影响,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37%,家电下降30%。后疫情时代,民众消费端需求下滑,不仅使得腾讯2020年的广告业务更加承压,也使得快递龙头顺丰的后续增长面临风险。

  

  实际上疫情高峰期居民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通过网络渠道得以满足,在各项零售消费中,通过网上进行的消费仍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但网购增长也在放缓,1-2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同比仅增长3.0%。

  

  疫情期间,网购增速放缓对快递业也带来了负面效益。从日前顺丰、韵达、圆通和申通四家上市企业公布的2月份经营数据来看,除顺丰实现增长外,韵达、圆通、申通等三家加盟制快递企业受复工时间延迟以及春节假期影响在营收增速和业务量增速方面均出现负值。

  短期需求使产能转换风险加大

  疫情深刻影响全球产业链

  而从世界范围看,疫情来势汹汹,影响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全球供应链。

  3月31日,迈瑞医疗表示,全球对呼吸机的需求至少在百万台以上,迈瑞医疗的呼吸机产能已经提高到去年同期的五倍,并且还在想法设法继续提升。

  即便如此,像有创呼吸机研发、生产门槛相对较高,想要大规模增产并非易事。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表示,“公司一直在加紧组织生产、扩大产能,目前有创呼吸机每日产能近百台。”

  李西廷在年报中坦言,“短期需求暴增导致交付困难,为此春节期间公司近2000人提前复工,为推动部分关键原材料及器件供应商尽早复产、增产,迈瑞甚至主动承担供应商多出来的工人工资等费用。”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产能原因,不管哪一家医疗器械企业都不敢贸然接上万台的呼吸机订单。

  但医疗器械行业产能的短期需求,在宏观经济上只是为数不多的特例。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在工业生产方面,分项数据显示,17个主要行业增加值全部出现下降,其中14个行业降幅超过“两位数”。

  

  由此可见,在医疗必须品需求上涨背后,疫情带来的更大危机是其它工业用品普遍需求的下滑。在此情况下,企业面临产业链需求变换,但疫情的影响时间是不确定的,短期需求过后,转型企业将面临产品价格下降、生产链投入过大等风险。

  不仅仅是产能与需求的矛盾,新冠疫情影响下,各国政府要求重建各自国内产业链的声音此起彼伏,全球化政策不明朗也将对工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黄良东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