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降价4000万、“地王”流拍,连跌5月的香港楼市也扛不住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3-19 01:42 阅读 1000+

始辉煌,终辉煌,几度沉浮为利往。最抗跌的香港楼市也撑不住了。11月29日,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了最新楼市数据:今年10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降到了376.1点,按月下跌了1.34%,实现连跌5个月。01最近,有港媒曝料:香港尖沙咀一套复式豪宅,先从1.4亿港元跌至1亿,减价4000万港元。如此程度大放血令人心疼。

▲图片来源:网络更早一次“豪宅甩卖”是在今年8月,何文田半山一号一套实用面积1,567平方尺的房子(约150㎡),原本定价3,500万,后来降了350万才卖出去,比市场价低了10%。豪宅市场屡次受挫,令外界震惊:如今香港最稳如泰山的豪宅市场也挺不住了?事实上,香港豪宅价格的确已经开始下跌。

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香港豪宅成交量为2375宗,较去年前10个月的3363宗下滑29.4%;成交总额约1183.36亿元,同比下跌18.1%。接下来看看香港近期楼市情况:近日,香港一块号称“地王”地块被流拍了!这是启德C区的一块地,今年年初,香港政府曾经以1.29万/平方尺的高价拍卖(总价值111.24亿港币)当时这块地皮,被封为了“地王”。

▲启德C区地块,图片来源:香港01令人尴尬的是,这块地王成交没两天,就被买家高银金融退货。后来重新招标,长实、鹰君、新地……一众地产大佬全去竞标了,结果没有一家出到政府定下的最低价,最终只能宣布流拍。土地流拍背后,折射出买家对于市场的消极态度。

REA集团旗下的物业多元化买卖及租赁楼盘资讯的多媒体平台Squarefoot公布2019年下半年香港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结果,反映港人看淡楼市前景。

有56%受访者在进行调查时认为楼价将在未来六个月内下跌,料整体楼市或跌12.8%,相对上半年调查中只有8%人估计楼市将于未来半年下跌,及上半年预期升楼市升11%;

受访市民在六个月内对本地楼市信心出现逆转,负面情绪酝酿降低买家入市意欲;有九成受访者依然认为香港楼价太高。且楼市弥漫负面气氛压抑本地买家入市意欲。

11月17日,香港地产发展商华懋集团名下的朗城汇楼盘推售144套房,最终仅售出4套,销情惨淡。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一手住宅市场成交总量为2万多宗,同比增长34%,不过今年多数成交发生于1-5月,从6月起大跌,当月环比跌幅高达63.3%,8月又环比跌去30.8%。二手房市场方面,成交量同样疲弱。香港各大地产代理行在11月16日至17日的10大二手屋苑成交数量由3宗至7宗不等,均为个位数。前11个月,香港二手私人住宅市场量价齐跌,成交量同比下滑10%,预计今年是16年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有不少业主一再砍价卖房。近日,黄埔花园一套三房的物业,实用面积639平方尺,本来定价1,280万港币,后来一路降价,降了290万才卖出去。

▲图片来源:网络马鞍山海典湾的一套房子,从6月份就开始拿出来卖,接连降了两次,总共降了90万才卖出去(成交价为730万),比银行的估价都低了5%(银行估价为770万)。

市场低迷情况已经持续了近半年,对于2020年楼市,戴德梁行在近期的记者会上提出了预判:明年上半年香港住宅楼价或仍有10%至15%的下调空间。0220年来,香港楼市经历了大风大浪、“十起十落”。亚洲金融危机、投机、炒作、跟风,使香港楼市泡沫于1997年破灭,房价一度下跌70%。1987-1997年,是香港房价疯狂飙升的时期,10年上涨了10倍,香港人平均把月薪的74%用作供楼,香港房价更是在1997年达到一个历史高峰,单价达14万港元/平方米。

持续狂涨的香港房价,也让以地产为主业的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香港四大家族”积累了惊人的财富。1997年,四大财团的财富总和超过44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7个GD省的财政收入。1985年至1997年,香港楼市经历了连续12年的大涨,香港房价涨幅超过6倍。1996年,由于买房人太多,房子供不应求,开发商不得不实行摇号购房——香港比内地大概早了20年进入全民摇号买房的时代。1997年香港楼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经济元气大伤,刺破了楼市泡沫;香港回归后第一任特首董建华提出“八万五计划”,即每年新建不少于八万五千套廉价住房。2000年至2003年,由于“八万五”计划,香港楼市持续下跌,最高时跌去七成,这是香港楼市有史以来跌得最惨重的一次。“八万五计划”被彻底放弃,直到2003年2012年之后,香港房屋委员会才首次发售新居屋,且只有2000间。

从2003年到2018年是香港15年的大牛市,房价平均上涨了5倍以上,部分地区房价上涨了10倍。从2003年7月至2018年7月,香港私人住宅价格指数从58.4上升到394.8,涨幅为5.7倍,其中港岛、九龙、新界的A类私人住宅涨幅分别达到7.1倍、6.9倍和6.2倍,年均涨幅均在10%以上。

如今,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只有约15平方米,已经大幅落后于内地的北上广。同年全港约有超过9万间劏房,住着超过20万人,居住面积中位数仅为10平方米。以70-100平方的房屋为例,港岛每平方米均价高达22万港币,九龙为19万港币,而与深圳一河之隔的新界也高达13.4万港币。据咨询机构Demographia的报告,香港连续八年被评为“全球最难以负担得起的房地产市场”。10月16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发表新的施政报告指出,未来要保证每一个香港人和他的家人有房住,让大家买得起供得起楼。据悉,港府将会陆续推出短、中期支援措施,包括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项目,放宽首次置业人士按揭计划楼价上限——首次置业人士可申请最高九成按揭贷款的楼价上限由目前的400万港元提升至800万港元,即一套800万的房子,首付只需要付80万就能上车。03业内总结了导致近期香港楼市出现拐点的“4大原因”:第一,开征空置税。从去年开始,港府向空置一年以上的豪宅征收空置税,这无疑给香港的豪宅市场降了温。第二,由汇丰银行宣布进入加息周期。随后,渣打、中银香港等多家银行纷纷跟进。当香港进步到加息期之后,香港楼市大涨15年的格局便已开始打破。第三,加大土地市场供应。去年10月,港府称将研究下阶段填海兴建合共约1700公顷(即17平方公里)的土地,可提供26至40万住屋单位,供70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七成为公营房屋。2019年10月,港府又提出了《收回土地条例》。未来5年特区政府要收回400公顷新界农地及棕地,未来3年会利用政府短期空置土地及发展商借出的土地,兴建1万个过渡房屋单位。第四,放开香港居民对外购房管制。去年香港特区政府颁布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当年,香港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买下了总值近100亿人民币的房产,同比增长10%。今年11月6日,香港政府又向香港居民发放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房票”——香港人在内地9城购房放开,限购条件全部豁免。

▲自内地向港澳人士放开买房限制后,近期香港掀起移居大湾区熱潮。

于是,香港居民就跑到深圳、珠海惠州中山的楼盘去买房,投资性购房需求一下子被释放掉了。尽管,香港房地产出现罕见的低迷情况,但是,浸大财务及决策系副教授麦萃才认为,现时经济环境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3年沙士疫情不一样,有实力置业人士并非最受经济衰退影响的一群,而业主肯减价空间亦不大。再者香港住屋需求大,发展商相比以往经济低潮期亦更有实力防守,均令今次经济衰退对楼价的影响有所降低。因为,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使香港经济元气大伤,刺破了楼市泡沫。此外,香港回归之后,就实施了“八万五计划”,即每年新建不少于八万五千套廉价住房。而现在香港楼市并没有当年那样严重。现在香港房价高得离谱,主要并不是地小人多,不够住人,而是当地的开发商囤地不造房,有再多的土地也不够供应市场。此外,内地很多生意人都跑到香港去买房,香港本来就是弹丸之地,再调控香港房价也是于事无补的。而目前,由于内地经济不景气,大家手头资金都比较紧张,所以到香港来买房的人少了,香港房地产自然就降温了。奶牛财经相关文章:《香港房价下滑、商铺甩卖、炒家出逃?揭秘港岛楼市真相》

(奶牛财经整理自:界面新闻、港漂圈、不执著财经)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